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永澄老师
永澄老师,全名易仁永澄。他是一个负责任到唠叨的老妈子,一个专注帮助他人实现目标的创业者。学习目标管理,就找易仁永澄,想要实现目标,就找易仁永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前端剑解  ·  前端面试每日 3+1 —— 第2018天 ·  昨天  
前端剑解  ·  前端面试每日 3+1 —— 第2018天 ·  昨天  
印象笔记  ·  消失的爱人|一周收藏排行 ·  6 天前  
学习曾国藩  ·  没钱的人,大多有这6个特点,藏都藏不住! ·  1 周前  
学习曾国藩  ·  真正有福气的人,身上都有这三个特征!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永澄老师

永澄:问题的唯一原因,用三层系统给出解释

永澄老师  · 公众号  · 学习  · 2017-08-10 16:52

正文


先来看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几件事:

Q1:某著名大学的博士生,已经进入到了博士毕业的最后一年,但是论文依然在拖延,完全无法推进。无论更换了多少方法论、调整了多少认知,都依然拖延,和他本科、研究生时是一模一样的,毫无改进。已经整整10年了,拖延竟然一直困扰着他。

Q2:社群一个伙伴推荐某知识管理老师的课,说要给大家解决信息干扰的问题,如何建立印象笔记的分类文件夹,让大家把所有信息有效汇聚,并且在合适的时候可以找到。然后网站上贴了很多人的好评,说这个内容非常棒。我的伙伴问我要不要上这个课,199元呢,感觉有点贵啊。

Q3:我的助理小妹子,在某一次对外合作的时候,我要求她必须按照进度导向,不要考虑质量问题,按时向对方反馈,但是,她畏难拖延了四天。昨天,我要求她认真看8篇文章,今天研发要用,她竟然连看都没看。我批评她分不清重点,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拼上去,什么时候可以偷懒。

Q4:我昨天的文章中,出奇地反常,竟然写了4条任何人都可以在5分钟内学会的技能。果然,就有几个人跳出来说:“我看了你的文章,竟然什么都没有学到,不就是把标点符号写清楚么?至于那么大张旗鼓么?还要写篇文章?”呵呵,你懂啥?

Q5:团队某小伙子,最近受到多重压力:工作量突然增加3倍、恰好加入我的顶级项目、又有漂亮妹子约他吃饭、他自己既想学习提升又想睡觉休息,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困在其中了。

可能这些都是问题,到底怎么解决呢?



如果没有经过训练,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绝大多数人脑海中会出现一个平庸的想法,就是问“How”的问题。比如说:这次任务没有做好怎么办?客户跟别人跑了怎么办?我早晨起不来怎么办?我的公鸡下蛋了怎么办?我今天中午没吃饱怎么办?

嗯,如果有个横轴,轴线上有个叫做问题的点,绝大多数人都以为顺着横轴的方向走下去就一定能解决问题,但这通常来说是错的。毕竟,未来还没有到来,本来已经被问题困住的自己,还想带着问题直接往前走,真是够为难的了。

那应该怎么办呢?

据说有个村子里的人,大家以砍树、卖木材为生。村民们砍树的方法都比较简单,用手直接劈向树木,一点点砸开树干,直到把树砍到。女人们通常都在家照顾孩子、做饭和准备创伤药……

有一天,某村民A终于忍不住了,觉得这真是个问题——每天都要让自己受伤该怎么办啊?他想了几个关键点:

• 我的手为什么总是受伤呢?

•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应该如何改进呢?

• 我究竟要怎么做呢?

之后,他拿着家里的菜刀就去林区了,果然效果好了很多。但是,感觉不太称心如意,于是,他又重新思考几个关键点:“为啥这么费力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应该如何改进呢?我究竟要如何做呢?”

慢慢的,他的改进越来越好,他们家也变得富裕了。

我果然不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自己看着都觉得奇怪,干脆直接上套路: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四步:理解、判断、决策、改变。这个套路来自于科学研究的后验和先验环节,理解和判断都是来自后验的,决策和改变可以支持先验。

我们不管科学怎么说,回到“用手砍树”的例子上看:

• 理解:要明白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

• 判断:知道这个问题的来源、造成问题的原因、找到可以改进的方案等;

• 决策:分析、推演,确定某一种解决方案并投入;

• 改变:耐心等待全新结果的出现。

通常大家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期待“改变”,所以总是会去询问“How”,那样问题是很难解决的,所以,要扭头去“理解”和“判断”。


遇到问题先去“理解”和“判断”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在遇到情绪的话题时,那更难跳出来理性分析了。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我想用三层系统的思路给你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更轻松地处理。

三层系统是我和公司同事在解决问题时必用的一个模型,它是这样的:

任何一个复杂系统都可以分为三层,从下到上分别是:有效层、悖论层和解决层。也就是说,在有效层中,任何小系统S1到Sn都是合理有效的,但是经过它们彼此组合形成一个新系统Scps(指System Composite,复合系统),很有可能出现严重的悖论,导致出现不可解决的问题。如果要解决的话,就必须增加全新的见识和维度,构成更高维度的系统Ssol(System Solve)来解决。

之前我用自指悖论举过例子,具体请移步查看《为什么有的问题就是解决不了?


那这个三层系统怎么用呢?

它主要用在问题解决四步法的“理解”和“判断”上,不见得一定能解决问题,但是却可以给你一个崭新的思路。其实,步骤只有一步:if 发现问题发生,then 启动三层系统判断下层元素、本层悖论点以及上层解决方案

分解来看,你必须为自己增加一个触发器,就是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再自怨自艾、不要再沉迷情绪,除了说明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外,也说明不了啥了。

当你启用三层系统的时候,其实你已经从三层系统中跳离出来,正在用觉察的视角审视着自己

• 是的,我现在在悖论层,当下虽然出问题了,不代表这个问题不可解,但是,在这个层次里,问题确实不可解;

• 有效层的元素是什么?系统的三要素是:元素、关系和功能,如果我现在的系统功能出现悖论,那要看看是不是元素出问题了,还是关系出问题了?

• 如果都没有问题还会出现悖论,不要觉得倒霉,这只能说明你确实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世界就是这样的!

• 但是要解决悖论,必须增加全新的见识或者维度,否则,不升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那么,看看自己能不能升维?不能的话,我要去找谁帮我给出更好的视角?

好了,你要知道,要不你就采用层次法解构问题,要是真的卡住了,就用上面的套路,一定可以帮你脱困的。


回头再看那几件事:

• A1,某博士生。明显处于悖论层,并且在这里呆了十年了。拖延的背后是奇怪的预期,是未进行RSQC分析的幻觉,比如说:一个月写完一篇顶级核心、今年搞定一个国家级项目……在他的拖延中,增加一个观点:“你想得到什么,就要让自己配得上它”,就很容易解决了。

• A2:某知识管理教师。这个老师在讲有效层的某个小系统的问题,在这个层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必然会遇到悖论。因为,他并不知道输出大于输入,如果知道的话,就不需要在输入端考虑那么复杂的事情了。

• A3:助理小妹子。系统思维需要持续强化训练,她觉得某一件事不重要,但是,如果放在系统的视角下,这是元素和元素的关系,一个小元素的增减,看似无所谓,但是很有可能影响了元素关系,导致系统功能彻底变化。尤其是“抓重点”的能力

• A4:通常,不分析蠢人的逻辑。对系统没有基本敬畏,就一定要和他们划清界限,不要在一起玩。

• A5:参考A1。

你看,这个“三层系统”的思维逻辑多符合我的决策原则:

• 认知深度增加:让人可以从单一线性因果关系的思维模式转换成多因果复杂系统关系。

• 边际成本递减:当你掌握一个系统思维,你就可以用一个套路解决若干问题,极其符合边际成本递减原则。

• 复利效应:这是思维方式,越是持续训练,使用起来越熟练。

这么符合决策原则的事情,一定要学会,三层系统,赶紧请试试看吧。

今天是观察永澄50天的第32天,我们来个小实践吧?来直接看问题:“请使用三层系统的方式,按照套路分析一个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着找到问题发生的关键原因以及解决方案。如果依然解决不了的话,那给出你要解决问题的相关思路。”

快来留言吧,今天的留言标签是#观察永澄50天——3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