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的主持风格与他的阅读经历不无关系。图/李伟
孟非小时候在不想听的数理化课上看书,看《围城》,不时发出大笑,被老师请出教室。他喜欢看小说,觉得看了小说,就等于体验了作家的人生。
口述┃孟非
采访┃邝新华
我记得,1978年“文革”刚结束,文艺就复兴,出版界也开始繁荣。出版一放开,出来了很多新书,什么斯坦尼全集、郁达夫小说、莎士比亚,等等。那年我父母的工资是四五十块钱,老大学生,算可以了。一听说有新书上市,父母一早就去新华书店排队买书。新书数量有限,书店也不多,父母一排就是两个多小时,我没参加过,我哥参加过,可见那个时候对知识的饥渴程度。
你问我看的第一本书是什么,那真是说不清了。早年印象很深的是现在很流行的儿童读物,我母亲的同学从苏联带回来的图画书,几个俄文的单词配一个大图画。比如:星期天,去公园,散步。
记得有一条大狗,一家人包括爸爸、妈妈和孩子在公园。画风跟满街都是军装的上世纪70年代完全不一样,花裙子的孩子、连衣裙的妈妈、西装的爸爸,一块花格子布铺在公园,里边有面包,出去还是开着车。我心想,这就是共产主义吧!
孟非童年照片。/ 孟非自传《随遇而安》
关于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外公到新华书店排队帮我集齐48本《三国演义》连环画。
童年的阅读总是和连环画有关。我整个童年的阅读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集齐了一套《三国演义》连环画书。不记得哪家出版社的,从《桃园三结义》开始,一直到最后一本《政归司马氏》,一共48本。那个年代可不是一次就能买齐48本,就像现在的季播剧,这个月出两本,下个月再出两本,而且不是全按顺序来,有时第七集、第八集出了,就出第十五集、第十六集,回过头来再出第五集、第六集……
我那时小啊,才一二年级。突然有一天说要出书了,大家都上新华书店排队去了,排好长的队。我外公逛街时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帮我集齐这48本书。记得当时一共花了两年时间才集齐。
《三国演义》连环画。
在那个时代,没有吃的没有穿的,物资匮乏,精神食粮也匮乏。就这么一本小人书,出书的那两天就是文化界的群体事件。那48本,我好不容易弄齐了,最后被人借走了一本,没还给我。我忘了他叫什么名字,要不然我和他没完。一直到今天,我还记得这个事。
书特别好看,但我舍不得用放学的时间看,下课我照样出去玩,我不会放了学还如饥似渴地读书,我该上哪儿玩上哪儿玩去。那在什么时间看书呢?就是我不想听的数理化课,既然听不懂,那就看书吧。
上学时很喜欢看钱锺书先生的《围城》,特别喜欢在化学课上看。经常是化学老师在上面讲,我在下面孜孜不倦地看我的《围城》,不时发出大笑,然后被老师请出教室。我对书里写的爱情特别有兴趣,还有就是钱先生的俏皮话,里面的段子特别多。那个时候没有段子手,钱先生对知识分子的那种刻薄,到今天为止也没看到有谁能超过。
《围城》是钱锺书唯一的一本长篇小说。
年轻时候基本没读书,因为没时间读。生活压力太大,天天奔波于生计,多挣一百块钱比什么都强。
小时候看过两本表现革命英雄主义的书,对我影响很大,当时就像有一团火在我胸中燃烧,要烧出生命的价值。一本是《牛虻》,一本是《斯巴达克斯》。牛虻能忍人所不能忍的个性让我很触动,尤其是他回归之后,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我小时候读这本书时,并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但很多年以后回想起来,它打动我的是什么?就是对自己的信念和理想的坚持,以及为了这个信念而表现出的坚韧不拔。
牛虻的爱情故事对我的刺激也很大。我喜欢看小说,但看过的小说里,记得最清楚的都是里面的爱情。金庸的小说,我翻来覆去看过好几遍,所有的武功都不太记得,但里边的爱情我都记得——金庸小说里我最不喜欢的是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这是一种什么趣味我不知道,但我从小就这样。可能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但只有我这样说出来而已。
工作最初的一段时间,基本没读书。年轻时候没混好,天天奔波于生活,多挣一百块钱比什么都强。那些时候在印刷厂当过一段时间工人,当临时工,那段生活,就是一个词——浑浑噩噩,没有什么信念支撑。
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激励了无数中国人的生活。/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剧照
就是有点不甘心,觉得自己和别人还有点不一样。那个时候就去考学历,觉得不能太荒废了自己,总要做点跟别人不太一样的事情。上着班读书很难,厂里就我一个人干这事。工友们下班除了打麻将,也没什么娱乐,万一打麻将输了,下个月还活不活了?读书又便宜又省钱,还能打发时间。
在我开的书单里有一本是《平凡的世界》,里面的主人公孙少平去城里打工,砸石头,当他看到一本书时,就如饥似渴地阅读,因为一天打五份工,没有别的机会看书,阅读给了他强大的信念支撑。我很能理解,确实有那样的人,但是我不是,我那个时候纯粹就是为了生活。
我推荐的全是小说,功能性的、理论性、心理学之类的书籍,极少极少看。
我的推荐书单里,涵盖了国内外、现代与当代的重要小说家,当下中国文学界我喜欢的几个作家都在里边。写小说特别需要才华,看一遍小说,等于把人家的生活过了一遍。刘震云、莫言、马尔克斯这些人很了不起,我们怎样体验他们的人生呢?那就是阅读他们的书。
其中,我对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评价最高。这个寓言式的小说有点像中国版《百年孤独》,很多人看前50页是看不下去的,写得像《圣经》一样。上部“出延津记”,下部“回延津记”,有点像《出埃及记》。整本书有一百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那么多的线索,那么多的故事,铺垫了那么长那么长,当你看到后半部的时候,所有线索都连上了。我很惊讶,他写作的时候脑子里得有多大的一盘棋啊?这太吓人了。我看时默默地觉得,这本书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最高的成就。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被身为导演的女儿刘雨霖拍成电影。/ 电影海报
《平凡的世界》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书,写的是农村的兄弟俩以及他们家庭的命运,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写到改革开放之初,跨度很大。路遥创作的年代是80年代初,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语言上虽然有一些时代烙印,但观念上并没有太多局限性。这本书展现了那个年代普通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也是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90后了解父辈很好的教材。路遥在表达上并没有太多的时代政治印记,他以一种超越时代的方式创作,这是一个作家了不起的前瞻性。
我以前也推荐过东野圭吾的书,但这次没有推荐。如果我再开一个书单,我一定把东野圭吾的两本书放进去——《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
有些作品对后世的作家影响特别大。一个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百年孤独》影响了文坛一百年,你可以在很多中国作家的书里看到《百年孤独》的影子,比如我喜欢的刘震云。另一个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一套七本,就有黄仁宇的影子。第七本我是在一个机场看的,当时航班晚点3个小时,我就在机场把它看完。我看完第一卷就知道,这哥儿们一定非常喜欢《万历十五年》。
为什么我推荐的全是小说?有人说,看小说有什么用?它能解决什么问题?我很不赞同这样的观念,我们不能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阅读,阅读本身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把阅读功能化或者功利化,那我建议你就别看了。一本书都不用看。
碰到什么问题,你应该想办法找人!比如说洗衣机坏了,与其看一本《如何修家电》,不如打电话让修理工上门,给他200块钱把洗衣机修好。也不用看什么《股票操作实例》,你应该委托一个基金经理,给他10%的佣金,让他替你炒,炒不好就换一个人。这不就完了吗?
阅读经历给了主持人孟非以底气。
阅读,是为了丰富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应当享受阅读,而不是在阅读时还为了工作,为了谋生。那不是读死书、死读书了吗?
孟非的推荐书单
1
《兄弟》
(余华)
2
《檀香刑》
《丰乳肥臀》
(莫言)
3
《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
4
“江南三部曲”
(《人面桃花》
《山河入梦》
《春尽江南》)
(格非)
5
《平凡的世界》
(路遥)
6
《三个三重奏》
(宁肯)
7
《邂逅之森》
(熊谷达也)
8
《霍乱时期的爱情》
(加西亚·马尔克斯)
9
《烛烬》
(马洛伊·山多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