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和汪凯恋爱时,就知道他爸家外有家的事。
那时,她读研二,以为汪凯妈是那种传统的、忍气吞声的旧式女人,心底多少有点瞧不起她。
没曾想,第一次登门就被她实力碾压了。
老太太身着浅蓝上衣搭配深灰中裙,虽看不出什么牌子,但素雅不失高贵。
在她面前,一身黑色的张晓倒显得沉闷。
在汪家的那两个小时,
汪凯妈
言谈举止得体,却处处透着冷淡,只言片语间透露出的意思是:她儿子很优秀,一般人配不上他。
张晓出身单亲家庭,父母在她10岁那年离异,她一直跟着母亲生活。
大学时,她曾谈过一个男友,对方妈妈嫌弃她是单亲家庭,认为这种家庭的孩子个性会有问题。
男友拗不过妈妈,归根结底也是爱得不够深吧,最终提出了分手。
张晓很担心汪凯妈也会对自己有偏见。
汪凯像看穿了她的心思,安慰道:“我家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放心好了,她挺喜欢你的,就是不爱表达。”
汪凯安慰她的同时,也从家里搬了出来,宣告自己的独立。
他直接跟妈妈表态:“我就喜欢晓晓,非她不娶!”
没多久,汪凯妈也就接受了这个儿媳妇。
对她来说,儿子是她的全部,儿子认准的事,她只有妥协。
只是,每次见到张晓,她总是淡淡的,依旧带着明显的客气和生分。
一年后,张晓怀孕了,两人的婚礼也被提上日程。
婆婆当着张晓的面批评了汪凯,说:“虽然你们是要结婚了,但未婚先孕这种事情,吃亏的总归是女方。”
那是张晓第一次感受到婆婆对她的怜惜,内心多少有些感慨,她并不是自己以为的那种女人。
真正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张晓才发现婆婆的不容易。
用汪凯的话说,55岁的她,已经守了二十多年的活寡。
公公曾是湖州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做建材生意起家,夫妻俩共同打拼,生意越做越大。
有了汪凯后,婆婆为了照顾儿子,便当了全职太太。
谁知,舒心日子没过几天,
公公
就外遇了公司会计,接着提出离婚。
儿子还那么小,婆婆打死不同意,
公公
竟堂而皇之地和女会计出双入对,家外有家。
婆婆为了儿子,也为了赌一口气,一直隐忍着不肯离婚。
公公
对老婆虽渣到极点,但对儿子有求必应,吃穿用度都提供最好的。
汪凯也争气,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名牌大学,又读了研究生,和张晓一起回到湖州,进了外企。
这边,儿子长大成人,有了出息;那边,
公公
的生意越做越窄,加上和情人始终没有孩子,最终分道扬镳。
在这场情感博弈中,婆婆貌似赢了。
但汪凯却感到深深的悲哀:“我妈不该为那样一个男人葬送自己的一生。”
每每说到这里,他就嘱咐张晓:“我妈这辈子受的委屈太多了,脾气难免有些怪,你一定要多体谅她,如果真对她有什么意见,你就跟我讲。”
张晓点点头。
客观地说,婆婆虽然强势,但她对所有人都一样,个性如此,并不是针对张晓。
所以,婚后的日子倒也和睦。
特别是张晓生下儿子聪聪后,婆婆主动提出帮忙带孩子,让她回归职场。
她说:“女人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才不会被人看不起。”
显然,同为女人,婆婆不愿张晓走自己的老路。
无论如何,对婆婆,张晓一直充满了感激。
万万没想到,引发家庭矛盾的,竟会是在外浪荡半生的的公公。
聪聪三岁时,久未露面的公公表示,要回归家庭。
对此,作为儿媳,张晓没有多少话语权。
汪凯和婆婆站在同一战线,他们就像洁癖患者一样,对他避之不及,既不准进家门,更不准见孙子。
公公不罢休,他拉下老脸,每天风雨无阻,守在幼儿园门口,只为看孙子一眼。
有一次,婆婆出门晚了,走得着急,在幼儿园门口把脚崴了,正束手无策,公公冲过来,打车把她送到了医院。
从那以后,他们的关系似乎缓和了一些,婆婆偶尔会允许他回家看看孙子。
很快,家里的气氛发生了变化。
汪凯和婆婆都比较内向,话不多,张晓倒是外向,但在婆婆面前,总有些放不开,所以,家里的气氛虽然温馨,却略显沉闷。
与他们不一样,公公很会逗趣。
他幽默健谈,有他的地方,就有笑声;对孩子,他既有原则又善通融,聪聪很喜欢他。
婆婆对孙子最上心,加上她脚伤得比较重,带孩子不方便,见他对孩子确实用心,也不再排斥他接触孩子。
见此情景,张晓便劝汪凯:“他到底是聪聪的爷爷,是你亲爸,你别太较真了。”
汪凯对父亲的恨,多半源于妈妈,见老太太都不那么抵触了,他也就让步了。
看家人态度缓和,公公越发积极了。
渐渐的,他开始掌管家里的伙食,每天送完聪聪,就去早市买菜,然后忙活着做饭。
中午,就他和婆婆在家时,他就专挑老太太爱吃的做;晚上,他给全家人做营养晚餐,荤素搭配,绝不重样。
过去,公公是个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人,现在厨艺这么娴熟,看来是下功夫去学的。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来赎罪的。”
这样卑微又诚恳的态度,一点一点淡化着婆婆的怨恨。
起初,公公做完饭,就识趣地离开,有一次,外面下着大雨,张晓于心不忍,就自作主张地说:“要不,吃完饭再走吧!”
婆婆不说话,算是默许了。
公公见状,忙不迭地答应:“哎……哎,好!太好了!”
就这样,公公一点点地回归了家庭。
虽然不在家里住,婆婆也没正式表达原谅,但他俨然已成为这个家的一份子。
张晓挺欣慰的。
过去,公公家外有家,是汪凯心里的隐痛。
现在,一切都在好转。
汪凯虽然嘴上不说,但其实挺开心的,婆婆脸上的线条也柔和了许多。
聪聪更不用说,和爷爷相处之后,整个人都活泼了不少,从小老头变成了小麻雀。
所以,周末的时候,张晓会刻意组织一些家庭活动,促进两位老人的感情。
汪凯看出了她的心思,提醒她:“你别瞎操心,我妈同意他偶尔回来,并不代表她愿意复合。”
张晓不以为然:“妈对爸还是有感情的,不然,这么多年为什么不离婚?”
汪凯拒绝深谈,只说:“你不要自作主张,我们尊重她自己的选择。”
缺乏沟通和协调能力,是汪凯的短板,在张晓看来,也是父母婚姻给他造成的最大影响。
所以,张晓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极力促进家庭的和谐氛围。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家终将破镜重圆时,公公又捅了娄子。
原来,在积极回归家庭的同时,他也想在事业上翻身,最终,因参与赌博,欠下200多万巨债,跑路了。
债主临门,一家人傻了眼。
汪凯气得发抖:“这个人就是丧门星,这辈子除了带给我们晦气,还给过什么?妈,无论如何,您这次都要跟他离,不要让他再拖累我们。”
汪凯舅舅也赞成:“对,你们分居这么多年,他又在外面养过人,离了婚,和他划清界线,房子都在你名下,债务也跟你无关了。”
张晓则又震惊又忐忑,公公怎么会去赌博?
自己一心撮合他跟婆婆复合,是不是好心办了坏事?
大家七嘴八舌,唯有婆婆一声不吭。
她脸色沉静,谁也猜不透她在想什么?
第二天,婆婆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不离婚。卖掉一处房产,再拿出一部分积蓄帮公公把帐平了。
全家哗然。
汪凯第一个
跳出来
反对:“妈,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护着他,我们凭什么帮他还赌债?工厂是你和他一起打拼出来的,破产是他作的,他老了老了,还要把我们都搭进去。”
婆婆停了半晌,才说:“这事就这样定了。”
汪凯十分郁闷,又说服不了老太太,只好跟张晓嘀咕:“你说,咱妈是不是气糊涂了?不然,为什么帮这种人还债;唉,她什么都好,就是运气不好,摊上这种男人,我做儿子的不好出面,你找机会劝劝她。”
张晓点点头。
那晚,张晓在婆婆房里待了两个多小时。
这是结婚以来,婆媳两人交谈最久的一次。
回到卧室,她对汪凯说:“我支持咱妈,把这事了结吧。”
汪凯急了:“你这是怎么了?难道你也糊涂了?”
张晓笑了一下,道:“你就听我的吧,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婆婆还完赌债的半个月后,公公自己向警方投案自首了。
除了赌博,他还涉嫌其它经济犯罪,最终,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
“
我问你,那晚妈究竟跟你说了什么?居然把你说动了。”
“
妈告诉我,她对那人早就没有感情了;之所以愿意卖房帮他还债,是因为,他是聪聪的爷爷,更是你的爸爸;她不想因为那个人的污点,让自己的儿子被任何人指指点点……”
“她也说了,等这件事彻底了结,就跟你爸离婚。”
见汪凯
不再说话,张晓也沉静了片刻。
之后,她的语气忽然严肃起来:“
汪凯
,说句掏心窝的话,你妈真不容易。”
汪凯把头一仰:“我就知道,妈那样做,不是为了他,她不会那么没眼光的;可是,我多希望她这辈子能转转运,遇到一个好人……”
张晓装作没听见他声音里的哽咽,上前搂住他的胳膊,说:“走,咱去舅舅家接妈吧,外面有点冷,给她拿件外套。”
汪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