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前,我一个人录制了第
21
期《
100个日日滋养的人
》播客节目,并邀请ChatGPT提了
10
个问题。这期播客对我来说,像是2025年开年的一次重要“整理”,一次深度的自我对话。通过60分钟的“自问自答”,我理清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与创作者同行
。
因为我深知,创作者常常是
孤独的、脆弱
的;但当我们走到一起,一群创作者就能变得
快乐、满足、充满力量
。
这期节目在
小宇宙
app上的shownotes,我重新编辑,分享给第1整理术的读者朋友。推荐大家先听一下播客,亲自感受其中的内容,你会更能理解我如何“
整理自己
”,给自己力量。
Q1:为什么决定从零开始做这个对谈播客?
(你是否一开始就明确了目标?播客对你个人或职业生涯意味着什么?)
-
人类图分析师Alice提醒我利用“
喉轮
”,把内在的想法和觉察说出来。
-
2024年听播客
200+
小时,播客带给我
陪伴感
。
-
整理术养活我到现在,也给我带来很多限制。
-
“转角的清吧”播客主梁
伟丰给我的启发。
-
我想要脱离整理博主的帽子,
我就是我自己。
-
每个嘉宾都有一套方法,我是挖宝矿的人。
-
借嘉宾之口,说
出我想说的话。
-
播客是我从零创业的开始。
重新成为nobody,我究竟可以走哪一条路?
-
一个人的经历有
限,我要采集更多素材,然后写书。
Q2:你觉得从零到一最难的是什么?你是如何克服的?
(是找嘉宾、确定主题,还是技术制作?有没有特别有挑战的一期让你印象深刻?)
Q3:20
期下来,哪一位嘉宾的观点让你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为什么?
(分享你与他/她对话时的一个关键瞬间,或你从中得到的直接启发。)
-
许鹏:爱自己的前提,是
自我怜悯
。
-
许鹏:真正的“
自爱
”和“
二手自爱
”。
Q4: 做心理学和中医相关的嘉宾对谈时,你发现了什么共性?
(他们的观点如何影响了你对心理健康或身体健康的认知?有没有特别实用的方法让你印象深刻?)
-
拿到证后,是真正学习的开始。
-
相比学院派,我对“野生派”更多共鸣。
-
懂得
节能
,不耗费自己的能量。
Q5: 作家和媒体人的对谈中,你是否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作为媒体人出身,你与他们的交流是否让你重新思考“内容创作者”的角色或价值?)
Q6: 生活家类型的嘉宾通常最擅长什么?
(从这些对谈中,你是否发现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智慧?或者他们如何让“普通”生活变得不普通?)
Q7: 艺术家嘉宾的分享如何触动了你?
(艺术家们是否让你重新思考过“生活的美感”或创造力的来源?)
-
聚焦focus。
-
Vicky:理想中20岁的样子,
上海版李子柒。
-
周仰、宁大侠:
背对市场,面对自己。
-
勇气、自信和专注力。
Q8: 回顾整个过程,哪一期让你觉得最有收获?为什么?
(是因为主题对你个人特别重要,还是因为对话让你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思考?)
Q9: 录制这20期对谈后,你觉得自己的变化在哪里?
(是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更深了,还是个人成长、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
Q10:如果有下一季,你会如何改进?
(你会改变选题、嘉宾类型,还是想尝试新的呈现方式?从听友的反馈中你又学到了什么?)
亲爱的你,加入“生活创作者的密友圈”,和我以及其他35位温暖的创作者们一起,
轻书慢笔,滋养心气
,让2025年春节假期成为我们
共同铭记
的美好时光!
在“生活创作者的密友圈”,我们营造的是一种
安静、自在、无压力
的创作氛围。在这里,你可以选择
主动分享
,也可以选择
安静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