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
瞭望周刊官方微信,给您有营养的深度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

美媒:特朗普正将“门罗主义2.0”推向全球

瞭望  · 公众号  ·  · 2025-04-11 15:4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门罗主义由詹姆斯·门罗总统于1823年首次提出, 旨在阻止欧洲干涉美洲事务。 其前提很简单: 西半球是美国的势力范围

在特朗普领导下,这一理念正得到重新诠释、拓展和积极推行—— 不仅限于美洲地区

这种意识形态的转变将门罗主义从一项半球防务政策重塑成一个涉及美国主导地位的全球框架


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4月9日刊发题为《特朗普正在将门罗主义推向全球》的文章,作者是印度地缘战略学家布拉马·切拉尼。内容编译如下:
上任不到100天,特朗普就颠覆国际规范,挑战同盟关系,并以生硬的自信重新彰显美国的实力。 这种新模式的本质可谓是19世纪门罗主义的复兴及其在全球的延伸。
门罗主义由詹姆斯·门罗总统于1823年首次提出, 旨在阻止欧洲干涉美洲事务。 其前提很简单:西半球是美国的势力范围。 在特朗普领导下,这一理念正得到重新诠释、拓展和积极推行—— 不仅限于美洲地区。
特朗普2018年曾在联合国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及门罗主义。如今在其第二个任期,他从夸夸其谈转向付诸实践。 他的政府不仅重申美国在拉丁美洲的主导地位,还在重塑与欧洲、非洲、亚洲、澳大利亚、加拿大及北极地区的关系,其方式展现出一种新的、不受半球限制的美国至上主义。
这种转变在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中体现得最明显。 他将关税武器化 ——不仅把关税当作谈判筹码,还将其视作大搞经济民族主义的长期工具。特朗普政府不认为保护主义是一个暂时的阶段,而是将其视为美国复兴的结构性支柱。在该框架下,关税既是财政收入来源,也是地缘政治杠杆,甚至可以用来对付盟友。
特朗普的野心远不止于贸易领域。 他公然对领土扩张表现出意愿,表达过对收购格陵兰岛、接管巴拿马运河的兴趣,甚至称美加边境是“一条人为的分界线”。他还提出将加沙约200万人口永久重新安置到附近国家的想法,这样美国就可以接管加沙。
这些提议重申了19世纪“命定扩张论”的理念,即相信美国拥有天赋权利,以便在陆地和海洋上扩张其控制权和影响力。
在就职演说中,特朗普明确提及“命定扩张论”,将美国的扩张说成一项自然且崇高的追求。
诚然,特朗普并非二战后首位推行扩张论的美国总统。但正是由于其前任们的全球扩张,美国如今在至少8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750个军事基地。
特朗普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毫不掩饰。 这种世界观最鲜明的体现之一就是特朗普对待传统同盟关系的态度。 他认为盟友搭美国安全便车并利用美国的慷慨,因而将它们视为美国经济的寄生虫。
跨大西洋分歧在俄乌战争中体现得最明显。欧洲仍专注于应对俄罗斯威胁,特朗普则希望结束他所谓的“野蛮冲突”,并与莫斯科重启关系。
中国在经济产出、军费开支和其他战略指标方面明显强于俄罗斯。 特朗普政府泄露的防务指导文件称中国为“唯一的重要威胁”。 特朗普将重心从欧洲转向印太地区——这意味着美国注意力和资源的重大重新分配,其目标是腾出精力来应对中国的强势崛起。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很像是延伸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升级版门罗主义。他试图收购格陵兰岛的行为象征着这一转变。格陵兰岛远离美洲,但它的北极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一项战略资产。 在经过重新构想的门罗主义中,西方不再是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共同体,而是一个理应服从美国领导的地带。
这种意识形态的转变将门罗主义从一项半球防务政策重塑成一个涉及美国主导地位的全球框架。特朗普不仅仅是在复兴一种旧理念,而且正在将其推向全球。 在“门罗主义2.0”之下,西方世界将不仅受到华盛顿的保护,还得由华盛顿来管理。 这注定会改变美国所有长期存在的同盟关系。 (编译/朱捷)
来源:参考消息

延伸阅读

起底美国关税战的历史与本质

专栏丨一场搞乱世界的美式闹剧


视频推荐

监 制 | 潘 燕
编 辑 | 喻千桓
核 校 | 谈思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