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东方家庭教育
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巡检必须关注这些指标 ·  14 小时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全面解读数据中心液冷散热技术的政策、类型及应用 ·  2 天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运营商智算中心建设思路及方案 ·  3 天前  
AustinDatabases  ·  OceanBase ... ·  2 天前  
AustinDatabases  ·  OceanBase ... ·  2 天前  
macrozheng  ·  300 秒到 4 秒,如何将 MySQL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东方家庭教育

儿子躺平在家,不出门不上学:我用心理学“反向呈现”技术,2个月把他拉出来

新东方家庭教育  · 公众号  ·  · 2025-01-04 07:00

正文

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作者 暖爸老白

来源:青春期父母成长学堂(ID:fumuxue199)

儿子今年15岁,上初三,之前在家躺平了1个多月。
这期间,儿子没有任何社交,每天只是躲在家里玩手机、打游戏,饿了就吃,吃了就睡。
好的时候,他也会跟家里人亲近,甚至会开玩笑,像正常的孩子一样。
但是,只要我一提到上学的事儿,他立马就变了,脾气一下子就爆发出来,又是发火,又是摔东西,还捂着耳朵,根本不听我们说话。
那段时间,我根本没心思做别的事,整天以泪洗面,我实在接受不了他不上学这件事。
要知道,一直以来,儿子都很优秀,我们对他的要求和期望也很高。
从小学起,为了能专心辅导儿子学习,我几乎把盯着儿子写作业、督促他学习,当成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所幸,儿子也很争气,小学六年,他的成绩一直不错,也很稳定。
每次看他拿回来的成绩单,我就觉得自己为他付出的那些时间、精力,都值了。
升入初中以后,全年级一共1700多人,儿子的成绩基本能稳定在150多名。
所以,我多次鼓励儿子,希望他能再加把劲,努努力,冲进年级前100 名,这样考上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就稳妥多了。
但没想到,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儿子一下子考到了历史最低谷——年级400多名。
班主任一脸可惜地跟我们说:“孩子原本可以上省重点,但看现在这个成绩,希望有点渺茫了。”
这些话激活了我内心的恐惧,让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回到家,我们和儿子进行了一次郑重的对话。
面对我们焦急的追问,儿子歇斯底里地冲我们喊:“你们在意的就只是我的学习成绩,能不能不要再管我了!”
他爸一听这话,气得不行,没忍住动手打了他。
儿子 哭着跑回自己房间,“咚” 的一声,狠狠把门关上了。
接下来的那段时间,儿子跟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他平时早出晚归,周末跟同学一起出去玩到很晚才回来。
我们要是问他学习的事儿,他要么就敷衍几句,爱搭不理的;要么就暴跳如雷,冲我们发脾气。
中间还因为手机的事儿,我和儿子闹了两次大矛盾。
后来,他偷偷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手机,被我发现后,我一气之下给他摔了。
从那之后,我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他开始频繁地与我和他爸爸发生争吵、冲突,家里的气氛也越来越压抑。
看着儿子日渐消沉,我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无助,急在心里,却束手无策。
到了初三,儿子更是经常因为头疼肚子疼请假,不去学校,说自己到了学校就喘不过来气。
初三第一次月考,儿子成绩滑落到了600名以后。从此,他就再也不愿去上学了。
不管我怎么说,跟他讲多少大道理,甚至哭着求他,儿子就是油盐不进,死活不肯回学校。
无奈,我只好给他请了长假。

那段日子,从来都没有如此漫长过,不管做什么,我都是心不在焉。
夜里睡不着觉,我内心的恐惧越来越深:如果不去上学,儿子的人生可能真的就完了!
为了给儿子做思想工作,我请亲戚家的哥哥姐姐到家里和他谈心,又去请儿子以前特别信任的班主任来开导,甚至说服他去看心理医生……
可儿子根本不配合。
我也是被逼急了,狠下心跟儿子撂下狠话:“你要是不上学,就出去打工,自己养活自己!”
没想到,儿子大半夜的竟然真的离家出走了。
我们一家人都急疯了,深更半夜到处找,才在外面找到正在徘徊的他。
折腾来折腾去,一点用都没有。
因为我做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让儿子重新回到学校,回到正常生活的轨道上。
这一点,我清楚,儿子也很清楚。
在各种尝试惨淡收场之后,我彻底冷静下来了,并开始认认真真学习家庭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反向呈现”这个心理学技术,才明白,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儿子身上,而在我们父母自己身上!
所谓“反向呈现”,就是父母与其去思考怎么能把孩子赶紧拉出来,不如去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尽快回到正轨,让自己更有力量去影响、带领孩子。
儿子在家躺平后,我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得赶紧想办法把孩子拉出来,改变他,我实在接受不了他那副躺平、颓废的模样。
可我却从想过,我自己要做出什么改变。
一直以来,我不自知地坚守着培养一个“学霸”孩子的执念,总觉得只有学习好,将来才有出路,所以给了儿子过高的期待和压力。
在儿子考试失利时,我压根没去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只是盯着他的成绩看,还天天把自己搞得焦虑不堪,变成了可怜虫、讨好者和恐惧者。
陪着他一起去淹没,一起去无助,一起在这个泥潭当中不断地去挣扎,然后用焦虑驱动焦虑,没有了回头之日。
沉浸在焦虑情绪里的我,没有一点能量和智慧,也没能看到,儿子也在经历和我一样的煎熬!
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向上发展。
只是那个时候的儿子,处于严重的低能量状态,他是没有能量走出家门的,我这样的推拉,只能把他越来越推上一条逼仄的路。
只是那时,儿子处于严重的低能状态,根本没有能量走出家门。我这么折腾,实际上是把他往一条越来越窄、越来越难走的路上逼。
其实,儿子此时最需要的,就是减少对他的关注和期待,给他时间,让他自己去调整。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决定,不再一门心思琢磨怎么把儿子从躺平的状态里拽出来。
我现在考虑的是,得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专注于自我成长。
因为,只有自己先有精气神、有能量了,才能用生命散发的能量去带动孩子、影响儿子。
我必须有 “双核” 思维:既能接受儿子上学,考好的学校,也能接受他是个 “废柴”,尊重他的能力,接受他的命运。
具体做法如下。

1、放下焦虑和条件,真正从心底接纳儿子这个人,不管他优秀或者失败,我都爱他,给儿子持续不停的爱和等待。
现在回过头想想,儿子以前冲我喊 “你们在意的只是我的学习成绩,根本不是我”。
确实如此。
自从儿子上了初中,我好像眼里就只剩下他考了多少分、排第几名,心心念念的都是他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却从来没关心过儿子的感受,也看不见他的痛苦。
我对儿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只肯接受优秀的他。所以那时,我根本看不见他的痛苦,只看到了错误。
现在想来,我的确希望儿子优秀,希望他出众,但是更希望他健康!
我问自己:如果二者必须选择的话,我要怎么选?
我宁愿他仅仅健康。
想到这些,我的内心突然如释重负。那一天,我久违地睡了一个安稳觉。
我拉着儿子的手,真诚地对他说:
儿子,之前妈妈确实是太在意你的成绩,而很少关心你的感受,也没好好去理解你,对不起。但你要知道,妈妈是爱你的。

今后不论你是优秀还是失败,你都是我的儿子,妈妈对你的爱不会变,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的。
儿子没说话,但我知道他听进去了。
2、不再过度关注儿子,过好自己的生活,妈妈有了能量,才能传递给儿子。
教育是能量的传递,家长有能量,孩子内心才会充满能量,他才会有随时随地快乐起来的能力。
我决定不再愁眉苦脸,而是收拾好自己,做一位自信昂扬的妈妈。
为了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我和老公决定自驾出游,也带儿子散散心。
可就在临出发的前一天,儿子突然告诉我们:他不想出去玩了,想自己在家待着。
他不去,那我们自己去!
这是孩子十四年的人生中第一次独自在家。
这将近十天的时间,吃饭、 洗衣服等基本生活都要儿子一个人来应对和照料。
我买了一些食材放在家里,给他留了钱,让他自己照顾好自己,我们就出发了。
旅行中,我偶尔会发一些旅途中的风景,或者当地的小吃的图片给儿子。
最开始,他有时候不回复,有时候简单回复或者发个表情包过来。
但第五天就开始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家。
第九天下午,我们本来要返程了,告诉儿子我们要回家。
儿子差不多每隔一个多小时就打个电话来,问我们到哪儿了。
谁知道高速修路又堵车,没办法,我们只好在外面住了一夜,第二天再回家。
电话里,儿子的语气明显透着失望。
第二天中午,儿子下楼来接我们,一路上开启了抱怨模式。
抱怨我们昨天说回来,结果又变卦了。
我连忙解释说:“我们也想早点到家,抱歉让你白等了。”
儿子白了我一眼,嘴硬地说:“我才没等你们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