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天(27日)发布通知,对开展2025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作出部署。专项行动将
进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为
,严格管控试点实验项目等特定类型招生,严肃查处招生入学环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点梳理如下↓
-
-
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
,片区内登记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或学校实际办学承载能力的,按照已公示明确的规则录取,未录取的学生需在相邻片区就近协调安排入学。
-
义务教育学校
不得通过文化课考试、测试等方式选拔学生
。
-
入学后实行均衡编班,
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快慢班
。
-
严禁以“校园开放日”
等名义进行违规招生
宣传或考察学生、家长
。
-
各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验项目以及外语、体育、艺术等特定类型招生全面实行省级审核制度
,开展招生项目评估,建立招生项目台账,从严控制学校数量、招生规模,严格规范招生范围和程序。
-
数学、科技类等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验项目
要坚持不掐尖、重培养
,原则上
不得与小学、初中招生入学挂钩
,严禁随意突破招生范围。
-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全覆盖,民办学校在审批区域内招生,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县(市、区)学生入学需求。
-
要以县(区)为单位对民办学校开展全面排查,对有停办风险的,属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前预警并做好学生安置预案。
-
全面落实
“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
,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
-
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关爱帮扶和教育资助,确保应入尽入。
-
-
完善本地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指引,
进一步优化入学流程、精简证明材料
。
-
以数字化赋能招生入学工作,加快实现报名、材料审核、录取
“线上一网通办”
。
-
专项行动明确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接受社会监督。教育部于4至9月在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平台
设立“义务教育违规招生问题”专栏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畅通举报投诉受理渠道,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专门的招生入学热线并主动公开。
▌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