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如何在上班期间“高效休息”? ·  18 小时前  
新周刊  ·  搞抽象的人,到底在发什么疯? ·  3 天前  
新周刊  ·  全网热议的“费尔岛”,到底是什么? ·  3 天前  
英国大家谈  ·  伦敦地铁全新升级啦!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一年产出65篇10w+爆款,他的独门秘诀是什么?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卫视

别怪爸妈了,你不也被朋友圈谣言给骗了?

凤凰卫视  · 公众号  ·  · 2017-11-13 17:00

正文


文 | 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 程鹤麟


70多年前,“戈培尔”是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字,纳粹德国的这位臭名昭彰的造谣天王说过这样一句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德语:Paul Joseph Goebbels,1897年10月29日-1945年5月1日),德国政治家演说家。其担任纳粹德国时期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擅长讲演,被称为"宣传的天才","纳粹喉舌",以铁腕捍卫希特勒政权和维持第三帝国的体制,被认为是"创造希特勒的人"。


而今天,自媒体时代,谎言只要发布一次就会变成真理。当代的戈培尔造谣非常省事,他自己只要发布一次就行了,然后就会有不止一千个“很傻很天真”的网友帮着他传播谣言。


自媒体时代,谎言只要发布一次就会变成真理


比如,“温州97岁老太太依然在生产线上辛勤劳动以糊口”。


多年前发布了一次并且立即就被辟谣了——那老太太是在自己孙儿当老板的工厂里“干活玩儿”,孙儿的企业很红火,老太太开心;来厂里干活玩儿,老太太享受!——但还是被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当成“老人挣扎求存”的真事一遍又一遍地转发转发转发……有些转发者还很感性,会附上自己的各种慷慨之词激昂之语,例如:“老奶奶97岁还在打工,我代表我的国家扇我自己两耳光”。啧啧啧,白白搭上两耳光。


 

“很傻很天真”的网友只会“复制+黏贴+发布”,而另一种网友属于“很黄很暴力”,他们不满足于“复制+黏贴+发布”,他们喜欢玩移花接木


比如,“招聘和尚”的谣言就是这样传播的。


第一个“戈培尔”发布“甲寺庙招聘和尚”之后,首先是不止一千个“很傻很天真”的网友帮着传谣,“复制+黏贴+发布”,接下来是若干个“很黄很暴力”的转发者不仅转发还进行“二度创作”,将原版谣言改头换面之后再行转发,转发者变成戈培尔二世。二世之后还有三世、四世……用古代寓言《愚公移山》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于是,第一世的“甲寺庙招聘和尚”变成“乙寺庙招聘和尚”、“丙寺庙招聘和尚”、“丁寺庙招聘和尚”……



不仅换了寺庙,招聘日期也会改成最新日期,比如最新的“招聘和尚”谣言假冒了广西一座寺庙,面试时间是“2017年11月1日—11月12日”。过上几个月,一定会有几个月之后的那个时间的最新“招聘和尚”谣言出笼;过上一年半载,一定会有一年半载之后的那个时间的最新“招聘和尚”谣言出笼……如此往复循环,没完没了,而网上总是不缺“很傻很天真”的吃瓜群众。


还有,和尚的工资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水涨船高”。据程老汉网上搜索,有关“招聘和尚”的虚假消息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初,当时的“和尚工资”为每月4000元。10年之后,程老汉看到,目前最新的“招聘和尚”所标榜的月薪已达1万8千大元!乖乖!

招聘和尚,月薪一万八?和尚的真实工资是…



今年一月份,有一个佛教团体曾在网上发布文章《招聘和尚?信,你就上当了》,文章明确指出:“任何一座正规的佛教寺院都不会从社会上招聘和尚,所有‘招聘和尚’的小广告都是假的……出家为僧,是一种自觉行为。在汉地出家,需要辖区居委会、派出所出具相关证明,此外父母也要签字同意。出家前,还需要在寺院生活一段时间,从数月到一年不等,这段时间是适应期,要看自己是否适合寺院的生活。适应期过了,才会正式受戒,成为一名僧人。”


文章提到了僧人的生活福利:在汉地出家为僧,寺院会负责安置其日常起居、生活、饮食、医疗等所需,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并且根据寺院的收入情况,每个僧人每月有50-500元不等的生活费用(称为单金),用于外出乘车、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等。


文章还引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的《中国宗教调查报告(2015)》指出,“5大宗教教职人员每月平均收入为506元,在大众印象中‘很有钱’的佛教界,其教职人员每月平均收入只有397元,属于苦行僧类型。”

 

传播“招聘和尚”谣言的基本上都不打算出家


传播“招聘和尚”谣言的基本上都不打算出家,大约是觉得“招聘和尚”真的被谣言所标榜的高薪吸引而去应聘的人不会转发这谣言,因为他不想给自己制造竞争对手。2007年初,看到“招聘和尚”谣言之后,有网友不知有诈,真的去了。


当地媒体当时这样报道说,有网友恶搞,发布虚假信息称“XX寺招聘和尚,4000元/月,8小时工作制……”XX寺方丈在博客里辟谣,并披露一大学生到该寺求职,体验了两天僧人生活。


“早上四点多,大家起床修行;早晨六点用斋,小伙子一看菜很清淡,勉强吃了一碗稀饭;上午读经修行,小伙子不识繁体字,感觉很无聊;中午吃米饭,两个菜,他强迫自己吃完;下午清扫讲堂,晚上集体学习功课,听说不认真学习要开除,他只好咬牙坚持,晚上十点过才休息。小伙子粗算一下,当和尚每天的工作量是18小时以上!”


小伙子在寺院呆了两天,就找到方丈问工资待遇,方丈说:“刚进寺院的行童每月150元,方丈最多,近千元。”小伙子当即离寺。


谣言为何“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年来,尽管“招聘和尚”的谣言每隔一段时间就冒出来一个,但真正受骗上当的报道仅上述一例。

为什么没有更多人上当呢?


整天在微信圈里混的人们,没有一个想出家的,想出家的会先把微信戒了。大家热衷转发真的假的各种奇闻,没人去思考过真实性的问题,当然也不曾真的把这些奇闻当回事,谁都没往心里去,茶余饭后胡扯一通,大家哈哈一笑之后就忘了。所以,“招聘和尚”也好,“招聘尼姑”也罢,这些奇闻跟“航空公司奇葩规定:空姐要单身”、“村民挖到23斤重何首乌”一样,跟我们毫无关联性,真的假的无所谓。


这也是谣言一经发布就会在你的电脑手机里不断出现的原因之一。


本文开头所述那个假消息,“温州97岁老太太依然在生产线上辛勤劳动以糊口”,多年来不断有人信以为真,程老汉的朋友N就在几天前上了当,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还加上泪奔表情。程老汉告诉他这是谣言,并说他“人善被人欺(骗)”。N搞清楚状况之后回复说:我不是善,只是思维定势在起作用。


这就是谣言止不住的另一个原因。所谓思维定势也可以叫习惯性思维,经验主义思维,先入为主思维,是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毛主席曾在《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等著作中指出过这种思维的特征:满足于个人狭隘经验,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到处生搬硬套,也否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几乎所有的谣言都曾被辟谣,但没有用,谣言就像野草,辟谣犹如火烧,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风,就是我们心中的思维定势。


2016年底,《牛津英语词典》将“后真相”(Post-Truth)选为年度词汇,并将其定义为:“在塑造公共舆论时,客观事实所具有的影响力,不如诉诸于情感和个人信念。”事实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人们对此所产生的情绪。英国《卫报》曾这样评论说:“在这个后真相时代,只要谎话说得毫不犹豫,就能称王称霸。不诚实地越明目张胆,越不在乎被抓包,就越能壮大成功。”


在微信群里、朋友圈里转发谣言算个啥呢?转发者都是信以为真的,而且只是转发,不存在“被抓包”的问题,所以大家都是理直气壮,转发起来,脸不红心不跳。


今年初就有文章指出“招聘和尚”是谣言,但本月份有了新的“招聘和尚”版本。程老汉相信,这篇文章发布之后,用不了多久又会有更新的“招聘和尚”的谣言在网上飞。


这会是个没完没了的事。

 

辑:豆子

推荐阅读:

·从文青偶像到生活教主,其实黄磊的“桃花源”在这里

·董明珠:我从小至今都是温顺腼腆的

·离开中国前,特朗普还做了这件事


推荐文章
新周刊  ·  如何在上班期间“高效休息”?
18 小时前
新周刊  ·  搞抽象的人,到底在发什么疯?
3 天前
英国大家谈  ·  伦敦地铁全新升级啦!
4 天前
古墨社  ·  一副神联,写尽了人生
7 年前
车早茶  ·  车主看好了!这样买保险才划算
7 年前
哈哈搞笑视频  ·  喝酒喝成这熊样,人才啊!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