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现代咨询
江苏现代资产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简称“现代咨询”)成立于1997年,总部设在南京,核心业务是政府投融资、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企业管理、PPP、国资国企改革、城市发展等咨询服务,以及投资银行、基金管理、智库研究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冷丫  ·  女生完美身材是这样的吗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抽象动图表情包!感觉很适合我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现代咨询

划重点!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2份审查结果报告

现代咨询  · 公众号  ·  · 2024-03-11 17:54

正文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节选)

为做好2024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着力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加强预算、资产、债务等资源统筹,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扩大内需、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保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财力保障。

支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要安排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强化资金全过程监管,有效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科学决策机制 ,提高科学性、合理性。

建立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监督机制 ,健全项目库管理,穿透式监测项目实施、资金使用、资产管理情况。

(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

加快完善养老服务和生育支持政策,支持扩大普惠养老和托育服务供给。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积极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制定国家基层“三保”保障清单,指导省级政府加强对市县“三保”保障范围和标准的审核把关, 加强县区财政运行动态监测和预警 ,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三)不断提升预算管理效能。

坚持预算法定,强化预算约束,确保国家预算执行。

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坚决不收“过头税费”, 防止收入虚收空转

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列支,严禁违规新增暂付款。

加强中央基建支出预算管理,项目和资金分配要与地方财政能力进一步做好衔接。

全面推进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完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严格新增资产配置,推进资产共享共用,防止闲置浪费。

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的衔接。

做好2024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

加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报工作。

(四)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合理安排政府债务规模,优化政府债务结构。

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

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 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债务风险较低的地区倾斜 ,动态监测项目融资收益平衡变化情况,确保专项债按期偿还。

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 ,夯实债务管理基础和责任,稳妥化解隐性债务。

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加强追责问责,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

积极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加快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改革转型。

完善国债发行管理机制,更好发挥国债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的功能,增强国债收益率曲线基准定价作用。

做好2024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工作。

(五)抓紧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保持宏观税负和基本税制合理稳定,优化税制结构。

推动消费税改革,完善增值税制度, 健全绿色税收、数字经济税收制度

对税费优惠政策进行评估和清理,逐步建立税式支出制度,增强规范性、针对性,优化营商环境。

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研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退出机制。

深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推进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财政保障机制。

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健全完善财政法律制度,推进财政收支、预算管理法治化。

(六)严肃财经纪律。

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要严控一般性支出,从紧安排必要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

加大财会监督力度, 组织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 ,不断提升监督质效。

严格落实财经纪律,严肃处理违纪违规行为。

加强对重大建设项目、税收返还、转移支付、国有资产、政府债务管理等的审计监督。

认真落实人大预算决议、审议意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节选)

为顺利完成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项目标任务,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抓好宏观政策统筹协调。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做好宏观政策的统筹协调和效果评估, 强化政策制定的调研论证,抓紧抓实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有力支持经济增长。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在执行中保持与经济增长相匹配。

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市场关切。

加强统计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公信力。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增强创新紧迫感,在全社会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氛围。

面向创新强化教育、基础研究支撑,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改革,优化评价机制,强化激励机制。

增强和保障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企业扩大创新投入,加快成果转化。

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的革命性影响,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投资结构优化,突出加强数字经济、新材料、生物技术等的产业创新。

(三)扩大国内需求。

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着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服务性消费、社会性消费。

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强政府投资统筹协调、项目储备、审批监管、要素保障,扩大社会投资准入范围,形成社会投资敢于进入、积极进入、生机勃发的局面。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谋划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扎实推进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攻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加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力度,加强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的统一衔接,大力破除导致地方保护、行业壁垒、行政垄断、市场分割的体制机制障碍,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做好新一轮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工作。

实施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推动城乡融合,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

有效应对外贸外资形势新变化,支持各类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持续优化便利跨境人员商务往来的政策措施,研究实施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新的系统举措。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的制度型开放,保持和促进高水平的国际循环和国际交流,提高驾驭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能力。

(五)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确保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措施落到实处,提振民营经济长期发展和投资的信心,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

严禁地方行政、司法机构违法干预经济活动。

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政府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保护好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积极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