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最后一天,中国最赚钱的公司,迈出了上市的第一步。
12月31日,中国烟草子公司中烟国际(香港)神秘地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IPO的材料,赶上了2018年的末班车。
一向低调的中国烟草公司,平时都闷声发大财,居然也要来资本市场凑热闹了?
01
在中国,要说赚钱的公司,中国烟草排第二,没有人敢排第一!
国家烟草专卖局曾在去年1月16日宣布
2017年中国烟草实现税利总额11145.1亿元,在2016年的时候,中国烟草税利总额是10795亿元,2015年的税利总额是11436亿
。
看到了没有,中国烟草总公司已经连续三年税利总额破万亿了。
如果各位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的话,我们来找几个参照物来对照一下就可以了:
在中国烟草面前,国有五大行也只是个小角色:
作为通讯巨头的中国移动和保险巨头的中国平安,也以高利润出名,但是和中国烟草比起来,这个差距还真的是有点大!
在大家的一般认识里,两桶油在中国也是超级能赚钱的企业,但和烟草比一下?
作为两个营收超2万亿的企业,
中石油与中石化的利润却只有511.19亿元与227.93亿元
。
最能赚钱的企业中,还有两个互联网巨头,那就是阿里与腾讯,烟草和它俩相比又怎样呢?
(以上数据全部来源于2017年福布斯排行榜)
有图有真相,说到公司盈利能力,在中国烟草公司面前,连国有五大行都只有被吊打的份!
说完了盈利,再来看一看中国烟草为国家财政做出的贡献,关于这个我们还是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
首先看房地产业纳税情况:
2003年至今,房地产一直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型行业之一。
15年以来,每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30%左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恒大地产的董事长许家印也曾登顶中国首富。那么,房地产业的纳税情况呢?
在所有上市房企中,恒大地产以404.24亿元的纳税额排名第一,碧桂园以177.7亿元的纳税额排名第二。另外,江湖老大哥万科纳税额也超过100亿元。
即使纳税最多的恒大,也只有中国烟草的一个零头。
不看房地产,来看看近年来大火的互联网行业。以阿里巴巴为例,2017年几乎每天纳税一个亿,全年纳税366亿元,也不过只是中国烟草的零头。
再来看看,中国的高科技公司、纳税大户华为,是个什么情况?
在2017年,华为全年的纳税额约为1400亿元,是阿里巴巴的3.8倍左右,相当于华为每天纳税3.8亿元,在中国民营企业中纳税额排名第一。
说完民企,我们再看国企。
国家电网与中国工商银行的纳税额也超过了1000亿元,在1200亿到1400亿元之间。
虽然以上这些企业,都创造了千亿以上的税收贡献,但是无一例外,全都被中国烟草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更重要的是,2017年中国的财政总收入才只有17.2万亿,
看到了吧,烟草是一门好生意,真的超级赚钱。
那这么赚钱的公司,还有必要和资本市场打交道吗?
02
中烟国际(香港),成立于2004年,是中烟国际负责资本运作和国际业务拓展的境外平台。而中烟国际是中国烟草的全资子公司,承担总公司的管理及运营工作。
通俗地说,中烟国际(香港)就是中国烟草对外对内烟草贸易的中转站。
那中烟国际(香港)差钱吗?
当然不!
2015年至2017年,中烟国际(香港)分别收入76.19亿港元、63.1亿港元和78.07亿港元。2018年前9个月,营收为50.76亿港元。
仅仅2018年前3季度就赚了2.22亿港元。
既然融不融资都一样不差钱,那又何必多此一举,耗时伤神的去做上市准备呢?
很简单,为了开拓国际市场,从国外赚钱!
中国国内烟草市场很大,据统计中国有3.06亿烟民,占中国总人口数的22%左右,消费群体十分庞大。
更重要的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确立了烟草的专卖制度,属于国家完全垄断性行业,正是在垄断和消费者众多的双重有利条件下支撑起了中国烟草公司庞大的利润。
但是,随着国内控烟力度的加强和人们健康生活意识的提高,国内烟草行业产量和销量或将面临下行压力。
前一段时间,烟草局甚至还制定了烟草“去库存”的计划。
今日亦有报道称,2019年1月1日,杭州新版“最严控烟令”——《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其中,电子烟也被纳入禁烟范围。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中烟国际(香港)想要扩展海外烟草市场规模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烟草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却几乎为没有。
03
数据显示,
2017年,菲莫国际、英美烟草、日本烟草和帝国品牌这四家跨国烟草公司垄断了全球除中国以外约70%的卷烟市场
。
在2017年,上述四家烟草巨头分别收入781亿美元、735.7亿美元、649.7亿美元及383.2亿美元,税利总额分别达到了556.9亿美元、560.6亿美元、508.9亿美元和218.5亿美元。
为了改变这种国际格局,2017年烟草行业在全国烟草工作会上上明确指出:
“服从和服务于振兴民族品牌的大局,就是要坚持中式卷烟发展方向,坚定实施“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发展战略,持续增强民族卷烟品牌创新力、影响力、竞争力,牢牢占据国内市场,稳步拓展国际市场,不断打造中式卷烟品牌发展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努力打造全球领先品牌。”
而中烟国际(香港),就是其中的主力。
资料显示,中烟国际(香港)目前主要经营以下四大业务:
1、烟叶产品的进口
,公司从全球(如:巴西、美国、阿根廷等)采购烟叶类产品,并最终向中国烟草制造商转售;
2、烟叶类产品的出口
,公司独家经营烟叶类产品出口至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3、卷烟出口
,公司独家对免税店及卷烟批发商出口中国品牌卷烟,其中玉溪、云烟、红塔山、中华及利群是主要品牌;
4、新型烟草制品的出口
,如加热不燃烧烟草产品。
中烟国际(香港)对于上市给出的解释是:
若上市成功,集资所得预计将用于进行对该集团的业务形成补充的投资与收购。该集团计划收购海外烟草制品营运实体及知名捲烟品牌或新型烟草制品品牌以及销售渠道,并提高在多个市场的市场份额和地位以及进一步增强总体盈利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中烟国际(香港)想要扩大中国烟草在海外的市场规模,所以需要更多的市场资金支持。
04
一提起烟草,在人们脑海中浮现最多的词,应该
就是
“
暴利
”“
垄断保护
”
“吸烟有害健康”等,对此,不少人也是深恶痛绝。
近年来,虽然许多国家在大力宣传禁烟,但是收效甚微。
各方都在呼吁“吸烟有害健康”,但事实上也只是叫叫口号而已,从未被取缔(连严控都做不到)。
只因烟草是暴利行业,放眼世界都是如此,不少国家甚至都以烟酒等收入作为主要财政来源。
而此次中烟国际(香港)上市,有些朋友可能会担忧,这很有可能进一步增强国内反禁烟派的声音(烟草公司都是上市赚钱了,还禁什么烟),那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融哥认为不会,因为在中烟国际(香港)递交的上市材料中,这样披露道:
用于扩大东南亚等主要目标市场的销售道、与其他国际卷烟公司战略合作等目的。
说白了,借钱扩大生产和销售,但是要跑到国外去卖!
由此看来,中国烟草公司是要通过上市融钱,去扩大海外的市场份额,通过向海外市场销售烟草,为国家财政收入继续做贡献,这样看来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