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之前拍摄在迪拜机场
▼ 本文由豆瓣用户 Alex 授权发布 ▼
此文献给所有在旅途中帮助过我的人。
本文所有朋友的观点都不代表我自己,无意黑谁捧谁,我遇到的人是这么想的,我就这么写下来,无意对任何群体任何人进行贬低或者表扬,提到的朋友我都很喜欢,否则不会写,judge别人是最无聊的一件事,谢谢。
半年前,1月20日,11个小时的飞行之后,我独自到达了柏林TXL机场。
彼时自己背着双肩包,手里还有一个laptop包,经历了十一个小时的飞行之后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到达了疲惫的巅峰。iPhone的电量还算充足,我拿出5欧元,在机场的自动贩卖机里买了一瓶可乐,一遍上着网,一边焦急的等待下一班转机航班。
差不多正好五个月后,我和朋友在迪拜吃过了早餐,便赶往机场。
六月的迪拜室外温度已达44度,我们从车里出来,便赶紧走进了T1航站楼。两个人在costa咖啡里面一边喝咖啡一边玩steam上的游戏,八个小时的时间倒也过得飞快。七个小时之后我到达了昆明机场,当晚我回到了杭州。
五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欧洲的这半年,我去过了21个国家40余座城市,其中17个国家是独自旅行过的,欧洲虽然美不胜收,但一路上碰见最美的风景,却是一个个偶然相遇却相忘于江湖的人。
在欧洲的第一次出游,选择了波兰和匈牙利。在奥斯维辛从集中营一号营地到二号营地的车上,我坐在了一个亚洲面孔的男生旁边。我对于分辨东亚人的长相颇有心得,细细打量一番之后感觉并不是日本人或者韩国人,于是便试探性的问了一句:“where r u from”他看了看我“TAIWAN”
这段路并不长,下车后说了再见,我重新加入了导游团。
参观结束后,在回到克拉科夫的公交车站等车,上车之后却发现自己买的往返车票不属于这家公司。然而我奇迹般地又发现了这个男生。他帮我付了13兹罗提的公交票,我用支付宝把钱转给了他。
在克拉科夫最出名的一家餐馆吃了一顿很美味的波兰菜,自然少不了chatting。他现在在捷克读牙医,在北大读过两年制硕士,期末考试之后便在欧洲云游。他曾经在我就读的大学做过交换生,也有很多我们学校的朋友。在大陆闯荡多年,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背包客。
“我上次在河南一个特别小的城市,因为到之前没订旅馆,结果半夜没地方住,半路看见一个摩托车问我住不住宿,把我吓得半死,最后还是跟着他们去住了一晚,好在还没骗我”。
“去罗马其实治安还好的,但是我建议你买一个密码锁,就把书包拉链锁起来就好了,别笑,你也一定会像我一样的”。
“布拉格其实两天就够了,三天的话我建议你去一下人骨教堂”。
“浙大挺好的,我就是不喜欢那些韩国人哈哈哈哈”。
“其实大陆这几年我感觉发展的要比台湾好,台湾有些过度民主,感觉发展基本在停滞”。
那几天克拉科夫黑天很早,吃完饭之后我们互加FB,然后就各自回到住处。这是我第一次在欧洲有过这种偶然相逢却又再也不见的感觉,而我在欧洲独自旅行的时候聊天最多的,也恰恰是台湾人。可能是因为自由行和住青旅在大陆并不是特别盛行,所以每次我想聊天看到中国面孔而去打招呼的时候,基本都会告诉我他们来自台湾。
在捷克克鲁姆洛夫到哈尔施塔特的穿梭巴士上见到了一对正在度蜜月的台湾夫妇,先生是台大毕业的公务员,37岁,在4个小时的车上一直在和我聊天,从台湾日据时代的历史一直说到杨德昌,一路上他不断地对我说很羡慕我在20岁就可以一个人在欧洲作背包客,他顿顿了,笑了笑说“不过我也不能妄自菲薄,你知道蔡元培吗?他40岁才第一次出国”。
“其实台湾人对于日本怀有一种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是一种被统治的感觉,一方面又感觉日据时代的发展真的要比蒋介石时代好”。
最后,到达哈尔施塔特时,他很严肃的对我说“真的很谢谢你和我说了这么多,在这么小的车上遇到了都是缘分,我也在你身上看到了大陆年轻人的希望”。
我是自然不敢领受如此高规格的褒扬的,只能说了一句“大陆像我这种的年轻人,还有太多太多”。
我并不是一个对别人的政治信仰很敏感的人,所以我也从来没有问过台湾人对于大陆的身份认同。然而所有台湾人,不管是在奥地利见到的四十岁中年妇女还是在巴黎见到的辞职去走圣地亚哥古道的年轻人,亦或是在冰岛环岛自驾的大叔,所有人给我的共同印象就是十分的礼貌和友善。
不幸错过了一班去维也纳的火车,买了票之后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看懂列车时刻表,奥地利和德国的英语普及度与我生活的北欧的确有一段差距,然而自己在寻找懂英语的人方面已经略有心得,看到一位穿风衣的金发年轻人,看起来是个学生的样子,那就是了。
他是维也纳大学的在读生化硕士,那天他正要回学校继续上学。一路的话题自然少不了对于奥地利的探讨,然而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中国的故事
上车那个小车站正好是从哈尔施塔特到维也纳的火车换车的地方。行色匆匆的游客提着大包小包齐刷刷的赶往下一个地点,于是一个不大的车站顿时挤满了亚洲人。
“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我家这么一个小车站会有这么多亚洲人,这里没什么可以看的”。
“为什么中国女生在外面玩总喜欢戴口罩?”
“我知道汉语一般使用character来表示物品,但是character是有限的,如何用他们来表示新出现的事物?造一个新的吗?”
奥地利人和德国人很像,总是板着一副脸而不知道变通,然而就如同普遍认为北欧人很高冷一样,这种所谓的民族性更多是对于陌生人展现出的一面,如果突破了人和人之间的戒心,那么就会发现其实世界人民,大抵都是热忱的吧。
三月的斯德哥尔摩的地上还有这脚踝深的雪,我猫在青旅里面看着kindle,下铺来了一个美国人。他是Upenn的硕士,现在正在欧洲度过自己的gap year。
聊着聊着,话题自然转到了Trump身上。
“你说得对,看来你还有所了解,我是纽约人,纽约州是一个蓝州,但是你看到美国的墨西哥和拉丁裔非法移民了吗?他们真的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让希拉里当选,我不知道会如何控制目前的状况。你看欧洲,如你所见瑞典人非常崇尚自由,但是难民把瑞典的治安搞成了什么样子?我虽然没有去投票,但是如果我去投的话,我应该会投给Trump。”
“我老爸确实投票了,他投给共和党了,但是不是因为他支持Trump,他从来从来都是共和党的支持者”。
“而且真的很恐怖,为什么支持Trump的人在facebook上会被认为是不正常?这很明显不是一个民主国家应该有的事情,为什么支持一个总统候选人竟然会被压制呢?”
我在路上遇见的美国人很多。虽然是著名的移民和多民族国家,然而不管是我在瑞典的街头上完课回家把我拦下来聊天的美国基督教青年会成员还是在布拉格青旅碰见的背包客,亦或是在布拉格遇到的墨西哥裔,美国人展现出的一面应该是热情和外向的。
我也遇到过南欧人。
我从苏黎世到米兰是用的拼车软件blablacar,同车的是三个意大利人。司机在苏黎世中资企业工作,一位乘客是在苏黎世读博士后,而另一位的经历就十分有趣了。
他现在在苏黎世著名的ETH读硕士(是爱因斯坦的母校,也是欧洲除了英国之外最好的学校),但是在同济读双学位,今年九月他就将返回上海继续学业。
“我去过河南、湖南,湖南的凤凰古城,河南?我去过少林寺。哦我当然去过杭州,北京我也去过,嗯我还去过陕西,不是山西,西安?对西安”
“对,我一个人背包做的24小时绿皮车去的凤凰”。
“在中国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麻辣烫,是的,你说得对,那其实并不卫生,在中国, you need to be careful”。
“我们意大利人当然比较喜欢说话,瑞士和德国人都很沉闷,我刚刚来苏黎世的时候在公交车上我甚至可以听到引擎的声音。哦你住在瑞典?他们更不像我们,我们总是(一个在嘴边说话的手势)”。
“你如果homesick的话可以在米兰的中国城看看,里面有好多吃的,但是那些东西其实不是很正宗,所有东西还是按照意大利人的口味来,比如那里的炒饭竟然会加培根”。
“看到前面的乌云了吗?那就是Milano,那是我的家,但是,emmmmmm....”
南欧人自然是懂得享受生活的,十点起床吃一顿brunch,晚上九点吃晚饭,凌晨一两点就寝,似乎成了一种惯例。甚至于我在里斯本的rossio广场附近住宿的时候,半夜经常被窗外打闹的声音吵醒。北欧人并不能看得上南欧人,认为他们没文化而且懒惰,虽然经济不景气,然而南欧的一切还是可爱的,就像安达卢西亚美丽的阳光一般迷人。
我也见到很多友善热情的南美人。
在哥本哈根街头散步的时候,迎面两个人大喊“china!”我略懂西班牙语,听出来应该是在叫我。
在北欧的街上叫住一个陌生人chatting并不常见,我还是楞了一下。
“我是巴西人,他是哥伦比亚人,你是 北京?上海?香港?哦哦哦我不知道那个地方”。
“哦再见,祝你好运,给我一个high five”。
“哦没击上,再来一个”。
“再次祝你好运!”
从巴塞罗那到苏黎世定了vueling air的早班飞机,然而一直对于这座被称为有着欧洲最多的小偷的城市有着隐隐的担心。
同青旅房间有一个利比亚人、一个德国人(“我是科隆人,我不喜欢慕尼黑,我们从来不穿那种weird的衣服 也不喝那么多啤酒”),这时进来一个男生,阿根廷人。
照例是例行的打招呼和询问了。在问到离开巴塞罗那去哪的时候,他说“哦我是后天坐飞机去苏黎世”。
这么巧吗?就是这么巧,他跟我一班飞机。
“其实对我来说四点的巴塞罗那没什么”在公交车上他靠着栏杆说“但是对你不一样,我会西班牙语,也来过好多次”。
“我在安道尔,你知道吧,就是法西边界的一个国家当waiter,然后去给某地的滑雪场做过滚雪球的工作”。
“啊,收入不多,1300欧一个月”。
“我去瑞士是找我女朋友的,是的,苏黎世很昂贵,但是你如果在那里工作的话收入也很高”。
“我女朋友会德语和法语,我就一样,我的英语都不好,不不不,你说的挺好的,你说的很快,这就显得很流利,是的”。
在国外被人夸到英语好,其实有时候也是一件开心的事了。
阿根廷人很多,我在布拉格也见过。
“我是阿根廷人,但是我出生在意大利,在意大利读的大学”。
“我现在在欧洲各处打工,现在管理一个布拉格的酒吧,最近我住在这,是的。emmmmm我最近看到马德拉岛的机场扩建了,以前只有技术高超的飞行员才能去,现在都可以了,我打算在那开个旅馆”。
“啊,对对,就是C罗的故乡,我是一个国米球迷,那年看欧冠,我去的现场,踢阿森纳,1-5 f**k”说毕,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笑。
类似于他们的宗主国西葡,拉美人也展现出了那片土地的热情和开放,他们并不过于在意未来,只要每一天都快快乐乐的,能晒太阳和继续踢球,就够了。
当然,我也遇到过很多黑人,记忆最深的是我第三次去斯德哥尔摩的时候
他是个南非人,得知我是个中国人之后,不由自主的打开了话匣子。
“我去过北京,上海,哦很多中国人太racism了”。
“我在南京便利店买东西的时候,售货员竟然跟在我后面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仿佛我要偷东西!”
“我在北京打出租车,朋友告诉我大约50,司机竟然收我300?”
“我朋友在南京教英语,他也是个黑人,没有家长选他的课,他们都想要白人教他们的孩子”。
“我和我朋友晚上出去玩,他们带我们去,是不是叫KTV?上了二楼,出来一堆走猫步的女生,原来是个卖淫的地方?!”
他嘟嘟囔囔一刻不停地说着这些话,仿佛终于找到一个中国人可以听他的故事。他是我比较喜欢的黑人,同时我理解他的遭遇,再一个不熟悉的国家,如果被人歧视,的的确确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经历吧。我遇到了很多黑人,因为自己的信用卡的原因没办法网上买票,在伯纳乌球场门口卖票的黄牛是个黑人,在马德里和我一块吃午饭的加拿大人是个黑人,在青旅的房间里给我讲巴塞罗那和阿姆斯特丹的注意事项的英国人也是黑人。有很多我不喜欢的黑人,也有很多我喜欢的黑人,黑人很热情,但是很多时候你要小心主动搭讪和说话的黑人。我不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但是我还是要保证自己的钱包手机护照不被偷走。无论如何,还是提高警惕吧,无论黑人白人亚洲人。
在巴黎的青旅是一对韩裔老夫妇开的,两个人已经来到巴黎27年,在14区开了一家旅馆。
可能是因为老板是亚裔,所以里面的中国人和韩国人尤其多。我并不是很喜欢韩国人,我就读的学校里面有很多韩国留学生,他们上课大声说话而且不交作业,在欧洲看到的韩国旅行团也普遍素质不高,经常在很安静的地方听到一堆思密达。
老板夫妇很友好,准备的晚饭也很好吃。吃完饭后我拿着盘子去厨房,旁边是一个韩国中年大妈,我拿着盘子不知所措,不知道需不需要洗,大妈开口了。
“你要洗盘子的”。
“要洗盘子吗?”
“我不知道,我不是在这工作的”(那你告诉我什么要洗盘子啊喂)。
“好吧,我昨天看见好像店主夫妇洗了”。
“没事,我帮你洗好了”。
“啊,不用的”。
“我洗我洗”。
我笑了,旁边的中东男生也笑了,比起礼貌但冷漠的日本人有些韩国人,挺可爱的。
最后说说中国人吧。
在维也纳的一家小餐车上买饭,无意中发现了店主是中国人,到维也纳20年,起初是来留学,后来就跟随父母在这一家餐车上打工。他是浙江青田人,就是那个著名的侨商之乡。
“这么多年了,维也纳因为难民治安也不好,有点想回去了”。
热情的女主人想告诉我一家很便宜的航空公司,在纸上刚刚写出eas,我就说出了easyjet,店主很惊喜的点了点头,又无奈的笑了笑,“现在的小孩子厉害了,都会自己查机票”。
在马耳他看到一个亚洲面孔,感觉像中国人,一问却是美国人,失望之余被他问来自哪里,我说中国,他用中文对我说“啊?你是中国人啊”。
他父母是上海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去了纽约大学读书,现在已经回国生活。他出生在美国,现在在哈佛大学数学系读大三,现在在希腊交换,顺便在欧洲旅行,目前已经去了51个国家。
“我出来没花爸妈的钱,我做实习每个月1w刀,不多,cs学生去硅谷每个月2w刀的都有”。
“国内公司实习工资太低了,我在海航实习,一个月才3000RMB”。
“我现在不太喜欢去人多的地方,尤其是中国人多的地方,我挺喜欢中国的但是很多中国人素质都不好,在各个地方免税店买很多东西然后声音很大,圣托里尼岛你知道吧?上面的菜单都是希腊语、英语、汉语”。
其实很奇怪也很巧合的一件事就在于,在我离开马耳他之后一个月,在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我又一次看见了他。旅行这种事情,有时候会感觉世界很大,但有时候又会感觉很小,不是吗?
有趣的人有很多,帮助过我的人也很多。在bad goisbon的旅馆老板看在我着急的份上没收我的零钱,路上向火车站一路狂奔的我被经过的司机老爷爷带到了火车站(我不懂英语但是我估计你应该是要去火车站),在里斯本的青旅听到室友在讨论如何讲可卡因带出哥伦比亚,在到马德里的夜大巴上与土耳其人探讨艾尔多安和他的大突厥理想,在马尔默的大巴车站看到一位黑人大叔因为少了一欧元现金没办法坐车我爽快的帮他垫了,他用中文问我:你是中国哪里的,在克罗地亚遇到了攒了三年工资到欧洲旅游的香港工薪阶级..........
令人感动的事情也很多啊,比如在CPH机场的安保小哥哥追上我把我掉的卡包还给了我,在巴黎地铁站有人提醒了我掉了钥匙,在哥本哈根大巴站一个德国年轻人因为错过了车而在车站倒地大哭,几个亚洲人凑了几百克朗让他重新买了票回家..................
一切都很美好,旅行就是在路上遇到有趣灵魂的过程,循环往复。这个世界上有趣的人很多,就像那位在斯京遇到的黑人兄弟说的那样“旅行的人观念一般比较开放,他们更为有趣”。
在欧洲走走停停,的的确确辛苦,但是收获颇多,去欧洲的机会很多,但是20岁只有一次,无论如何,或许会怀念那个背着匡威包,把头靠在夜大巴的窗户上熟睡的自己吧。
一个人旅行的人,多半不会太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