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南,北京大学博雅荣休教授,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曾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参事。
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著有《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朗润学史丛稿》《宋代历史探求》《长路:邓小南学术文化随笔》《宋代文官制度六题》《追寻希望》等。
曾获奖项:
1、津贴及奖项
2006年,获国务院颁政府特殊津贴。
200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10年,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2012年,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2015年,北京大学国华杰出学者奖。
2017年,首都五一劳动奖章。
2018年,首都师德先锋奖。
2、研究奖项
1990年,《宋代文官差遣除授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光华青年科研成果奖。
1994年,《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北京大学安泰奖。
1995年,《试论北宋前期任官制度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优秀论文奖。
1996年,《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北京大学第五届科学研究成果著作一等奖。
2000年,“Women in Turfan during the Sixth to Eighth Centuries: A Look at their Activities outside the Home”,北京大学第七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一等奖。
2006年,《邓广铭全集》(编辑者),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2008年,《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大学改革开放30年人文社科百项精品奖;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9年,《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2017年,《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思勉学术原创奖。
2024年,《信息渠道的通塞:从宋代“言路”看制度文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3、教学课程奖项
2004年,「中国古代史主干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该课程与阎步克、张帆合开)获北京市精品课程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2007年,「中国古代史」国家级教学团队主要成员。
2007年,「中国古代的政治与文化」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奖(与阎步克合开)。
2008年,杨芙清王阳元院士奖励基金教学科研特等奖。
2009年,「中国传统历史文化通识教育的教学实践」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与阎步克等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