专栏名称: 华泰宏观李超
立心、立道、继学、开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金融报  ·  降价没用?星巴克中国交易量连续下滑 ·  昨天  
大道无形我有型  ·  -20250205111043 ·  2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万事达卡2025暑期实习招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宏观李超

【华泰宏观李超】外储稳定,人民币短期或有贬值压力——2020年1月官方外汇储备点评

华泰宏观李超  · 公众号  · 金融  · 2020-02-07 20:01

正文

文 | 华泰宏观  李超 / 孙欧


全文约4000字,阅读需要9分钟左右



内容摘要


>> 核心观点:人民币汇率受事件性因素影响,短期或有贬值压力

2020年1月我国官方外汇储备31154.97亿美元,环比增加75.73亿美元,我们认为在1月人民币汇率先升后贬、月末基本持平上月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微升主要体现的是海外主要经济体债券收益率下行带来的估值效应,我国国际收支维持基本平衡。目前中美贸易谈判进入阶段性“停”的状态,但随着近期我国肺炎疫情爆发,市场预期一季度经济将受到较大冲击,预计短期人民币汇率或面临阶段性贬值压力,但预计并不持续,我们维持人民币汇率今年在6.85-7.2之间波动的判断。

>> 1月外储环比微升,国际收支维持基本平衡

央行数据显示,2020年1月我国官方外汇储备31154.97亿美元,环比增加75.73亿美元,我们认为在1月人民币汇率先升后贬、月末基本持平上月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微升主要体现的是海外主要经济体债券收益率下行带来的估值效应,我国国际收支仍然基本平衡。SDR口径1月官方外汇储备22626.05亿SDR,环比升高150.88亿SDR。

>> 1月官方外汇储备环比增加主要受估值因素影响

1月,美元指数由去年12月末的96.45升0.94%至月底的97.36;欧元兑美元由12月末1.12贬值0.89%至月底1.11;美元兑日元由12月末的108.66微升0.28%至月底108.36,我们模型测算显示,汇率变动对储备规模影响约-60亿美元。1月,债券收益率对估值有较大正影响,1月5年期美债收益率单月下行37BP至1.32%;5年期德债全月下行15BP至-0.64%;5年期日债全月下行4BP至-0.17%,债券收益率变动对储备估值影响约+300亿美元,估值因素合计影响约200亿美元。总体看,我们认为外储1月微升主要体现海外主要经济体债券收益率下行带来的估值效应。

>> 汇率受国内疫情形势等因素影响,短期或面临贬值压力

1月中美贸易谈判第一阶段协议签署,贸易谈判进入阶段性“停”的状态,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升后贬,最高于1月17日升至6.85,1月底数据收于6.93,基本持平于去年12月底。随着近期我国肺炎疫情爆发,市场预期一季度经济将受到较大冲击,人民币汇率也有所承压,2月3日节后首日开市再次破7,另外,疫情扰动贸易协议推进进度的预期也有所升温,预计人民币汇率短期或面临阶段性贬值压力。

>> 但预计贬值压力并不持续

但我们也预计贬值压力不会持续,一方面,预计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随着疫情消退及我国逆周期政策发力,经济大概率在二季度恢复性反弹;另一方面,2月7日中美两国领导人通电话,习近平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阶段。希望美方冷静评估疫情,合理制定并调整应对举措。中美双方可保持沟通,加强协调,共同防控疫情。”我们认为,后续贸易谈判协议持续推进的方向是确定的,不可高估短期因素对汇率负面冲击的持续性。我们维持人民币汇率今年在6.85-7.2之间波动的判断。

>> 央行黄金储备连续4个月持平,2020年黄金走势震荡概率大

1月黄金储备6264万盎司,继续持平前值,黄金兼具金融和商品的双重属性,有助于调节和优化国际储备组合的整体风险收益特性。我们认为,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是阶段性的,而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较为可控,今年全球经济后续走势仍是企稳概率大,仍然维持黄金走势震荡的判断。但是中长期,当各国刺激政策开始退坡,经济重回回落趋势,尤其是未来7-10年,美元大概率进入下行通道、实际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我们仍坚定看好黄金长期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



肺炎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二季度经济未如期回升,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或有升温。



风险提示



肺炎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二季度经济未如期回升,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或有升温。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的提出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是指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疏通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科技周期,通过改革开放克服中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有效的使得劳动力、资本、科技、组织形式等生产要素变革,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或缓解其下行,全球资本有望给中国的人民币核心风险资产进行重估的理论。详见我们的系列报告。



近期视角

[ 1 ]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系列报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一)—— 从供给侧看全球资本流动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二 ——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 与信用释放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三)—— 地产 政策周期异化与科技周期孕育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四)—— 去杠杆从减负债到增权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五)—— 以改革开放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六)—— 降成本的实质推进从减税降费到降息


[ 2 ]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系列报告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一)—— 长期负利率源自生产要素困局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二) —— 负利率政策是如何从央行开始传导的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三) —— 负利率金融产品呈现扩散化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四) —— 负利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3 ] 热点事件深度观察

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需要什么?

印度砸基建,全球经济看到曙光?

需求仍在筑底,等待企业盈利改善逻辑——工业生产和投资端的积极因素何时体现?

从美债收益率倒挂看“钱荒”风险——兼论资金面异动时,彭博降息概率比CME更准


[ 4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报告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一)——中美贸易摩擦放飞美股黑天鹅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二) —— 国历次贸易战胜利了吗?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三) —— 贸易摩擦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背书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四) —— 贸易摩擦可能使两国产生类滞胀预期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五) —— 贸易摩擦对两国货币政策影响大不同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六) —— 开放是A股不可忽视的正向预期差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七) —— 八问美国中期选举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八) —— 贸易战进入雨点小阶段是个渐进确认过程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九)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货币政策分化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美国经贸磋商成员中谁最重要?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一)——美国贸易“三巨头”的貌合神离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二)——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三)——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通胀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四)—— 历史上贸易争端对于资产价格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五)—— 中美关税再升级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六)——中美第一阶段握手言和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七)——第一阶段协议签署后应关注什么


[ 5 ] “风起通胀”系列报告

“风起通胀”系列(一)——通胀历史回顾:核心看猪价和油价

“风起通胀”系列(二)——环保限产可能温和推升明年猪价

“风起通胀”系列(三)——油价会是明年通胀的风险因素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