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媒通社(ID:mts1000)
编者按:
在传媒业大转型大震荡的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英雄和失意者辈出。这是最痛的时代,也是最快的时代,在变幻莫测的进化场景中,那些锐意改革、救亡图存、舍我其谁的传媒操盘手本身就是潮流的方向,其智慧和担当,应为行业最大赋能,应为同仁鼓呼。基于此,媒通社将以史家之笔、赤子之心、专业之力,记录这个行业先锋操盘手的思想与行动,并
结集成书
《舍我其谁:中国传媒顶级操盘手访谈录》
出版发行
。
您想了解哪位媒体人的最新思想和战略?您想获得哪些方面的一手资料?只要您在后台留言与提示,媒通社将全力以赴,找到您想要的操盘手。没错,下一个访谈对象,由您来定!
提到廊坊,你会想到什么?义和团廊坊大捷?别闹了。
这些年来,距京不远的河北廊坊市由于地缘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作为这座城市的媒体旗舰,廊坊日报也声誉日隆。据悉,
2016年收入近亿元,同比增长36.2%。
用户总量达150万 ,其中平面媒体50万,新媒体的用户数量100万。在纸媒式微的当下,廊坊日报俨然是从斜刺中杀出的一匹黑马,令同业刮目。
这家曾名不见经传的地市级党报,在传媒业大震荡的特殊年代,焕发出了别样的精彩,令人着迷,也让人惶惑——
为什么是廊坊日报?
提到廊坊日报,就不能不提现任廊坊日报党委书记、社长张宝富。作为廊坊日报操盘手,张宝富称得上是传奇人物,在任职廊坊日报之前,是三河市副市长,
彼时2005年,整个廊坊日报营收才1000多万元,
也就是说,张副市长变身为张社长后,这家地级市媒体的体量暴增了近十倍。
回溯廊坊日报发展史,媒通社发现,相比于同级别的报纸,廊坊日报很早就拥有惊人的野心,从不满足于做一张靠财政养活的区域性党报,而是致力于做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一流党报。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就像是一个笑谈,但时间最终没有辜负有梦想的人。
#张宝富
张宝富无疑是廊坊日报的灵魂人物,他的个人气质与雄心,深深影响了这家报纸的发展气质。只需要稍稍审视一下廊坊日报目前的宏大架构与融媒能力,就可以看出这是张宝富“十年磨一剑”战略观的成果。
十年风雨潇潇,廊坊日报从京津冀地区报业的落后者,一跃而成为领跑者,其中甘苦辛酸,张宝富“得失寸心知”。
为镜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与创新,我们特邀到了
廊坊日报社操盘手——党委书记、社长张宝富
接受采访,且看他操盘的决要和高招。
(
Q:媒通研究员刘文涛
Z
:
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张宝富
)
#张宝富
Q1:
首先,还请您介绍一下目前
廊坊日报在融媒战略上做出了哪些部署,包括哪些板块和矩阵?
Z:
近年来,廊坊日报社形成了“三报一刊一网一端十四微一屏一栏一台”8类23个媒体发布终端,打造了廊坊日报社旗下“纸媒集群、网媒集群、室内外媒体集群”融合共生、功能强大的“新闻联合舰队”。
具备从平面到立体、从PC到云端,从固定到移动,从室内到户外,多方位全时段、广覆盖的立体传播格局。初步实现了“全媒体发布、全天候传播、全能型记者、全方位创收”的目标。
Q2
:廊坊日报社2015年底建成了集中心枢纽、信息聚合、指挥协调功能于一体的全媒体中央控制室,请问,
其具体组织架构是怎样的,又是如何具体运作的?
Z:
中央控制室的投入使用让新媒体矩阵如只有媒体终端“四肢”的人有了“大脑”。根据工作需要,中央控制室由内容运营官、平台值班总编、屏媒编辑、网媒编辑、纸媒编辑以及两微一端编辑等报社核心采编人员构成。
在这里,内容运营官统筹所有稿件,并依托大数据支持,按照严格的“三审把关制度”以及《全媒体采编发布流程及发布规定》各司其职,根据各媒体属性和发布形式进行差异化编辑,按照发布流程进行新闻稿件的再分配,在“三报一刊一网一端十四微一屏一栏一台”8类23个媒体终端上进行发布。
原来只有一张《廊坊日报》,所有新闻第二天见报开始传播,
现在形成了新闻产品“前端采集一体、终端发布多元、传播全天候进行”的“一、多、全”新模式。
Q3:
近年来,廊坊日报社相继投入1000多万元,较早地进行“屏联网”建设,建成了廊坊云报屏。但全国范围内
“
屏联网
”
和
“云报屏”
的提法并不多见
。
Z:
廊坊云报屏利用云媒体技术,立体化呈现新闻,具备可互动和热点功能,并且是
一部可精准定位用户的多媒体触控一体机。
基于廊坊云报屏的大规模覆盖及部署地自主订制特色内容等功能,廊坊日报推出了廊坊云报APP与之关联结合。实现了客户在移动端自主观看感兴趣的部署地内容。廊坊云报屏与廊坊云报APP嵌入了当今主流的云媒体及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在用户运用廊坊云报APP时,我们可对用户的阅读偏好及行为轨迹等习惯进行跟踪记录和分析。
该APP在第五届互联网品牌大奖中,荣获“中国最具创意的本地应用手机客户端”荣誉称号。廊坊日报社运营的廊坊云报屏及相关联的廊坊云报APP,与传统的报纸、网站、公众号等媒体只能单方面的发布消息和简单的互动相比,不仅能调用本地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各类资源,还能增加市民与媒体的粘合度。
廊坊云报屏自带热点发射功能,每块屏能为一万平米提供免费WIFI。
Q4:
自媒体兴起,各大平台加速布局,“渠道为王”的说法甚嚣尘上。请问
您如何看待“渠道为王VS内容为王”的争论?廊坊日报社在二者之间又是如何兼顾的?
Z:
内容与渠道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内容是根本,渠道是途径或形式,媒体融合就是把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与新兴媒体的渠道优势结合起来,进而“占领舆论主阵地、牢牢把握话语权”。“内容”与“渠道”如同一棵大树的“根”和“干”,坚持“内容为王”是“根”,积极拓展“渠道”是“干”。“报纸”是由新闻与纸结合起来的,如果没有新闻就是一张废纸。
新闻的承载方式除了纸之外还有手机、移动媒体、网络媒体、户外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多种形式,
现在媒体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就是发声方式、途径太单一,显苍白无力。
党报不能只侧重以文字形式表达,其他方式不会发声,缺乏发声的途径、方式。廊坊日报社将内容建设与拓展渠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坚持“内容为王”,把内容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向用户提供权威、多元、深度、专业新闻内容的基础上,依靠既有技术优势,创新传播渠道、增加多种表达方式、扩大受众范围,把党的声音传播得更好、更广、更远、更快。
我们坚持“内容为王”从未动摇,同时通过发展新媒体,又积极拓展传播渠道。目前新媒体用户150万,影响用户800万,极大提高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2017年市第六次党代会、市“两会”期间,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发布文字、图片、视频、音频、H5等各类优质新闻产品284条,“两会”直播点赞量16万人次,直播阅读量达到106万,总阅读量达到180万。
Q5:
您此前曾表示廊坊日报社的改革没有终点,2017年,廊坊日报社将继续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还请您详谈一下,
这三个层面的推进各包括哪些内容,且彼此又将如何互为支撑?
Z:
宏观层面是目标。
即实现全媒体智能传播,实现我社全媒体传播平台、大数据平台、舆情监测平台、活动营销平台、便民服务平台五大平台的协调联动、彼此助力、互通共享,实现新闻资源和广告经营资源在这五大平台间的优化组合及最大化利用。此层面涉及整个报社的所有部门。
中观层面是保障。
即建立适应全新采编及经营流程的机制体制,关键在于“匹配”。这一层面涉及报社的人事和采编部门。具体表现为:
1、确定重点发力平台;2、部门改革;3、考核机制改革。
微观层面是抓手。
立足“中央厨房”机制,全力推进智能化传播、智能化经营,关键在于“实用”。这一层面涉及采编部门和经营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