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汽车金融大全APP
靠谱金服官方公众账号欢迎你的订阅,本账号自2013年8月开通,立志做10万汽车金融人的百宝箱,关注者超过42000人,发表文章1000余篇,"汽车金融大全APP”功能更强大,现已超14000同行下载使用,诚邀你下载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车以后  ·  全球销量最高10家车企,卖得最好的是这10款车 ·  6 小时前  
汽车商业评论  ·  股票飙涨之后,长安东风会怎么整合? ·  昨天  
玩车教授  ·  短视频 | 传统大厂也越来越懂年轻人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汽车金融大全APP

市值蒸发千亿,“汽车零售之王”突陷困局

汽车金融大全APP  · 公众号  · 汽车  · 2024-10-20 04:49

主要观点总结

近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确认了中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评级,但将其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中升控股面临新车销售利润率承压、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尽管公司试图通过扩展二手车销售和售后服务来应对困境,但其盈利前景和去杠杆化进程仍面临挑战。同时,公司实际控制人黄毅的身家也有所缩水。文章还介绍了中升控股的业务结构、发展历程以及面临的市场环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面临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原因主要是新车销售利润率承压和市场竞争激烈。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相继确认了中升集团的评级,但将其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中升控股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车销售利润率下降的问题。

关键观点2: 中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正在通过扩展二手车销售和售后服务来应对困境。

虽然新车销售利润率承压,但中升集团正在通过扩展二手车销售和售后服务来优化收入结构。公司的二手车销售收入增长了61.6%,售后服务收入也实现了增长。然而,这仍难以完全抵消新车销售部门的负面影响。

关键观点3: 公司实际控制人黄毅的身家有所缩水,但仍是中国汽车界的顶级富豪。

黄毅是中升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其身家曾在《福布斯》、《胡润》等榜单上名列前茅。然而,随着公司的业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其身家也有所缩水。尽管如此,他仍然是中国汽车界的顶级富豪。

关键观点4: 市场正在关注以租代购业务的发展前景。

以租代购业务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认为其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此外,一些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汽车以租代购业务的实战训练营,以提升其业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正文

近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相继确认了中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0881.HK,简称“中升控股”)的“Baa2”和“BBB”评级,但均将其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近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相继确认了中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0881.HK,简称“中升控股”)的“Baa2”和“BBB”评级,但均将其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上述机构表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价格竞争的加剧,中升控股的新车销售利润率承压,公司未来12个月的盈利前景和去杠杆化进程面临挑战。

中升控股是国内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在全国拥有逾400家经销商门店,主要与主流德国豪华品牌和位于中国的日本品牌合作。公司于2010年在港交所上市,2014年怡和集团(Jardine Group)成为其战略投资者,持股约21%。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中升控股股价也是跌跌不休。截至10月7日收盘,中升控股报15港元/股,总市值约355亿港元,距离2021年7月时的股价高点,市值已蒸发超过1000亿港元。

新车销售亏损,利润率承压

穆迪和惠誉的报告均表示,国内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价格战给经销商带来了巨大压力。中升控股的新车销售收入在2024年上半年虽然同比增长了3.9%,但其毛利率已由2023年的0.8%恶化至-3.3%。

惠誉预计,中升控股新车销售部门的亏损将在2024年下半年有所收窄,但复苏进程充满不确定性。穆迪则进一步指出,新车销售部门的压力将继续影响中升控股的去杠杆化进程,尽管公司的服务和维护业务有所增长,仍难以完全抵消新车销售部门的负面影响。


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升控股的二手车销售同比增长了53.9%,售后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8%,占总收入的13%。这些高利润业务部分缓解了新车销售亏损的影响,惠誉预计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在这些领域的市场地位。

截至2024年6月底,中升控股现金储备从2023年底的15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75亿元人民币。同时,公司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筹集了包括6亿美元债券、3.5亿美元银团贷款及10亿元人民币熊猫债券在内的长期资金。这些资金为公司提供了足够的财务灵活性,以应对即将到期的债务。

惠誉也表示,中升控股的短期流动性充足。2024年上半年,公司非受限现金和未提取的授信额度足以覆盖其165亿元人民币的短期借款。“公司通过有效的运营资本管理和多样化的融资渠道,维持了稳定的资金来源,确保了其偿债能力。”

未来而言,尽管中升控股的服务和维护业务有所增长,但新车销售利润率持续承压,加之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使得公司的盈利前景和去杠杆化步伐存在不确定性。两家评级机构预计,如果中升控股能逐步改善新车销售利润率并保持充足的流动性缓冲,其展望有望调整回“稳定”。否则,评级可能会进一步下调。

净利腰斩,售后和二手车业务“扛大旗”

据中升控股近期发布的2024年中期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824.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0.6%,净利润却出现了显著下滑。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净利为15亿元,同比下滑50.3%。

在激烈的“价格战”中,中升控股的新车销售业务毛利下降,导致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8.5%降至6.0%。公司在报告中解释称,新车平均售价下降,加剧了毛利的收缩。与此同时,公司的经营溢利也受到了冲击,同比下降42.2%。

收入结构方面,中升控股新车销售仍占总收入的73.8%,但增长乏力,收入同比下滑5.8%,主要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车售价的下降。

然而,公司的二手车销售及售后服务业务表现强劲。二手车销售收入增长了61.6%,售后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8%,这部分业务成为了拉动整体营收增长的关键因素。


为了应对新车市场的波动,中升控股继续加码售后服务和二手车业务。财报表示,公司正在推进“品牌化汽车服务战略”,通过覆盖不同品牌和燃料类型的服务模式,提升客户黏性。此外,公司还加大了二手车业务的投入,上半年二手车销量达到10.2万辆,单车利润贡献达人民币6600元。

尽管如此,整个汽车市场仍面临不确定性。近年来,国内新车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是豪华车市场价格战频发,这给中升控股的盈利能力带来压力。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通过二手车和售后服务业务的扩展,优化收入结构,减少对新车销售的依赖。

大连首富身家缩水

从股权结构看,大连富豪黄毅、李国强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的方式合计拥有中升控股近50%的股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中升控股财报显示,黄毅自1998年中升集团创立起担任集团主席,负责战略管理及制定集团整体目标及任务。在中升集团创建之前,黄毅曾担任华润机械有限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华润机械为一家从事汽车及其他机械进出口业务的国有企业。黄毅曾于1984年至1994年在任期间担任华润机械的业务管理、产品采购及销售营运等多个管理职务。

此外,黄毅于2014年11月至今担任第二届及第三届梅塞德斯一奔驰经销商联会会长,2013年至今担任雷克萨斯中国经销商咨询委员会会长,2012年至今担任广汽丰田咨询委员会会长。

据福布斯中文网报道,上世纪90年代,从大连的一个丰田3S 经销店开始,黄毅与李国强创办中升集团,展开了20余年的漫长创业,2010年带领中升集团在港股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汽车经销商集团,黄毅也被外界冠以“汽车零售之王”。

在黄毅的带领下,中升集团先后收购了新荣、华瑞、龙华、德国卡尔森等公司,2022年3月13日,中升集团以13.14亿美元从怡和集团收购仁孚中国100%股权。仁孚中国于1994年在中国开始营业,是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华南及华西地区的首个也是最大的经销商集团。

2022年,中升集团以1751.03亿元的营业总收入、667567台的总销量(含二手车)超越了广汇,成为了2022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榜首,并连续三年战胜广汇汽车。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黄毅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成为了《福布斯》、《胡润》、《新财富》等各类榜单上的常客。在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上,黄毅和李国强的身家分别为440亿元和265亿元,排在辽宁大连上榜企业家前两位。2023年,黄毅以355亿人民币的财富位列《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第567位,身家虽有所缩水,但仍是中国汽车界的顶级富豪。

从最新的动向来看,今年7月,为了提振中升控股股价,黄毅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国强于2024年7月5日通过其全资子公司Blue Natural Development Ltd.在市场上增持公司92万股股份,平均每股价格约为10.7027港元。此次增持后,黄毅和李国强的共同持股比例已提升至约48.92%,未计入库存股份。



以租代购的确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特别像是 5 年前的车抵贷,是入局的好时机。

训练营已举办 2 期,获得了非常好的反馈

得分 4.38,“汽车以租代购实战训练营”第一期成功举办

得分 4.46,“汽车以租代购实战训练营”第二期成功举办

讲师简介:

梁斌,1979 年出生,安徽人,清华大学MBA

2006 年进入汽车租赁行业,

2010 年在赢时通任分公司经理,

2013 年担任赢时通以租代购总经理,

2017 年参与创始秒台车并出任总经理,有超10亿的车辆投放经验,超 2000 人的团队管理经验。

靠谱金服股东、合伙人

课程大纲:

一:以租代购业务定义


二:中国以租代购发展历程


三:以租代购的复苏与未来展望


四:以租代购业务可行性分析(适合哪些公司做)


五:以租代购公司设立要素(股东、管理层、运营能力、融资能力)


六:以租代购市场销售战略打法(直营、渠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