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邮政快递业启动复工复产,计划到3月底恢复到5成水平】
3月17日,国家邮政局召开推进湖北省邮政快递业复工复产工作电话会议,提出因地制宜制定“一地一策”邮政快递业复工复产实施方案;加强对疫情期间保持正常运营企业的督促指导,鼓励其积极克服春节以来超负荷运转压力,努力做好行业全面恢复正常运行过渡期的服务保障工作;督促尚未复工复产的企业尽快落实地方分区分级复工复产和解除管控措施的必备条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做到企业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资、环境消杀和安全生产“五个到位”。(中新网)
【北京重新启用小汤山医院】
北京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决定,3月16日起启用小汤山医院,主要用于境外来(返)京人员中需筛查人员、疑似病例及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治疗。(北京日报)
【马云开设Twitter账号:向美国支援50万个检测试剂盒和100万个口罩】
近日,马云开设了Twitter账号。马云发布的第一条推特表示:“第一批运往美国的口罩和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已从上海起飞。祝我们在美国的朋友们一切顺利。”此前,马云公益基金会表示,将向美国支援50万个检测试剂盒和100万个口罩。此外,马云还在微博宣布,将向非洲54 个国家捐赠600万只口罩等防疫物资,包括为每个非洲国家捐赠2万个检测试剂盒,还将立刻与非洲各国医疗机构合作,提供新冠病毒临床治疗网上培训资料。
【格力地产遭问询:出口1亿片一次性医用口罩是否属实】
3月16日,相关媒体报道称,格力地产公司旗下“高格”口罩正在积极推进出口业务,预计全年出口1亿片一次性医用口罩等。上交所17日向格力地产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核实并说明,是否存在利用市场热点信息影响股价的情况。核实说明相关报道所称“出口1亿片一次性医用口罩“积极推进出口业务”等事项是否属实,高格医疗是否具备生产和出售的相关许可,并提供相应的依据。(第一财经)
【腾讯音乐2019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34%至254.3亿元】
腾讯音乐17日披露,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35.1%至72.9亿元,其中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60.1%至11.1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Non-IFRS)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46.5%至13.4亿元。
2019年全年,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34.0%至254.3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17.2%至39.8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7.6%至49.1亿元。(第一财经)
【爱奇艺联合天象互动成立新公司】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爱奇艺联合天象互动成立成都新公司——成都爱奇艺天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为该公司大股东,持股51%;成都天象智慧产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49%。
其中,天象互动的运营主体成都天象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对成都天象智慧产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持股75%。2018年7月,爱奇艺宣布完成收购天象互娱的100%股权,后者主营业务是手机游戏的研发和全球发行。(第一财经)
【李兰娟谈所谓“群体免疫”:对老百姓不负责任】
16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国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提出的“群体免疫”观点,是对老百姓不负责任的做法,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对于武汉疫情何时能结束,李兰娟表示,到3月20日前后,武汉新发感染病例若为零,再观察大约两周后,可以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中。(中国新闻网)
长江证券 赵伟团队:
历史经验,看高价券的风险敞口
近期,转债市场随权益市场大幅调整,部分高平价、高溢价率个券跌幅超过正股。2月24日以来,转债随正股下跌约2.3%,其中,部分高平价个券跌幅超过10%。少数高价、高溢价率品种,受正股和溢价率的双重拖累,跌幅甚至大于正股。调整之下,高平价个券的占比仍然较高,未来需要持续关注高价券。
受赎回条款、退市预期等影响,高平价转债多会承压,尤其在正股大幅调整时,转债的跌幅可能超过正股。当转债平价超过130元时,赎回条款促使投资者卖出转债或转股卖出正股,从而影响转债价格。同时,若正股大幅下行,部分高价转债因规模小、流动性差等,面临的压力更大、跌幅甚至可能大于正股。
经验显示,当平价超过130元,转债多快速转股退市、价格趋于下行,尤其是转股期内的个券。数据显示,转债平价超130元的时点距停止交易时点的中位数约为73天。期间,投资者的转股、卖出等行为导致转债价格承压;尤其是转股期内的高价券,价格面临的压力会更大。若期间市场遭遇大幅调整,转债价格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部分高价、高转股溢价率品种的跌幅可能超过正股。
综合来看,高价券波动或加大,短期留意高价、高溢价率品种的风险,尤其是进入转股期的高价券。目前,高价券转股溢价率处历史高位,风险收益比相对较低。中短期来看,潜在通胀压力、海外疫情发酵等影响下,经济承压、市场的不确定性上升,高价、高溢价率品种的波动或进一步加大,短期需谨慎对待。
天风证券 刘晨明、李如娟、许向真、赵阳:
关于避风港、资产荒、股债收益比和A股的超跌反弹
对于短期而言,说A股能够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大概率是个伪命题。过去几年,多次证明了,一旦美股暴跌,或者是进入全球risk off的大环境,短期来看,全球投资权益的产品,都要整体性降低仓位,从而A股也会被卖出。几乎没有出现过,由于美股暴跌,全球资金卖出美股、买入A股的情况。
对于长期而言,如果发达国家市场进入经济衰退导致的熊市,那么外资的确可能进一步提升A股的配置比例。第一,外资持有所有中国资产(A股、港股中资股、中概股)比例仍然远低于其他国家;第二,台湾和韩国MSCI纳入比例提升的空档期,外资仍然持续流入第三,随着A股逐步纳入MSCI,国外共同基金(JP Morgan、普信等)持有A股的比例目前仍小于A股在MSCI全球+新兴市场的加权配置比重(约1.7%)。未来即便A股纳入MSCI的比例短期不提升,A股部分优质资产的高盈利能力和回报率的优势,也会吸引更多海外主动型共同基金继续增加A股配置。尤其是当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由于经济衰退进入熊市的时候,A股真正的“避风港”作用在长期会体现出来。
此前,欧美国家在防疫上的“无政府状态”和对疫情的“轻视”,让市场对于疫情的前景非常担忧,增加了不确定性。但是,过去几天,经过我们的不完全统计,有十几个国家纷纷开始采取有效手段,包括“封城”、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等。这一点有助于,市场从“疫情失控”的担忧中逐步缓解过来。另一方面,考虑到目前国内仍然较为充裕的流动性环境,宏观层面央行降准,微观层面资金仍然在净申购科技类ETF,因此,近期A股市场出现超跌反弹的概率较高,方向上,建议继续关注新基建的机会,同时关注半导体大基金和华为P40手机发布的事件性机会。
安信证券 高善文:
新冠疫情下的全球金融动荡
新冠疫情同时冲击了经济的供应和需求,从迄今中国的许多数据看,其对需求的影响远大于对供应的扰动;由于广泛和严重的社交疏离,许多可选消费和投资活动接近停滞,并造成了明显的存货堆积,总需求受到的冲击与2008年的金融海啸差不多。随着疫情在多国蔓延,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可能难以避免。
3月份以来,中国的总需求缓慢恢复,但在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很不平衡。总体上看,当前的经济活动仍然显著低于正常水平。看起来国内经济活动的正常化可能要到4月下旬或更晚一些才有望实现。由于疫情在境外的蔓延,2季度的外需势必受到冲击。
疫情的发展、药物和疫苗的研发以及各国控制政策的成效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从西班牙流感等历史经验看,传染病对经济的冲击主要是短期和一次性的,集中表现为恐慌导致的社交疏离,并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自我修复,许多积压的需求也会随之得到释放。在恰当的政策支持下,由于人口的损失和现金流断裂风险所带来的企业倒闭等长期损失是可控的。
全球金融市场近期广泛和严重的动荡似乎显示,市场参与者的担忧超越了疫情的短期经济冲击,越来越转向对其长期负面影响的关切。市场似乎担心,面对疫情的负面冲击和经济衰退,中央银行放松货币的政策空间很小,从而可能出现债务-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使得全球经济长期陷于停滞局面。
此外,石油市场的动荡、美国高收益债市场泡沫破裂,以及长期的股票回购可持续性、交易层面流动性缺失等风险因素进一步加剧了美国金融市场的调整压力,加大了经济的下行风险。
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发达市场中央银行都将长期维持零利率,并反复尝试量化宽松等非常规工具;随着美国经济陷入短期衰退和长期停滞,需要关注美国股票市场十年牛市终结和美元重新转入贬值趋势的可能性。
由于中国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长,较高的利率水平,以及金融开放的扩大,未来随着疫情结束和全球经济的正常化,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并推动人民币资产上涨和重估的可能性值得人们思考。
姜超 海通证券:
联储紧急出手,宽松防范危机——兼议国内宽松空间
当地时间3月15日,美联储宣布降息100BP并重启QE,美联储再次紧急宽松,正式重启零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