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姜汁满头
可能是全网颜值最高的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  2025年1月广西文化和旅游新媒体传播力月度榜单 ·  昨天  
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  2025年1月广西文化和旅游新媒体传播力月度榜单 ·  昨天  
中产先生  ·  特朗普:疯王的诞生? ·  昨天  
GS权益虚拟卡卷数字终端  ·  天天白嫖外卖红包!这个公众号承包你一年的奶茶钱 ·  2 天前  
GS权益虚拟卡卷数字终端  ·  天天白嫖外卖红包!这个公众号承包你一年的奶茶钱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姜汁满头

办理银行贷款需要吗?

姜汁满头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2-08-29 18:18

正文

这几个月,北京的朋友李超,和银行打交道的次数,比他前半辈子加起来都多。


作为一个35岁上下的北漂,在北京的前十几年里,他只去过银行的营业大厅两次。


刚工作那年,他拿着公司人力开具的收入证明,去某银行办了一张信用卡。


透支额5000。


他很开心,因为这意味着他是一个能自己赚钱的,社会人士了。


哪怕之后的透支额一路从5千涨到5万,再涨到了20万,他的喜悦都不如那天来得多。


1


李超第二次去银行,是2017年。


当时,他打败了3个竞争对手,从一个北京老太太手里,抢到一套位于五环边上,2000年的二手房。


老太太的房子十分抢手,他和3个同日看房的人争得双眼发红,有人坐地起价,表示可以在挂牌价格上再添10万。有人当场拍板,说能拿全款,一周到账。


老太太最后选了李超,因为他“看着实诚”。


2017年初,北京房市正烈火烹油,李超不敢相信幸运砸在了自己头上。


事后他和女朋友一起庆祝了好几天,甚至去三里屯吃了那家向往已久,人均800多块的日本料理。


哪怕他即将背上300万的负债,20年,本金带利息,他要还银行500多万。


那是他人生第二次去银行。


李超拿笔的手在颤抖。他老家不是什么大城市,父母都是本分的工薪族,两家人省吃俭用才凑齐了首付——他不敢想象,欠银行这么多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后来的生活告诉他,这种体验,就是麻木。李超现在已经习惯了,每个月工资到账,扣掉银行的贷款,户头上的余额,从理论上讲,每碗20块的刀削面,都不够他续费到月底。


但李超还是活下来了。


李超怀疑生物学搞错了。人类其实不是动物,而是某种植物,靠光合作用就能过。要么你无法解释,为何在饭钱都捉襟见肘的时候,大家还能省出钱来买房子,还能背上200多万的利息,甚至还能活下去。


这时候,他只能用老一辈的智慧来安慰自己了:日子总是越过越好的。


用这套智慧来安慰自己的,不止是李超,还有银行。否则,你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他们胆子大到,竟然敢给李超这样的北漂,一口气放出300万的贷款。

2


很多人都与李超一样。一生中唯一一次和银行打的交道,就是买房贷款。


此后,双方心照不宣的,除了每个月的还款以外,不再发生金钱交易以外的关系。


银行也非常体贴,提醒还款从不打电话,你的客户经理也绝不发微信,仅以短信提醒——现在哪个正经人还看短信啊?


就像藏在100多页合同中的两行附加条款。几乎没人会去看的。


但今年以来,所有人都感觉,银行开始热情了,而这热情程度与日俱增。


“您最近有买房的打算吗?”

“30万起贷,利率只有4个点。”

“任何房产抵押都可以贷100万。”

“您这样的白金客户办信用卡是免年费的。”


过去五年,情况远非如此。中国银行嫌贫爱富,中小企业贷款难,个人买房贷款难。贷款都有总额控制,往往到每年三季度,都用光了。从申请到支付,中间拖上三五个月,很正常。


作为解决全国70%的就业,撑起60%GDP的中小民营企业,其重要性一直仅体现在大小领导的讲话稿里。要赞美可以,要钱不行。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盈利不稳定,是天生厌恶风险的银行眼中钉。无论上头再怎么要求“一视同仁”,再怎么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银行一直爱搭不理——你说你的,但凡我多放一分钱的贷款,算我输。


但今年以来,北京五大行的个人消费贷利率,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悄跌破了4%。


武汉发放的企业经营贷,不仅利率低到了3.7%,经营执照的发放时间,也从不少于一年,变为了当年发放即可。


但大力不一定出奇迹。7月份,全国社会融资新增7561亿元,就是银行向社会发放的贷款总额,比去年同期少增3191亿元。


当你开始加倍努力,成绩还不如去年随便干干的时候,也许你要开始反思一下。错的,可能不是态度和方法,而是因为你在逆流而行。

3

和节节败退的贷款相比,上半年,居民们的存款创造了新高。


增长数额为10.33万亿。


虽然赚钱不易,大家还是硬从牙缝中抠出一点积蓄,放在银行里,一动不动。


从前大家都说, 中国的现代金融业起步晚,许多人没有经历过真正的金融风暴,所以盲目借贷,盲目投资,杠杆很高,风险很大。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就语重心长告诫过大家:


低风险高收益就是诈骗,收益率超过8%就很危险。


当然,郭主席当时的意思,是要给常年涨幅居高不下的房地产降温。


如果说从前不懂,这两年,在轮番经历大众创业、股灾、P2P暴雷、村镇银行事件后的洗礼后,原本心头没数的,现在也该有本谱了:


当代人贫穷的根源,不是因为花钱太多,而是瞎学别人搞投资。


在炫富平台小红书上,许多年轻人反其道而行之,编写出一套新的财富密码: 教人怎么提前还贷。 他们引经据典,从这两年的通胀、投资收益、银行利率出发,计算出一条结论——从银行贷出来的钱,无论你拿去怎么折腾,收益都跑不过贷款利率。想要保值,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前还贷。


于是乎,不仅现在不花钱,还主动去杠杆,纷纷要求提前还贷。银行门口再次排起了长队,不是来贷款,大多都是来申请提前还款的。


在北京想要还贷,至少得提前半个月预约。


银行傻了眼,新贷款放不出去不说,老贷款还一个个还个净光。这生意可还怎么做下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