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出口状况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按照海关总署出口主要商品统计口径,
2023
年我国有
25
类商品出口超过
2000
亿元,出口总额为
13.44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05%
,占我国出口总量的
56.53%
,比上年提高
0.26
个百分点。选择出口超过
2500
亿元的二十类商品(未包括钢材、成品油)出口情况进行分析,精确反映区域间产业生产布局状况,识别一个地区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以下我们以省为单位,分析产品生产布局变动趋势及各省优势产业。
一、基本情况
1.
电脑及零部件
电脑及零部件是我国出口总额最大的品类,
2023
年出口额为
1.32
万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量的
5.55%
,但近两年出口金额都在减少,
2022
年和
2023
年分别减少了
4.7%
和
15.8%
,占全国出口货物的比重分别下降了
1.04
和
1.08
个百分点。如果下降速度不能有效控制,未来将失去出口商品头把交椅的位置。
在电脑及零部件出口商品中,由广东、江苏、重庆、四川和上海五个省市生产占比均超过
10%
,合计占全国电脑出口的
81.9%
,出口呈现高度聚集状态。广东电脑及零部件出口达
3556
亿元,江苏超过
2000
亿元,重庆、四川和上海超过
1000
亿元。安徽处于第
6
位,占比为
3.38%
,出口金额为
446
亿元,在中部处于第一位。另外,还有
8
个省出口规模超过百亿。
分省来看,江苏和上海的占比在显著下降,出口金额也有较大幅度减少,相比上年,江苏和上海出口分别减少了
545
亿元和
639
亿元。相比
2015
年,四川和重庆的占比有一定幅度提高,但相比上年出口金额也在减少。
服装是
2023
年我国仅有两个出口规模达万亿的品类之一。
2023
年,我国服装出口
1.12
万亿元,相比上年下降了
2.8%
,占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
4.71%
,相比上年下降了
0.1
个百分点。当前,我国服装出口处于波动状态,能够保持着较强的竞争优势。
服装出口优势产区集中在东部,近年新疆异军突起。
2023
年浙江占比最高达
21.42%
,出口额为
2400
亿元;广东、江苏和山东占比超过
10%
,出口额超过
1000
亿元;福建和新疆相似,占比在
8%
以上,出口额超过
900
亿元;中部最高为江西,处于第
8
位,出口额达
200
亿元以上。另外,还有
7
个省出口超过百亿规模。
分省来看,广东、上海和福建占比处于持续下降趋势,出口额相比上年也分别减少了
234
亿、
48
亿和
120
亿元;山东和新疆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分别比上年提高了
0.6
和
2.01
个百分点,比
2015
年提高了
5.59
和
6.2
个百分点,说明两地在此产业的竞争优势在增强。从长期看服装产业生产分布趋于更加均匀,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均衡发展。
3.
手机
近年来,我国手机出口保持增长态势。
2023
年出口总量达
9797.01
亿元,相比上年增长了
2.9%
,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
4.12%
,相比上年提高了
0.15
个百分点。
2023
年,手机出口排前三位的省分别是河南、广东和江苏,出口额均超过
2000
亿元,占比均超过
20%
,合计占全国手机出口总额的
71.11%
,生产集中度非常高。处于第四位的山西省占比仅为
6.26%
,出口额为
613
亿元,西部处于第一位的是重庆,位于全国第七位,出口额为
377
亿元。另外,还有
2
个省出口超过百亿。
分省来看,广东和上海的占比在下降,相比
2015
年分别下降了
16.02
和
7.38
个百分点;江苏占比上升较大,重庆也保持增长态势,但占比还不高。手机产业空间布局处于较快变化中,且空间分布高度集中,过去一年江苏省占比提高了接近
9
个百分点。
2023
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出现一定幅度下降,已从万亿规模下降到
9567.71
亿元,下降了
5%
,在单个品类中降幅仅次于电脑及零部件。集成电路出口下降在近年来是首次出现,总量上仍然是历史第二高。
广东、江苏和上海处于集成电路出口前三位,均接近或者超过
20%
,出口规模均超过
1800
亿元;紧随其后是西部三强是陕西、四川和重庆,陕西和四川的出口规模在八九百亿,接近千亿的规模,而重庆不足
300
亿元,辽宁处于第七位,与重庆不相上下。
分省来看,广东占比在稳步提高,
2023
年上升到第一位,相比上年提高了
5.24
个百分点,比
2015
年提高了
7
个百分点;江苏则处于下降趋势,相比
2015
年占比下降了
14.87
个百分点;其他各省的变化趋势并不显著。集成电路出口占比变动较快,过去一年广东和江苏占比变化均在
5
个百分点上下。
5.
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
2023
年,我国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出口规模为
9544.09
亿元,相比上年减少了
3.1%
,在全部出口商品中的占比为
3.98%
,比上年下降了
0.09
个百分点。
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的出口东部占有绝对优势,
2023
年出口总额前六位全部为东部地区,而浙江又占绝对优势地位,出口总量达
3627
亿元,接近四成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的出口来自于浙江,且保持了稳步提升态势。江苏省出口
1689
亿元,处于第二位,其他省份出口均在千亿以下。中西部地区出口最多的是广西,处于全国第七位,出口额为
221
亿元。另外,还有
4
个省的出口额也达到百亿规模。
从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的出口总量来看,近年虽呈现波动状态,但可以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出口规模。从产业空间分布来看,产业空间布局变化不大,保持非常稳定的状态。
汽车是近年来我国出口增长最为快速的产品,
2023
年我国汽车出口增长到
7165.11
亿元,比上年增长
76.8%
,是
2020
年的
6.95
倍,占我国商品出口的比重从
2020
年的
0.57%
提高到
2023
年的
3.01%
。
汽车出口相对分散,竞争趋于白热化。上海出口占全国比重最高为
21.68%
,出口总量为
1553
亿元,其他省份均低于
10%
,安徽处于第二位,出口额为
715
亿元;共有
10
个省超过了
3%
,其中东部占
6
个,中部
2
个,西部
2
个,并且有
9
个省占全国比重在
2%
—
3%
之间,合计共有
21
个省出口额超过百亿,分布相对均匀,竞争相对激烈。
从发达国家汽车生产布局来看,表现为相对集中态势,我国走了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基于汽车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较大,以及生产布局相对分散的状况,汽车产业将成各地区域竞争的重要内容。过去几年在各省不断角力,整体保持相对均衡态势下,安徽省汽车出口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如能维持当前发展趋势,
2024
年安徽省汽车出口占比将超过
10%
,迈向汽车强省。
2023
年,我国塑料制品出口规模为
7089.58
亿元,相比上年增长
1.4%
,在全部出口商品中的占比为
2.98%
,比上年提高了
0.06
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塑料制品出口保持增长态势,相比
2020
年增长了
26.2%
。
超过一半的塑料制品出口来自于浙江和广东两省,出口规模分别为
1937
亿元和
1737
亿元;江苏和山东合计占
20%
左右,出口规模分别为
875
亿元和
622
亿元;福建和上海两地合计占
10%
左右,上述六省占全国出口总量的
80%
以上。西部最高为四川,处于第七位,中部最高为安徽,处于第八位,出口额在百亿规模。
从各省占比来看,不同年份间变化不大,保持着相对稳定状态。
2023
年,我国家用电器出口规模为
6174.22
亿元,相比上年增长
9.9%
,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量的
2.6%
,比上年提高了
0.22
个百分点。从近年的状况来看,家用电器出口额处于波动状态,最高峰出现为
2021
年的
6317.92
亿。
家用电器呈现高度集聚态势,广东占绝对优势,出口接近一半来自于广东,出口额达到
3061
亿元;浙江处于第二位,出口额为
1047
亿元,约为广东的三分之一;江苏和山东紧随其后,上述四省已占出口总量的
83%
。安徽处于第五位,出口总量为
298
亿元,其后福建、上海与四川三省出口亦在百亿规模。
分省看,广东占比略有下降,广东减少的份额主要被浙江与山东分享,中西部在家用电器生产方面并不占优势,未来市场份额还主要在东部四省之间进行竞争。
2023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规模为
6165.86
亿元,相比上年增长
14.9%
,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量的
2.59%
,比上年提高了
0.31
个百分点。伴随着汽车出口的增长,汽车零部件近年来也有较快的增长,相比
2020
年增长了
62.79%
。
山东是汽车零部件出口第一大省,
2023
年的出口规模为
1418
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
23%
;浙江和江苏占比超过
10%
,出口在八九百亿规模,广东和上海较为接近,都在
9%
上下,出口规模在五百多亿。安徽处于全国第六位,出口规模为
294
亿,河北出口亦超过
200
亿元。除此外,还有
5
个省出口突破百亿规模。
汽车零部件行业空间布局呈现相对稳定状态,年度间变化不大。对比来看,江苏和上海占比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安徽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但是占比变化不大,相比
2015
年安徽提高了
3.23
个百分点,江苏和上海分别下降了
1.69
和
1.54
个百分点。
锂离子蓄电池是近年我国出口增长较快的产品,
2020
年首次突破千亿规模,
2023
年已增长至
4573.6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3.6%
,是
2020
年的
4.15
倍,占我国商品出口的比重从
2020
年的
0.52%
提高到
2023
年的
1.92%
。
福建省锂电池出口占比逐年提高,
2023
年首次成为全国出口金额最高的省份,达到
1288
亿元,广东退居次席,出口金额达
1089
亿元,江苏占比亦超过
20%
。锂电池出口高度集中,其他省份与上述三省存在较大差别,全国共有
7
省市出口超百亿。
锂电池的竞争表现为福建、广东和江苏的竞争,虽然广东占比出现大幅下降,但出口金额同样快速增长。除此之外,上海与安徽的占比在稳步提高,但是总量还不大,对大局影响不大。
家具是我国出口的传统优势产品,
2015
年我国家具出口已超过
2000
亿元,
2023
年达
4517.1
亿元,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
但慢于我国出口整体增长速度,出口占比相比
2019
年下降了
0.25
个百分点。
广东和浙江处于第一梯队,我国家具出口一半来自于上述两省,出口金额均超千亿。山东、江苏和福建是第二梯队,出口在三四百亿规模。其后,还有
4
省出口规模过百亿。广东省占比出现较大幅度减少,山东和江苏有所提高,在中西部地区出现
6
个占比在
2%
上下的省份,但并未出现占比较高的省份。
12.
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
2023
年,我国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出口出现小幅下降,出口金额为
4211.49
亿元,比上年下降
1.1%
。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出口下降在近年来是首次出现,总量上仍然是历史第二高,比
2020
年高
76.34%
。
江苏和浙江处于第一梯队,出口占比均超过
20%
,接近一半的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出口来自于上述两省,江苏省出口金额超过千亿,浙江省超过九百亿。广东、上海、江西、陕西和安徽是第二梯队,出口金额均超过
200
亿元,上述七省出口占比已接近
90%
。
分省来看,广东省出口占比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
2023
年相比
2015
年下降了
11.92
个百分点,而浙江、江西、陕西和安徽则保持着稳定的上升势头,特别是浙江省提高了
14.39
个百分点。综合来看,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行业的产业空间格局变化较快,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
2023
年,我国基本有机化学品出口
4035.98
亿元,比上年下降
21.5%
,在主要商品中下降速度最快。回顾近年来出口情况可见,
2023
年基本有机化学品出口下降可以看为
2021
年和
2022
年快速增长后的正常回调。
江苏基本有机化学品出口处于全国第一位,
2023
年出口金额为
844
亿元,占比为
20.9%
,随其后的山东、浙江、上海占比均超过
10%
,出口金额均在
400
亿元。上述四省市基本处于全国第一梯队,超过六成出口来自于以上四省市,其后各省与之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且各省间相对均匀,共有
2
个省占比在
3
—
4%
之间,
5
个省在
2
—
3%
之间,
8
个省在
1
—
2%
之间。
总体来看,江苏省占比呈现持续下降状态,其他省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各年份之间变化并不大,基本有机化学品生产空间格局相对保持稳定。
2023
年,我国通用机械设备出口规模为
3951.1
亿元,相比上年增长
7.4%
,在全部出口商品中的占比为
1.66%
,比上年提高了
0.11
个百分点。我国通用机械设备出口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相比
2020
年增长了
38.26%
。
浙江省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处于全国第一位,
2023
年出口金额为
1101
亿元,占比为
27.87%
,广东出口占比也超过
20%
,上述两省约占全国一半。江苏、上海、山东占比相似,出口金额在
200
亿元以上,福建、北京和天津三省出口在
100
亿元。
总体来看,上海市占比保持稳定小幅下降状态,其他省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各年份之间变化并不大,通用机械设备生产空间格局相对保持稳定。
鞋靴是我国出口的传统优势产品,
2015
年出口已超过
3000
亿元,
2023
年为
3469.82
亿元,保持高位震荡态势,
2022
年出口最高达
3769.69
亿元,鞋靴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量的
1.5%
左右。
福建、浙江和广东处于第一梯队,我国鞋靴出口超过六成来自于上述三省,呈现高度集中状态,出口金额均在七百亿。新疆与山东虽然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出口还处于二百亿规模,与第一梯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后,还有
4
省出口规模过百亿。
广东曾经是我国鞋靴出口占比最高的省份,但占比呈逐年递减状态,广东减少的份额被浙江、新疆、山东等省份分摊,高度集中状况有所下降。
2020
年以来,我国太阳能电池出现了较大增长,仅
2021
年和
2022
年出口额就翻了一番多,
2023
年出口额为
3056.43
亿元,相比上年下降了
0.8%
,但也是
2020
年的
2.23
倍。太阳能电池占我国商品出口的比重从
2020
年的
0.57%
提高到
2023
年的
1.29%
。
太阳能电池出口呈现高度集中态势,江苏和浙江合计占出口总量的六成左右,出口金额在九百亿上下,而中西部的江西、陕西和安徽合计占
30%
左右,出口额在二三百亿规模,其他各省出口与上述五省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江苏太阳能电池出口占全国比重在下降,但是出口总额相比
2015
年仍然有较大增长,而浙江和陕西的出口占比出现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浙江省的太阳能电池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
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是我国出口的传统优势产品,
2015
年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出口已超
2000
亿元,
2023
年为
2973.66
亿元,保持相对稳定规模。
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出口广东省占有绝对优势,占比稳定在四成上下,
2023
年出口额为
1190
亿元;浙江处于第二位,不足广东的一半,占比基本稳定在
18%
上下;山东、江苏和福建处于三四五位,出口在一二百亿规模,其他省份出口规模未过百亿。
2020
年以来,我国玩具出口总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维持在
2300
亿元以上,
2022
年突破
3000
亿元,
2023
年相比上年有所回落,出口金额达
2858.26
亿元。
广东玩具出口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2020
年占比稳定在四成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