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照片比他的名字更出名,你一定看过,所以我们先看照片吧。
皮靴与小狗,摄影界最脍炙人口的一张作品。
什么是种族歧视?这张图像胜过了千言万语。
画家戈雅的两幅相同人物、相同姿势的画像,左边着衣,右边裸体。
这些著名的照片均出自@艾略特·厄威特之手。
一个不那么耳熟能详的名字,它的主人却被称赞是当今马格南最德高望重的摄影师之一,也被认为是布列松最好的接班人,他还有一个有趣的称号是“摄影界的卓别林”。
艾略特·厄威特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那天,11岁的艾略特举家迁往了美国。他会说俄语、法语、意大利语,却不会说一句英语。可能正是言语不通,艾略特才锻炼出了“非凡的眼力”。
少年时代生活于好莱坞的经历让艾略特·厄威特对摄影产生了兴趣,并且一直坚持着。服兵役期间他的工作本来是组装重型防空大炮,但由于当时部队职位有限,只好派他担任军中摄影助理,这使他度过了不算太难熬的两年军旅生涯。
美国科罗拉多,1955
美国新泽西州,1951
而他在从军队退伍的二十分钟后,就被罗伯特·卡帕邀请加入了马格南,往后长期为《生活》《观察》《假日》《柯利尔》及其他美国图片杂志黄金时期的刊物供稿。自1968年起的三年,艾略特任玛格南图片社的主席一职。
美国弗吉尼亚,阿灵顿,1963丨杰奎琳在肯尼迪的葬礼上
美国华盛顿,1965丨林登·约翰逊任职仪式
邓小平,美国,1979
艾略特从20世纪40年代拿起相机,足迹遍布全球。既拍新闻实事、公众人物,也拍风景街道、寻常路人,尝试过拍摄电影和纪录片,还酷爱拍狗狗。
法国普罗旺斯,1955丨一张为法国旅游部门作宣传之用而摆拍的照片,但画面的简洁之美已成为经典。
“人们总是问我,它为什么会扑向你?原因很简单,我对着它学狗叫,它自然会被我惹得跳起来。”(原来如此!难怪馆长上次对着一只猫学猫叫,它就扑了过来。)
有人从他的作品里看到了“痛苦”,有人认为他的作品内容很“滑稽”。
艾略特认为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幽默和痛苦中体会人生的真谛,但“滑稽”终将战胜“痛苦”。幽默、戏谑才是他不变的主题。“一副作品能让人会心一笑,就是对摄影师工作的最高肯定。”
美国纽约,1956
匈牙利,1964
日本茅崎市,1977
总能邂逅这么多有趣的场景,让馆长十分怀疑他是不是在世界装了无数摄像头?
看艾略特的照片可能会比看其他摄影师的照片笑得更大声,他总能发现和制造幽默。
编排《快照集》的时候,大师在章节的编排上就玩弄了一把视觉和语言的双关,用九个英文单词构成本书的九个主题。
书名“快照”也有两层含意,一是相机“咔擦”的声音;二是艾略特希望他的快照能捕捉到完美的微妙,一个瞬间讲述一个故事。
西班牙,1952
切·格瓦拉,古巴,1964
《快照集》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大最全的艾略特作品集。
9个主题
500张作品
大师本人精心选择编排
纽黑文,1955
内华达州,1960
从尼克松与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博览会上的争吵,到玛丽莲·梦露《乱点鸳鸯谱》的拍摄现场,再到许多凭个人兴趣拍摄的照片。
莫斯科,1959丨“厨房辩论”,尼克松称赞自己国家的富庶,强调对方国家的相对贫穷。赫鲁晓夫因听不懂英语,所以一言不发。
玛丽莲·梦露,美国纽约,1956
艾略特第一任妻子和他们的女儿,美国纽约,1953
你还可以找到现在已经载入摄影史册的摄影师们年轻的身影,尤金·史密斯、寇德卡、弗兰克……
跨越半个多世纪。没有饥饿与战争,没有聚光灯和名利场,有的只是琐碎平凡而又不简单的生活。
美国宾夕法尼亚,1950
美国,1962
法国巴黎,1989
这本书注定会是经典,不止因为图片的经典,更因为造就这些照片的时代和技术已经一去不返。
西伯利亚,1967
纽约,1978
一部轻松的摄影画册,满是幽默——大背景小场景,小事故大故事。
一部深刻的作品全集,关于人生——喜剧不是闹剧,悲剧不是惨剧。
爱好摄影的你,应该有一本艾略特·厄威特。
-END-
这里有你想要的所有摄影类书籍
亲笔签名丨大师画册丨国外原版丨米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