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略管理评论
正略管理评论,是正略咨询旗下的公众号。以“洞悉-让世界更简单”为使命,以读者的管理能力提升为目标,从思想、视野、品性、经营的逻辑与方法等维度展开内容。察宏观大势,析经营规律,评管理之道,论卓越之理。 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不负光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物理  ·  【航天物理】物理学科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  昨天  
三峡小微  ·  3000多年前,古人穿上了时髦的“雪地靴” ·  昨天  
环球物理  ·  【物理笔记】学霸笔记力学篇全部汇总 ·  2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物理学中真有“魔法”,它代表一类量子资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正略管理评论

开发区改革:孵化器发展模式研究(内含标杆案例)

正略管理评论  · 公众号  ·  · 2019-05-09 21:02

正文

作者:正略咨询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组

组  长:董翔

副组长:于佳、颜廷文、秦檀、龚平

指导专家:赵家俊、付百航、李必峰、平浩

组  员:赵福兰、李祥祥、卢兆弘、郭振华、

张延清、田可、韩瑜、陈盼、

陈庆康、王怡然

来源:正略咨询(ID:zlzxwx)

本文系正略集团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上述来源号获得授权。



探索科技园区的孵化器模式,创造和维护有利于科技企业迅速健康发展的环境条件,是科技园区和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孵化器作为一种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工具,一方面它可以孵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促进了研究和技术的商品化、市场化;另一方面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振兴地方经济、促进地方产业集聚等发展区域经济的重任,特别是为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目前孵化器发展的问题



我国孵化器取得了骄人成绩的同时,相关问题也逐渐暴露,直接的表现就是2016年以来孵化器倒闭潮接连不断。正略咨询通过对失败孵化器公司的研究,总结发现了以下几点原因:


1.孵化器引进企业求大求强,量多质劣


国内一些孵化器管理混乱,孵化器内很多企业不适合也不应该纳入孵化器。科技部火炬中心产业集群处处长张峰海曾表示,一些地区的孵化器规模非常大,孵化面积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平方米,但核心孵化能力不强。


我们孵化器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目前孵化器数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许多是在政府的支持下一哄而上,造成孵化器数量多,但孵化质量不高,孵化专业能力不强。


2.孵化园区变收租者,无力提供更多服务


无论是地方政府主导还是企业投资建设的孵化园区,靠“房东经济”维持成为普遍现象。


正略咨询通过对中国孵化器的研究发现,中国目前孵化器的收入结构总体上仍然以房租收入为主,其主要模式是圈地建楼向企业收租金,对引入企业的服务基本局限在租赁物业的服务方面,但对于初创企业的融资、行业资源对接、品牌推广等方面的帮助,微乎其微,引入企业完全处于“散养”状态。


3.未紧跟市场变化,抗风险能力不够


由于投资初创期企业的风险本身较高,再加上大部分孵化器管理团队缺乏专业的投资眼光和经验,投资血本无归的案例时有发生。


有的孵化器一方面要为资产保值增值负责,另一方面又要对在孵项目进行跟踪管理,承担着双重责任,压力较大。


要知道投资科技型企业,由于技术的更新换代较快,孵化器需承担一定的投资失败的风险。


很多原本看上去非常先进的技术几年后被迅速淘汰,企业的立足之本受到冲击,导致投资失败的例子举不胜举。(如:前不久董明珠投资的银隆,因三元锂电池技术得到更广泛认可得以强势上位,而导致投资收益可能面临巨大损失的风险。)



孵化器下一步发展方向



根据对孵化器的长期观察、分析,正略咨询认为孵化器自身也是一个创业企业,孵化别人之前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战略定位,强化自身的运营服务能力。


我国孵化器要想脱颖而出,建议在以下方面进行思考、强化:


1.行业市场分析


这里的行业市场分析是指孵化器企业对孵化器行业进行分析。目前我国孵化器形成了 三种有代表性的运营模式


  • 完全事业型孵化器的运营模式,由政府、事业单位投资,对孵化器的管理采取事业单位的运营模式;


  • 事业企业型的运营模式,由政府、事业单位投资,孵化器的日常管理按照企业化经营,实现收支平衡;


  • 企业型孵化器,此类孵化器是企业法人,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目前政府与事业单位投资运作的孵化器数量正不断下降,民间资本正积极进入孵化器领域,企业型孵化器大幅增加。如北京中关村各类孵化器中,完全企业化运作约占53%,政府引导的企业化运作约占39%,事业制运作约占8%。



孵化器在进入之前应该对该行业进行准确的行业市场分析,分析是否还有民间资本进入该行业的可能性和空间,是否适合打造新型的商业模式。


2.产品服务建设


在同质化竞争泛滥的时代,孵化器的拳头产品应该是自身所能够提供的服务,这需要孵化器企业明确自身定位,提供差异化服务。


运行良好的孵化器首先要有明确的使命,明白为谁服务,为什么这样做,如何这样做,为此孵化器对引入企业的选择应十分仔细,并注重引入后的金融服务、技术、产业链协同、培训、人力资源外包等综合服务,这将大大提高孵化的效率和成功率。


3.打造专属运营模式


孵化器自身也是一个创新企业,孵化器企业应该有自己的运营模式,否则就不具备生命力。


专业孵化器的运营模式主要有技术转移型、技术服务型、产业链型和投融资型四类,但这四类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各有交叉领域。孵化器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运营模式。


4.团队建设


孵化企业能力的高低,与其运营团队的能力紧密相关,这是孵化器服务团队成长的关键。


正略咨询经过多年孵化器的研究,认为孵化器经营团队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包括营销意识、创造精神、服务意识、广泛的跨专业领域学习研究能力、共情意识等。


在孵化团队不具备相应能力时,可考虑外部引进急需人才,且在投资方面可成立投资基金,与有经验的伙伴共同作为GP投资,逐步积累投资经验,培养团队。



孵化器优秀案例分析



1.国外标杆


我们来看看美国比较成功的几个孵化器,基本上都能够为入驻的创业项目提供非常专业的指导和资源。先来看看在美国硅谷最具声望的YC,他们已经成功投资孵化了价值650亿美金的公司,像Airbnb、Stripe这些独角兽公司,都是他们早期的孵化项目。


YC的模式基本上可以被视作专业化发展的典型。它并不为初创企业提供工位或者办公场所,而是在关注产品的基础上提供体系化的指导还有行业资源、人脉。


他们的合伙人团队非常强悍,目前全职的合伙人中,有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机器人科学家、Gmail创始人、投资银行副总裁、成功创业家。背靠丰富的导师资源,每年,全球都有几千个优质创业项目申请加入。


2.国内标杆


现在国内一些比较成功的孵化器,基本也都是走专业化路线,能够为初创项目提供人脉、投融资、人力或者媒体资源的。


像3W咖啡、创业家、36kr,基本都有自己的优势资源。3W咖啡是拉勾网创始人创办的,可以为初创企业对接人力资源,提供员工输入。创业家和36kr则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媒体优势,一方面为初创项目提供创业报道,一方面提供平台背书的投融资对接活动。



张江高科标杆分析



1.战略定位与业务模式


  • 聚焦价值的战略定位


从重资产园区开发商,转型为集科技促进、金融服务、创业扶持于一身的 投行式集成运营商


打造新三商战略 :以科技投行作为战略发展方向,着力打造新型的科技地产运营商、高科技产业投资商、科技金融集成服务商。(从原来只为内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到为科技企业提供增值服务,进而推动科技企业间的产业整合,并择机成为科技企业的股东)


  • 商业模式


实现“产业地产 + 股权投资”的“双轮驱动”, 以“房东+股东”模式,区别于其他科技园区经营模式。张江高科未来的利润点不在租售环节,而在资本市场。 (以物理空间、产业投资、产业集聚、政府资源、资本市场为服务对接口,为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集成服务,从而获得营收、利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