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界面新闻
界面是中国最大的商业新闻和社交平台,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0mbkeeper  ·  回复@_Iambda:大家看,诈骗就在身边! ... ·  3 天前  
界面新闻  ·  智己汽车完成94亿元B轮融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界面新闻

中国声优的骄傲与失落

界面新闻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1-18 09:17

正文



在缺乏系统性孵化、市场化培养的情况下,中国的声优市场要想独立发展,依然是道阻且长。


《孤芳不自赏》因为演员的“抠像演出”导致口碑雪崩,然而,为Angelababy配音的季冠霖再一次回到的观众的视线。季冠霖的名字曾与甄嬛、芈月、李未央和窦漪房等多个大女主相挂钩,她曾为各路明星“代言”,她是大御姐女主的幕后声音。承包了大半IP女主配音之后,季冠霖当仁不让地成为配音圈的红人。

“季罐儿”是圈内人对她的爱称,“季罐儿的声音是影视剧的保证。”在国内,配音这一行,因为职业属性的缘故,配音演员一直“藏得很深”。季冠霖也曾经在多次采访中表示配音演员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把自己隐藏的越好,工作完成的就越好”。

季冠霖和她配音过的角色

不过,如今说起配音演员,季冠霖、乔诗语、刘露,边江、姜广涛等,都已经被观众所熟知。受益于IP风潮所带来的红利效应,他们变成了IP影视剧角色的“声音塑造者”。

季冠霖的声音多半是适合那种“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心里精于算计”的角色,语言气质的高契合度让季罐儿成为很多剧组、导演、制片人所青睐的女主声源。

而乔诗语、刘露等人的声音则更是贴近导演心目中的白富美、活泼天真女主角的形象。乔诗语就曾多次为郑爽配音:《一起去看流星雨》中的楚雨荨,《寂寞空庭春欲晚》里的卫琳琅、《美人私房菜》里的玉蝶和《五鼠闹东京》的丁月华,这些剧中的声音都为郑爽所饰演的角色加分不少。

在配音圈,声音甜美是一大优势。配音导演褚珺称,当前不管是导演还是观众,都更青睐于“甜苏”的声音。“他们老觉得那种甜美的、白富美的声音是就观众特别想听的女一号的声音。”

“二八定律”的配音圈,淘汰率高

随着市场的发展,中国影视产业的制作周期越来越短,"即便演员想给自己的角色配音,可能到了配音的时候她又接了别的戏,抽不开身。"季冠霖解释到,"而且配音这个活儿得有耐心,有些演员本来是想自己配的,但可能在录音棚里呆一天就受不了了。"

另一方面,中国的收音设备也远没有达到国外的设备水准,"古装剧中演员衣服穿的多,横店等影视基地的拍摄现场很吵,现场收声情况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就需要后期配音去弥补拍摄时的不足。"但是很多情况下,演员会因为档期的原因不能亲自后期配音,只好找来配音演员做“替补”。

在接受采访的几位配音演员中,他们都不愿对演员的档期问题做过多评价。但是褚珺也表示,很多演员曾要求自己后期配音,“其实拍《甄嬛传》的时候孙俪是要自己回来的,季冠霖也有说。但是郑晓龙导演觉得还是需要后期配一下的。”很多观众在看完《甄嬛传》时误认为甄嬛的声音就是孙俪的声音,“语言节奏、表现方式都能够还原到演员当时的状态,这种情况下观众就会忽略这个声音到底是不是演员本人的。”季冠霖解释道。

截至目前,季冠霖大约已经为300多部影视剧配音,最近几年中她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了,“最近五年中,每年配过的电视剧都在15部以上。”

近几年影视圈内IP盛行,IP改编的影视剧一时间蜂拥而至,演员们忙着接戏,却没有时间为后期配音,剧组只好寻找合适的配音演员。当人们逐渐想要去了解幕后的配音演员的时候,却会发现这个行业最活跃始终是那么几个熟悉的名字。季冠霖、乔诗语、姜广涛、边江、张杰、刘露,甚至有时候这几个会同时出现在同一部电视剧里。

行业所需要的人员并不少,但真正能够会长期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却寥寥无几。目前国内的配音圈子很小,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上下专职配音的演员大约只有600人。

“演艺圈都不大,那配音圈就更小了”,配音导演褚珺告诉界面记者,在配音圈内同样遵循二八定律:80%的作品是由20%的配音演员完成的,淘汰率高是这个圈子的一大特征。

季冠霖在采访中坦言,配音是一个前期需要大量积累的职业,就像相声一样,需要先练好功底。“很多年轻人可能还没练到出师阶段就坚持不住撤了”。

季冠霖

在成为被观众所熟知的配音演员之前,很多配音演员都已经在配音行业里磨砺了多年。在进入北京配音圈之前,姜广涛曾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做了四年的配音演员,季冠霖也曾在天津积攒了三年的经验。

大部门不知名的配音演员有一个特别接地气的名字“棚虫”。他们因为长期的深夜加班需要长时间呆在录音棚内。就像一个虫子,一直住在录音棚里面一样。配音工作往往需要一气呵成,通常需要通宵的加班。有些受观众喜欢的配音演员因为受不了颠倒的作息而选择放弃,曾经在《仙剑奇侠传3》中为杨幂配音的黄怡晴就选择了退出配音圈。

在配音圈内,好的配音演员通常比较抢手,一个小时电视剧的主角戏份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就能录完,还能兼配好几个角色,提前配完还能省下几千元的录音棚租借费用。不知名的配音演员往往是兼职做配音,在配音的工作之外,还有其他工作。在这样的机制下,新人淘汰率高,进入机会渺茫,而观众也难以听到更丰富的声音。

配音的黄金时代:译制片时代

配音行业曾在中国有过一段辉煌的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那些年,看惯了样板戏的观众们对娱乐产品极度渴望,然而有限的娱乐产品尚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随着市场的开放和观众口味的变化,文化市场迎来了第一波引进高潮。

作为1978年第一部引入中国的译制片电影《追捕》里高仓健塑造的冷峻贴面形象深入人心的同时,他的经典台词也常常被影迷所津津乐道“不仅陷害我,还想杀死我”,这个声音来自上海译制厂的配音演员毕克。

《追捕》剧照

如今再说起配音,很多人的脑海中还会浮现出译制片中的经典声音,童自荣、丁建华、乔榛等老一辈上海译制厂配音演员的配音作品《叶塞尼亚》《佐罗》《魂断蓝桥》等电影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

黄金时代的配音行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一般是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上译(上海译制厂)、辽艺和长影(辽宁艺术剧院和长春影视制片厂)、广东和台湾。

上海译制厂是配音界的领头羊,至今都在译制界占据着重要地位。《追捕》《佐罗》《巴黎圣母院》《茜茜公主》这些耳熟能详的影片配音均出自上海译制厂。自五十年代以来,上译厂已译制的故事片多达上千部,同时还承接了大量的美术片、科教片、纪录片、电视剧、电视电影等声音创作业务。

如今上译的配音演员们给动漫、游戏的配音相对较多。虽然老一辈的配音演员早已逐渐退出,但是像童自荣这样的前辈偶尔也会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献声。像2015年暑期档动画电影《大圣归来》,70多岁的童自荣为大反派“混沌”配音,丝毫不输给后辈。

《大圣归来》童自荣为混沌配音

辽艺配音的动画片是大多数80后的童年记忆,诸如《魔神英雄传》《一休》与日语原声相比毫不逊色。在广东,有广东话剧院等知名的译制中心,《樱桃小丸子》《宇宙骑士》都令人印象深刻。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许多日本的译制动画片有两个版本,《哆啦A梦》《神奇宝贝》《海贼王》等有台湾译版和内地译版。值得一提的是,在台湾配音界,周星驰的国语配音演员石班瑜的知名度最高。

在文化气息最浓厚的北京,反倒没有独立的配音团体,主要是因为当时有电影学院的老师、八一制片厂的演员、中国人艺以及中国儿艺的演员,配音都来自于这些人。像童年记忆里的董浩叔叔配音的米老鼠,“金龟子”刘纯燕配音的机器猫都能称得上经典。

在近两三年中,为了电影票房,动画影片往往会借用知名演员的明星效应,找来明星为电影配音。《海底总动员2》中徐帆和张国立分别给多莉、尼莫爸爸配音。《麦兜我和我妈妈》则是邀请了人气父女组合黄磊和女儿多多为影片配音。

老一辈的配音演员们大多都是体制内,没能形成市场化的人员流动。在配音尚未自成体系的情况下,各大高校又缺乏为社会输送配音演员的能力。配音仅仅是属于艺术类的一门专业课,自身并非一门学科。配音这个行当,多是以师父带徒弟的方式传承。

2002年,北京电影学院的台词课教授郑建初在退休前开设了一个专业配音班,褚珺就是这个班的一员,许多偶像电视剧里的男主角配音边江、《大圣归来》的大圣配音者张磊都是这个班的毕业生。不过,与他们相比,这个班最大牌的莫过于“五十亿”影帝的黄渤。黄渤曾在采访中提到,在读书期间,为了赚钱,他配过不少当时正火的彩铃:“我祝您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星高照、四喜发财。。。”

北京电影学院级唯一的一届高职配音班

而另外一位影帝张涵予,在中戏学表演期间,就已经是一名专业的配音演员,他的配音作品除了《拯救大兵瑞恩》等大片之外,还包括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中的唐老鸭。被奉为经典的86版《西游记》中,黄眉妖王、黄狮精、刁钻古怪、有来有去、朱紫国老太医的声音皆出自于张涵予。

张涵予配音照

当新生代配音演员崭露头角时,似乎配音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网生代的90后、00后们只看原版影片,他们认为原声加字幕才是原汁原味。与此同时,国内的配音需求也因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更迭,有大量的影视剧和动漫及游戏作品需要配音演员的参与,反而译制片的配音被逐渐的边缘化。

季冠霖在采访中也谈到了这点,她认为:“首先是个人喜好问题,年轻人英语水平提高之后他们更喜欢看原声版的电影;其次是有些观众对配音版有一些误解,会认为配音版的语言状态会不够生活,不符合电影中人物的状态;第三个则是影院排片的原因,电影院的排片经理会刻意的把配音版的场次安排的比较少,或是时段安排的较差”。不过配音导演褚珺也表示,现在的译制片被观众所认为的那些夸张的语调语气“已经慢慢地被抽离,配音界也在与时俱进”。

网配时代的来临:声优

译制片时代对现今配音圈的影响深远,很多知名的配音演员均承袭自这些制片厂,据褚珺介绍,目前国内配音全大致分为南北两个派系,上海一派的配音演员狄菲菲、黄莺、翟巍、刘北辰、李晔等都曾是上译的成员,他们不仅承担了译制片的配音,其他涉猎的配音范围波及《魔兽世界》《秦时明月》等游戏、动漫。

北京的配音圈则是以姜广涛、季冠霖、乔诗语、边江、张杰、宝木中阳等人为代表,他们不仅给游戏动漫配音,为影视剧配音才是他们工作的重点。

如今的配音演员有了一个更加时髦的称呼:声优。用这个日本舶来词,似乎会显得更加高级一些。20世纪初,在日本电视产业刚刚兴起时,大量国外的电视电影被引进和翻译,那些大量的翻译台词同样需要专人来演绎,应运而生就是声优这个职业。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动漫的产业化。在背后做出巨大贡献的声优们也随之形成了产业,80年代之后,他们逐步从幕后走向了台前,除了配音之外,主持、唱歌等活动也都出现了他们的身影。

日本声优偶像水树奈奈

声优产业化也渐渐地向偶像化发展,有独立的声优事务所包装艺人声优,水树奈奈就是其中之一,她曾先后两次登上东京巨蛋,成为第一位在东京巨蛋举办演唱会的声优。如今,声优在日本已然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高人气的声优例如钉宫理惠、花泽香菜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只要标在作品的配音表上,往往就能给作品带来高关注度和热门话题。日本声优在做配音的本职工作以外,会参与电视台节目的录制,出自己的唱片,与普通艺人无异。

而在中国,译制片日渐式微的年代里,配音爱好者的数量却呈现着增长趋势,随着国内二次元文化的发展和电影电视剧产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配音圈的非专业爱好者越来越多。

网络配音爱好者们相互“抱团取暖”,他们在网络世界里交流配音技术,讨论配音演员,偶尔还会在网上发布自己配音的作品。诸如淮秀帮、胥渡吧、cucn201等活跃在贴吧、视频网站里的配音社团因配音而在网络里成为朋友、合作伙伴甚至是恋人。

如今大银幕上的白客曾为《搞笑漫画日和》配音

在校大学生小航就是一名配音粉丝。平时爱逛网上的配音论坛,看电视剧、看动漫时会特别注意配音演员的语音语调。业余时间,他会泡在网络社团群里学习、练习发声,和群里朋友神侃喜欢的配音演员。与一些有企业属性的营利性社团不同,网络上这些大大小小的配音社团成员均是兼职配音,不以盈利为目的,纯粹是出于爱好。

凭借《十万个冷笑话》而爆红的北斗企鹅是由一支网络配音团队独立运营的声优公司,该公司先后还为引进动画影片《超能陆战队》、《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等配音。其创始人之一的山新是歌姬洛天依的声源。

《十万个冷笑话》

目前,除了北斗企鹅这样有独立运作模式的声优公司以外,大多数的配音演员还在处在“吃大锅饭”的阶段。“大部分影视剧或者动漫、游戏如果需要配音,基本都通过配音导演来找人。一个工作完成后,大家就各自散去,等下次工作再聚到一起。”

如果一直持续这种搭班子的作坊模式,无法形成有序、明确的行业规则,声优在整个文产链条上的话语权永远太弱,一家动漫公司的负责人告诉界面记者。

在整个动漫、游戏兴起的红利下,二次元产品似乎更能凸显出配音演员的价值。因为影视剧的配音演员往往更愿意被人相信配音都是来自于本人,而二次元人类的形象则是来自于配音演员的声音。声音本身能够产生差异化,一个深入人心的声音抓住观众那根敏感的神经。一直以来坚持为游戏、动漫配音的褚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声音来塑造一个角色。“我觉得录原创的东西挺好的。”

在这个行业内,只有原创内容才能掌握话语权。在版权意识越来越强烈的文娱产业,尝试独立开发IP,生产原创作品,比如广播剧、可视动画等都是声优公司推出的内容产品。

季冠霖,这位影视剧里的角色“声音塑造者”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培训学校,由她本人运营的公众号“冠声学院”每天会推送一些配音的小知识。姜广涛所创办的光合积木在给众多影视、动画、游戏配音的同时,还参与有声小说、有声漫画、广播剧等各类有声作品的创作。

时下,配音行业正在起步,但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缺乏原创的配音圈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如今的影视剧喜欢使用的声音比较单一,男的要“苏”,女的要“甜”。在众多的声优中,声音甜美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在褚珺看来,如果想干好声优这个职业,还是要走心。“一个好的配音演员首先得会表演,需要有对人物的理解以及对故事的理解。”

然而,影视剧的制作周期越来越短,集数越来越多。“原来做完40集要15天的”,但是现在呢?一个人,进棚只录自己的角色。如今,配音行业越来越流行“挑词儿”:声优单独录自己的角色,缺乏情景化的对戏,其结果就是配音导演需要扮演对戏的角色,即为“挑词儿”。这种分别录音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配音的质量。

在日本,声优是不为影视剧配音的,他们的影视剧都是由演员自己配音,所以声优的偶像化之路更容易拓展。然而,在中国,声优一方面要给影视剧演员配音,需要尽量贴近片中主演的声线,不要“出彩”和“再创造”;另一方面,又要给动漫、游戏等二次元角色配音,要“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在缺乏系统性孵化、市场化培养的情况下,中国的声优市场要想独立发展,依然是道阻且长。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界面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