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所在意的某次窘态、某场尴尬,都没你想象的糟糕。
这不是鸡汤,只是大多情况下,你都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重要,别人根本不会过分在意你所看重的某些细节。
说真的,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才能更好地做事儿。
先讲个小故事,也是刺激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周五晚上我在客厅沙发上读书,室友Kirsten在厨房收拾东西。
她边收拾边对我说:“我昨天发现我的眼线笔找不到了。早上画不了眼线,我简直觉得不是自己了。”
我抬头,仔细盯着她看了一会儿。
“我没觉得有什么区别啊。”又补了一句,“你还是很美!”
“真的嘛?我今天一整天都紧张死了,遇到同事简直想遮住自己的脸!完全不敢见人。”她不相信。
“那你把我的眼线笔先拿去用好了,反正我也不化妆。”
Kirsten接过我的眼线笔,立马站在镜子门口把眼线补上了,心满意足地说 “这下我终于有脸见人啦!”
那些在我们看来至关紧要的东西,是否他人根本注意不到?
我们是不是都会在心里放大自己的不完美?一不小心就小题大做?
就像室友的眼线,她觉得是天大的事,在其他人眼里可能微不足道。
● ● ●
来美国之后,我学会的最重要的道理就是:stop being self-conscious.
这句话直译成中文,是“少一些自我意识”,说人话就是: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你可以放下自尊去做事,不怕被别人嘲笑。
好多人问过我:作为一个中国留学生,为什么能在大二的时候成功竞选学生会的年级主席?
按理说,我语言不占优势,刚刚大二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能力证明,凭什么竞选呢?
其实我做的最有用的一件事,就是一个个地去敲我们年级同学的房门。
“你好,我是李奕。我在竞选大二年级主席,你可以投我一票吗?”
这是最费力地一招,也是最有效的一招,更是最多竞选者不愿意做的一招。
为什么不愿意?
一个个敲门,多尴尬呀?人家说“我不想投你”呢?
万一选不上,更会被说“你看看,她都一个个敲门了还没选上”多难听呀?
这应该是大部分人的顾虑。
实际上,多数人可能对学生会竞选压根没兴趣,即使你选不上,几天后他们也就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根本没人有空嘲笑你。也不会有人记得。
那干嘛不尝试呢?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你也可以忘记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差距,平等地去和任何人沟通。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短暂的寄宿家庭。女主人Mitra来自印度,在Pomona的校友办公室工作,人特别善良,也很健谈。
虽然我在她家只住了几天,但是我们的关系一直很好,大学四年里我经常去拜访她。每次跟陌生人介绍我的时候,她最喜欢讲下面这个故事。
“我跟你说,李奕这姑娘是很特别的…
有一次在香港的校友聚会,Pomona的校长也在。其他人都不敢上前去跟校长说话,就李奕,不光跟他讲话,吃晚饭的时候还挑了校长隔壁那个位置坐,跟他叽里呱啦了一晚上。
我当时不在场,这还是后来我的同事跟我说的。这小姑娘名声都传开了…”
每次都听得对方一愣一愣的。
我回想起几年前的那次聚会,并没觉得有Mi讲得那么轰轰烈烈。
我不过是因为真的对学校的某些方面有问题,于是刚好有机会逮着校长,可以一下子问清楚,压根没多想。
C是在伦敦长大的日本妹子,那次香港聚会,她也在。
我大四那年她经常找我聊天。一次吃饭的时候,她也跟我说起了那次香港聚会。
“我记得你当时很自信地和那些特别厉害地校友介绍你自己,一点都没有担心他们觉得你还是个学生,不把你放在眼里的感觉。
我自己呢,看到那些事业有成的校友,就有点不敢看着他们的眼睛说话了。” 她向我吐露。
“为什么不敢?” 我追问。
“因为担心他们会觉得,成功校友的聚会,一个小姑娘来凑什么热闹。自己在他们眼中应该没什么分量吧。”
说到底,还是怕被看扁了。
其实这种想法有一个前提:对方会对你的身份深思熟虑。
其实大部分人在社交场合担心自己还来不及,根本不会多去想别人。更多人呢,只要有人主动跟他们说话就很高兴了,你主动搭讪反而缓解了他们的尴尬。
退一万步说,就算对方真的对你的身份不屑一顾,大不了聊天就此中断,你又不会掉一块肉,有啥好担心的。
说到底,你不敢去和那些比你厉害的人交流,还是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了,担心他们瞧不上你。
反过来说,有些人不愿意和那些看似不如自己的人交流,也是因为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觉得自己得端着。
其实呢,不把自己当回事,做到不卑不亢,反而是一种真正的自信。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你会敢于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即使是那些你不擅长的。
我去靶场练枪,总是被Bill骂我不专心。
“你就是脑瓜子里想太多东西了!” 他每次都这样吼我,“下一枪再打不准,我就让你回新人组去!”
我觉得一般小姑娘被他一吼都要吓哭了,但还是硬着头皮吼回去:“Yes,sir!”
要说自尊,在他这里肯定是没有的。要是我架子大,早就甩手不干了。
但我总是安慰自己,我来这里是学真本事的,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被骂没关系,学到东西才是目标。
如果说打枪上我还有那么一丢丢的天分,状态好的时候Bill偶尔还能表扬我是“全场最佳”,那开飞机上我真的就一点天赋都都没有。
学如何降落的时候,我的教练Gil非常严肃地问我:”你是不是有depth perception(深度认知)问题?” 意思就是说我完全判断不出飞机离地面有多远。
别的学员可能一上手,或者练几个小时就能学会降落了。我学了好几十个小时,水平还差强人意。
我一度有点失落,甚至不想继续去机场了,因为教练一次都没有夸过我做得好,一点动力都没有。
我理性分析了一下:没有动力是因为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个笨学生。从小到大我习惯了成绩优异,这回却碰了一鼻子灰。
我把自己当成“聪明的好学生”,所以不能接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平均值。说到底,还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天赋不够,需要用努力来补又怎么样呢?
心态调整好了,再被教练说我笨我也不怕了。自己可劲练呗,别人的看法不重要。
上个月我问Gil:“比起你教过的大多数学生,我是不是算学的特别慢的?” 其实我早就知道答案大概是肯定的,但以前我连问都不敢问,现在我却不怕他告诉我一个”残忍的真相”了。
他说是,但是又紧接着说,”But you are different. You keep coming back.”
他的意思,就是说我没别的好,就是坚持呗。
我回想起过去做的很多尝试,往往在一开头一碰壁之后就无疾而终了。
不再把自己当回事,承认自己有些事情需要花加倍的时间和努力才能做好,我反而更敢于坚持了。
再看看身边很多让我敬佩的朋友们,大多也都不太把自己当回事。
不放大自己的成就,也不放大自己的错误,只是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的事业。
不至于对自己的形象不屑一顾,却也不会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让外界影响自己的行为方式。
大概只有我们不再把自己当回事,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吧:)
LinkedIn校园经授权转载自李奕在哪儿(id:where也isyi),作者:李奕,福布斯排名全美第一波莫纳学院,毕业后就值麦肯锡战略咨询,商业分析师。
©2016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点击“阅读原文”,听Peter哥告诉你什么是职场丛林的游戏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