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金融深度
深度关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老照片|2025年1月蒙古国正式恢复传统蒙文 ... ·  昨天  
大庆晚报  ·  不要捡!不要捡!已有悲剧发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金融深度

葫芦岛银行6500万股股权降价出售仍无人问津,去年净利润骤降6成

新金融深度  · 公众号  ·  · 2020-07-31 19:18

正文

来源/新华融媒看财经

编辑/初九


股权拍卖市场依旧火热,但日前,葫芦岛银行的6500万股股权拍卖却无人问津,最终流拍。

近日,葫芦岛银行13笔共计6500万股股权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进行拍卖,每笔为500万股,起拍价1202.75万元,13笔合计1.56亿元,这一起拍价较评估价打了8.5折。截至7月30日上午10时,上述13笔股权拍卖均为0人报名,因无人出价最终流拍。

"从风险收益的角度来看,像葫芦岛银行这样的非上市中小银行的股权已经不具备投资价值了。"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非上市中小银行的股权流动性较差,一方面,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疫情突袭会导致银行的信贷质量加速下行,经营状况堪忧,股东的回报率下降;另一方面,中小银行的股权结构不清晰、治理不规范,甚至还会涉及到债务问题,令投资人望而却步。

日前,葫芦岛银行发布2019年财报显示,去年该行实现收入25.10亿元,同比增长12.05%;净利润2.72亿元,同比暴跌59.4%。 究其原因,该行的资产质量下行至资产减值损失激增141.67%,大幅吞噬净利润。

记者就股权流拍以及经营状况等方面致电葫芦岛银行,客服表示已经记录相关问题,会在7月30日下班前予以反馈,但截至发稿,记者未获回复。

股权折价15%遭流拍
二次拍卖或再降20%

公开资料显示,上述6500万股股权的持有人为沈阳亚欧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亚欧工贸")。葫芦岛银行2019年财报显示,该公司为其第十大股东,共计持有葫芦岛银行7800万股股权,占比3.89%,上述被拍卖的股权占葫芦岛银行总股本的3.24%。

因亚欧工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辽宁亚欧金管家养生基地有限公司、沈阳资信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舒某仲裁纠纷一案,上述6500万股股权被委托评估并进行拍卖。

值得一提的是,葫芦岛银行的这笔股权拍卖被拆分为13笔交易,每笔500万股,单笔评估价为1415万元,合计评估价为1.84亿元。但是法院的起拍价却远低于评估价,单笔仅为1202.75万元,合计1.56亿元,相当于打了8.5折。


阿里司法拍卖平台的客服告诉记者,打折拍卖和拆分为多笔交易进行拍卖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起拍价,以提高葫芦岛银行股权拍卖的成功率。

但实际情况却是,上述每笔交易的围观人次虽然接近2000人,但无一人报名,13笔交易全部流拍。

"第一次拍卖流拍,通常情况下,法院会在一个月左右时间进行第二次拍卖,起拍价会再下调20%。"前述客服告诉记者,法院通常会进行三次拍卖,第一次流拍之后,会在一个月左右时间进行第二次拍卖,起拍价较下降20%,如果第二次依旧流拍,第三次则直接由拍卖转为"变卖",价格与第二次起拍价相同,但竞价周期更长,且需要竞买人直接付全款。

"即便第二次拍卖会有20%的"优惠,但这笔股权仍然大概率是流拍的结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据他分析,比较热卖的银行股权大多为长三角经济圈或者是拟上市的银行,这些银行的股权更为规范,且资质相对较好。东北地区经济欠发达,葫芦岛银行自身经营状况也有待提高,股权二次流拍是大概率事件。

记者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中发现,除上述6500万股股权外,今年涉及葫芦岛银行股权的拍卖信息还有两笔,持有人均为沈阳大君瓷业有限公司(下称"大君瓷业")。

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信息显示,其中一笔3960万股股权的评估价与起拍价一致,均为7472万元,拍卖结果为流拍。另外一笔3560万股股权的评估价为6692.8万元,第一次拍卖时"优惠"20%,起拍价定为5340万元,但最终流拍。不到一个月内,该笔股权第二次上架进行拍卖,再次折价20%至4272万元,但依旧0人报名,最终该笔股权因大君瓷业向法院递交破产清算申请而终止拍卖。


需要指出的是,葫芦岛银行2019年财报显示,大君瓷业为该行第二大股东,持有1.65亿股股权,占总股本的7.78%。记者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发现,该公司目前有5条被执行信息,执行标的总额超过1.6亿元。

去年资产减值损失翻倍
净利润骤降6成

公开资料显示,葫芦岛银行原名葫芦岛市商业银行,成立于2001年9月,其前身为城市信用社中心社,筹建于1995年,成立于1996年。2009年12月,经银监会批准更名为葫芦岛银行。

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70余家中小银行发布2020年中报,而葫芦岛银行今年的一季报还未见踪影。从该行2019年财报披露的数据可以窥见,其资产质量加速下行,不良贷款攀升进而拖累净利润。

去年葫芦岛银行成功迈入千亿资产俱乐部。截至2019年末,该行资产规模达到1087亿元,同比上涨19.7%;其中各项存款总额927亿元,同比增幅逾20%;各项贷款总额588亿元,同比增长近24%。

在经营性指标方面,葫芦岛银行去年实现收入25.10亿元,同比上涨12.05%,但净利润仅为2.72亿元,同比骤降59.4%。


对此,葫芦岛银行在财报中表示,由于本年度不良贷款攀升,致使贷款减值损失计提支出同比增加,导致利润减少。

2019年,该行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激增141.67%至9.94亿元,是同期净利润的3倍有余,而2018年,该行的资产减值损失仅为4.11亿元。财报显示,资产减值损失大幅上涨推高了葫芦岛银行的营业支出至21.24亿元,同比涨幅接近55%。虽然营业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但营业支出涨幅更大,进而导致该行净利润腰斩。

在资产质量方面,葫芦岛银行存在下行的隐忧。

近四年财报显示,该行的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率均保持"双升",其中,去年该行不良贷款规模增长逾2倍,不良率也翻番。2016年-2019年,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依次为4.77亿元、5.93亿元、8.66亿元、22.84亿元;同期不良率依次为1.64%、1.74%、1.76%、3.73%;拨备覆盖率为176.43%、167.14%、154.95%、105.37%,去年数值已经低于120%的监管红线。


另外,该行的关注类贷款占比不断攀升,由2018年的1.21%升至1.96%,规模激增102.54%至11.97亿元。在经济环境下行的背景下,关注类贷款易于下迁,形成不良贷款。此外,该行去年的逾期贷款升至34.09亿元,同比涨幅达到110.95%。

净利润暴跌、资产质量持续承压导致葫芦岛银行的核心资本已经告急。

2019年该行的资本充足度相关指标均明显下滑,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较2018年分别下降0.57、0.61、1.64个百分点至8.50%、8.51%、10.77%,其中一级资本充足率刚好低空飘过,比监管要求的≥8.50%高出0.01个百分点。

葫芦岛银行似乎也意识到了去年资产质量快速下滑这一事实,在财报中表示,该行将严格贷款审查,开展"清收风暴"行动,组织召开不良贷款压降清收专项会议,同时研究不良贷款化解新途径、新方法。

此外, 葫芦岛银行还在2019年财报中列出了2020年的具体经营目标:资产规模达到1060亿元,存款规模达到860亿元,贷款规模达到610亿元,实现账面利润5.43亿元,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62%左右。

根据以上数据测算得出,葫芦岛银行今年不良贷款规模的目标是压降至16亿元左右,较2019年末的22亿元不良贷款减少近30%,是个不小的挑战。 该行的不良风险将如何化解?资产质量能否改善?对此,记者将持续关注。

本文由新华融媒·看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