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的新概念汽车领域,搞出了两个大新闻。
一个呢,是昨儿,在百度召开的AI开发者大会上,总裁李彦宏,搭乘着自家研发的无人车驾驶系统,在岳云鹏的五环上奔驰着。
结果今儿,北京交管局就对百度给予了通报,表示“高度重视”,“展开调查”,并“将依法予以查处”。
另一个,是下午一则传播甚广的假新闻,说是贾跃亭获得了软银孙正义的200亿美元投资。
尼玛,现在乐视网市值都没有100亿美元......
对此,政事堂跟小伙伴们调侃,
贾跃亭很可能获得了赛博坦星球的科技,才能得到孙正义的青睐。下次乐视超级汽车发布会上,说不定我们就能看到中国产的变形金刚了......
果不其然,很快,软银中国的公关总监随即给予了辟谣。
乐视和百度,是中国新概念汽车的双子星,也是投入力度最大的两家企业。
只不过,当贾跃亭的超级汽车还停留在PPT和模具上的时候,李彦宏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能够开上五环了。
而且,这几天,接连不断的负面新闻,从卸任乐视法人,到被招商银行起诉,再到所有的股份被冻结
,更是将贾跃亭卷入了舆论的漩涡
。可以说,每天的头版负面新闻,都少不了贾跃亭。
而把时间往前调一年,又有谁会想到,曾经意气风发,要将BAT改变为BATL的贾跃亭,会沦落到如今的窘境。
就像每年由政府牵头的IT领袖峰会,一直是 BAT巨头的同台亮相。
而就在去年,乐视贾跃亭取代了因故不能参加的阿里马云,与腾讯马化腾、百度李彦宏、联想杨元庆,一起成为了2016年峰会的四领袖。
而那次领袖峰会上,有一个话题,得到热议,就是:
如果联想联合乐视,挑战腾讯百度,会怎么样?
不成想,一语成谶,一年后,联想大家庭里的融创,仅用了150亿,便将台上的另一巨头乐视,收入麾下。
当然,2016年,缺席了马云的台上诸位,尚且能相谈甚欢,但是转到2017年,只有马化腾还能勉强跟得上马云,李彦宏已经被远远地甩在身后了。甚至在前几天召开的互联网大会上,马云已经很明确的公开表示,百度没资格和阿里竞争了:
(李彦宏)
多花点时间
在客户和未来上吧,要比多花时间在对手身上(阿里巴巴)重要,他(李彦宏)说了什么话我觉得
不太重要
。
要知道,在2011年的时候,百度曾经是互联网三巨头的老大,而如今,市值已跌倒了互联网的第二集团中。
这有什么原因呢?
政事堂认为,其中之一,就是缺乏梦想。
当年谷歌还在中国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百度,曾
是一家有梦想的公司。
政事堂最欣赏的一则百度广告
那个时候的百度,
凭借着对顾客尊重、理解,以及对中文识别的自信,一直是互联网行业的标杆,并不输给国际巨头。
纵观全球,细数任何一个伟大的公司,都有伟大的梦想。
而如今的百度呢?
光荣和梦想早就没了,只剩下靠着莆田系的人血馒头赚钱。
可以说,李彦宏与马云之间,差了一个有梦想的贾跃亭。
我相信,如果是乐视的超级汽车实现了无人驾驶,一定会凭借贾跃亭的想象力和感染力,轰动全国,而不是像李彦宏那样,只有大屏幕上,一个平淡无奇的镜头。
不过呢,守护着梦想的贾跃亭,最终还是没有走到最后。
今天,贾跃亭通过微博和微信等方式,发布了《我会尽责到底》的文章,表示将全力以赴推动乐视超级汽车上市,并将积极偿还欠款。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政事堂非常的感动,并暗暗给贾跃亭竖了一个大拇指,
作为一个有情怀的人,也非常的希望贾跃亭,能够将梦想实现。
但是,梦想终归是梦想,永远也敌不过现实。政事堂还是决定,梳理一下,贾跃亭,究竟为什么会失败。
其实,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乐视究竟是不是优质资产?
政事堂的回答,既是,也不是,而这是与不是之间,则是以2014年作为分界线的。
时来天地皆同力
首先,2010年的乐视本是一家小公司,却超越了
优酷、土豆、酷六等,原本规模比乐视大的公司,越过层层审批,
成为了第一家,也是唯一能在国内上市的网络视频公司。而且,
乐视陆续持有了大量紧俏的牌照,尤其是
极其稀有的互联网电视牌照。
也就是说,乐视在办理审批方面,甚至要强于传统的BAT。
其次,
2011年的乐视,赶在中国签订版权保护的前一年,以极低的价格疯狂购买电影电视版权,瞬间成为业界版权的老大。但是急速扩张的乐视,那一年并没有
进行多少像如今般的股权质押。
要知道,
股权质押是一种融资成本非常的方式。
这意味着当时,一方面,贾跃亭的融资成本极低,另一方面,乐视根本不缺钱。
第三,这几年,乐视在全国,以非常低的价格,买入了大量优质的土地储备。其中很多地段都非常优质。要知道,连收购乐视的融创,以及牛逼哄哄的王石,在土地储备上,都很艰难。而乐视本质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硬件基本靠代工,没啥建厂的需要。
既无法带动税收,又不能提供就业,但是能拿到那么多的优质土地
.......
这些意味着什么呢?
乐视能够低价拿地,低价拿融资,低成本拿牌照,甚至能够预判国家的决策,低成本拿版权。
那么,乐视的资产,可能不优质吗?
其实,大家想一想,就能明白了,当年资本市场能够给乐视那么高的估值,并非没有理由。
运去英雄不自由
那么,乐视又真的那么优质么?
我们从最近的新闻来看,乐视被招商银行,向上海法院提出了12亿的财产保全,冻结了贾跃亭的股票和夫妻个人资产。
乐视被资产冻结其实不算事儿,从去年贾跃亭开始承认现金流出问题后,已有多家债权人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
而大型银行提出巨额财产保全,却极为罕见,因为有足够多的资产担保,一般双方都是会私下解决,不至于撕破脸。因为一旦公开,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其他金融机构参与挤兑。
所以呢,我们看看,招行为啥会撕破脸。
本次
招
行
的“借款”是什么?
据澎湃新闻报道,借款人是“乐视手机”
据财新网报道,借款内容是“内保外贷”
什么是内保外贷呢?简单说,就是境内的银行(招行),为境内企业(乐视)的境外子公司,提供担保,以获得境外银行的贷款。
那么问题来了,乐视以一家以开拓国内市场的企业,要外汇干啥呢?
从时间上来看,其中一小半,是用于在2016年6月,对酷派手机的增持上面。
首先呢,酷派是一个主要依靠国内电信运营商采购捆的公司。众所周知,这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酷派联想,这些靠着运行商采购搭售的公司,从2015年开始,日子就过得非常艰难了。而且众所周知,乐视增持后几个月,酷派的资金链就崩了。14年之前,一向以提前踩准时间点,低价买入优质资产的乐视,为什么会买一家即将完蛋的公司呢?而且,乐视在2015年就已经买入了酷派的股份,不至于不清楚酷派实际的经营状况。
其次,酷派虽然号称民企,但他的注册地是开曼群岛,也就是说,很难查到他的实际控制人和资金流向。而乐视通过内保外贷,购买酷派的外汇,最终会流入某个开曼群岛的账户上。
最后呢,虽然乐视购买的酷派用外汇,但由于酷派本身是国内企业,正常的交易,应该是这笔外汇最后再流回国内,跟贾跃亭做对手交易,抹平乐视借的外汇。而招商银行申请执行的原因,很显然是乐视没有偿还境外银行的借款,这也意味着,乐视这笔并购,最终这笔外汇,并没有回到中国。
当然,以上只是众多的可能之一。
不过,借给乐视的,可不仅仅有招商,据腾讯财经报道,乐视系公司此前向深圳某银行通过中间机构贷款约50亿元,但遭该银行否认。
据新京报报道,
该银行
向乐视体育香港公司提供总额4亿美元的贷款。
而我们从数字上就能看出来,近年来,乐视购买的海外版权并没有花上4亿美金(我就不统计了,从欠费就能看出来)。而且,堂堂中国最大的甲方,乐视买的,并不是一手版权。譬如说,乐视花钱最多的英超版权,绕了个圈,其实是从如今收购乐视的“白武士”们手中买的。
嗯,你懂的。
所以呢,我们可以看到,
“白武士”们
入主乐视的时候,只收购乐视网、乐视影业和乐视电视,这是为啥呢?
因为,乐视手机和乐视体育,早已经被“海外并购”玩坏了。
我们接着看,乐视刚刚终止了对美国第二大电视商VIZIO的收购。
有意思的是,融创驰援乐视的150亿,实际上直接的,也就是90亿。而乐视收购
VIZIO的价格呢?是20亿美金,算下来就是140亿人民币。
贾跃亭曾一度认为,90亿左右就可以解决乐视的现金流危机,但是在面临现金流危机的时候,乐视还在积极推进用外汇收购140亿的美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