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木虫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始创于2001年。面向高校科研群体、企业研发人群,致力于为中国科研提供免费动力,已经成为国内最有人气的专业学术科研第一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木虫

一个毕业多年的女博士对自我心路历程的总结

小木虫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10-31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章来源:小木虫论坛

作者:gloomy2004      编辑:颜惜



写在前面,为免误导大家,提前声明,如果你是一个善于并且乐于social 工作、以当官为己任的人,这篇文章不适合你。phd对于你是跳板,不是career。


我博士毕业多年了,工作有了,评上副教授了,老公赚钱不多也不少,在天子脚下买了房,虽然地点不是很理想,但好歹有个窝,还有一辆代步车。孩子上了幼儿园,活泼健康成长,老公也踏踏实实工作,谋划小家庭的未来,从来对我无所要求,喜欢多干就多干,不喜欢干活就休息一年半年的没收入也无所谓,何况做老师的总有基本工资在那。好像对于一个女博士,这个局面不赖。可是我没有感觉到幸福和充实,实实在在没有这种感觉,反倒时常有发霉、腐烂的感觉,这正是我写这篇东西的原因。


当我还是girl的时候,就不断被教育:女孩,不用太优秀,不要太累,不要太拼命,一个幸福的家庭,富足的生活,能赚钱并疼你的丈夫是你人生最重要、最值得追求的东西。工作太专注会耗费你太多的精力,要把重心放在生活。而今我超额完成任务,还拿到了最高学位,为何还是空虚?每每和朋友谈论起,有两种回答:一、你要求太高,要学会满足;二、你还不够富足,看谁谁谁,有多少多少套房,每年出国旅游,进出高档美容院云云。可我心里实在不认同这种说法,总觉得原因在别处。


其实,还是在读书的时候,我就一直有这个困惑,当时已经预感到经典的幸福生活模式可能不适合我,可还是随波逐流地走到了现在。多年来,我一直从各个角度和方面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探索答案。现今我在美做访问学者,安静、平和的环境,和谐的组内气氛,半年过去,我似乎接近了答案。所以,我写出来和众多female phd、phd candidate共勉。


1. 无论当你做什么事情,要真心实意地投入进去,把它做好。这杆秤在自己心里,不在于外界的评价。无论别人说你多幸福,你就是不幸福,也很难受。


2. 规划你的career,它是你生活的一部分,顶着phd、associate professor的头衔,不用和别人比,只要没有发挥出你的全部能力,注定不会满意自己。无论你认可不认可,和尚尚且知道撞钟,phd这个角色有它自己的定义,如果不喜欢,宁愿不要拿这个学位,这不只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你自己负责。不需要、不喜欢的东西宁可放弃,不贪婪是利人利己的好品格。


3. 要有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制度,比如:不可熬夜,不可放纵地生活。


4. 现今太多的人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特别是对于女性,美容院、高档商场,仿佛是成功的象征。别被这些虚假的东西迷惑,在我读书的时候也曾对这种生活艳羡不已,而今我去得起了,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的兴趣点,吃不到葡萄的时候会以为葡萄是人家极品美味,因为人人都说它好,而当我站在葡萄架下,一伸手就可以够到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没有摘它的兴趣。我相信,大多数phd们会是这样的,姐妹们,我们实在没有那么多的物质需求,只是我们以为自己有。有时候,我们实在不了解我们自己。其实类似的话,有人和我说过,可当年实在不能透彻理解,而今转了一圈后,自己实践了这句话,方才体会。


5. 同第四条一样的意思,坚守自己,不要被外界的形形色色的东西所诱惑。这实在挺难的,自己有时候不清楚自己,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又不支持我们,如何坚守?


6. 要时常回头看看自己的足迹,想想自己是在挥霍自己的聪明才智,还是在踏踏实实地为自己的career添砖垒瓦。


7. 经常有人会抱怨老板、实验室关系难处理等等,我读书那会也做同样的事,现今明白,与其花时间思考那些 ,不如潜心做自己的research,专心下去总会有收获,当没有机会给你的时候,你要静敛自己,积累自己,而不要花费精力去挣扎。


8. social 是为了完美你的career, 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羡慕谄媚的人。


9.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为了生存,我们需要朱朋友,也同样需要墨朋友。这时候,要坚守自己的思想,因为轻松、肤浅的生活开始时候会很有诱惑力。


10. 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点不容易找到,这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寻找,随着时间的积累和精力的投入,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的。千万不要因为很难,所以刚开始就放弃。只要活着,努力一天,有谁敢说,美好的未来不会在这一天降临呢?


每一条都有长长的故事和挣扎在里面,情绪合适的时候,我一一写出来,勉励自己和大家。 写到最后,自己都觉得是不是内容有点太过于不食人间烟火了?而今追名逐利之风盛行的年代,像清教徒似的说教是不是outdate了?



谨以此文纪念并提醒自己,坚守自己的道路,做自己喜欢的人和自己喜欢的事。


感谢给过我多次机会的师长、朋友们。我遗憾,挥霍了大批的机会;我遗憾,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到如今我才明白,有意无意间,我已被赋予了phd的特质,如果我离开research field、team,我就会空虚、找不到感觉。就像我们是中国人,在国内可能感觉不到自己有多爱国,到美国之后,我才强烈感觉到中国烙印在自己的灵魂深处,爱国是本能,与教育无关。


做个飘浮的人,我会害怕。踏踏实实做事做人,才是真的我。


虫友交流


楼主说的于我心有戚戚焉~ 我曾和你一样,不屑于世俗的物质享乐和交往,以为梦想而奋斗、实现人生价值为理想的女博士,可是我没你那么洒脱,不得不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来去纠结。


我面临的两难选择是: 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清贫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事业,攀登一个又一个科研高峰;抑或选择沉到低谷,在专业领域碌碌无为甚至放弃专业,过着如同多数女生一般安稳、高薪的日子。


一种是为梦想,一种是为生活,真是两难啊。“仓廪实而知礼仪”,楼主是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追求人生的更高价值,而对于尚处在温饱阶段的人来说,很多时候不得不向现实妥协,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到最后,连转弯都来不及了。


——by Lynnette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