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衫磊落
一个有着多行业管理经验的人,一个喜欢看美剧和体育比赛的人,一个平静生活的人,一个有原则、有底线、有趣味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YangFanJame  ·  丝芙兰,让盲盒赌狗输的一塌糊涂! ·  昨天  
天玑-无极领域  ·  奇怪,连续多人问:怎样用deepseek赚钱 ... ·  昨天  
中产先生  ·  未有之大变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衫磊落

最简单的结案陈词

青衫磊落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1-03-07 11:02

正文

很多朋友都知道青衫君喜欢看律政剧,青衫君曾经在公众号里写过几篇有关律政剧的,比如 《绝命律师》 《傲骨贤妻》 《傲骨之战》 《诉讼双雄》 等。当然,我也不止在一个场合说过,我最喜欢看的律政剧是《波士顿法律》,剧中两位男主角阿伦与丹尼的精彩演绎令人难忘,每集的故事都尽可能地贴近美国当时的热点事件,庭辩时的唇枪舌剑,也都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阿伦在每集中大段的总结陈词,缜密的逻辑,丰富的情感深深打动人心。

然而,前几天青衫君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也是涉及到庭审案件的,当我看到最后的结案陈词部分,我震惊了,我认为这是我目前为止听到的最简单的,最有力的,最打动人心的结案陈词了。

这部影片就是《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 ),影片于 2020 10 8 日在美国上映,制片方是 Netflix ,导演与演员阵容很是强大,这是一部冲着奥斯卡去的影片。



导演是艾伦索金,提到他,大家肯定会想到他那一连串的代表作,《社交网络》和《新闻编辑室》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但是我更喜欢的是他的另外一部作品《白宫风云》。



索金的剧本构思非常精细,密集的台词如同子弹一样,形成了他作品的标志性风格,看过《白宫风云》的人都会记忆犹新,那语速,不给你任何喘息之机,你不得不跟着人物的节奏走,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对话不像是我们正常语速的及交流,而是像在吵架,本片依旧保持着这种风格。

在本片中奥斯卡影帝埃迪雷德梅恩饰演哈姆海登,萨沙拜伦科恩扮演的艾比霍夫曼,马克里朗斯饰演辩方律师昆斯特勒,弗兰克兰格拉饰演霍夫曼法官,真是老中青齐聚一堂,同场飙戏,酣畅淋漓。



影片记录了 1968 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夕,马丁路德金的遇刺更是全面激化了民权运动。大批反战人士、嬉皮士、左翼人士在各个政治、性别、文化议题上互相交织,最终以反越战为宗旨,许多人纷纷决定在 8 月下旬芝加哥举办的民主党代表大会上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示威者与警方在芝加哥街头对峙八日,最终造成一系列流血冲突,超过 500 名示威者、 100 名平民和 150 名警察受伤。以汤姆海登、艾比霍夫曼为代表的七君子加上黑豹党领袖西尔被捕,然后开始长达一百五十多天的庭审的过程。



七君子主要分为三个派系。哈姆海登代表的校园白左精英,作为 SDS 的代表站在被审席上。哈姆海登原来是《密歇根日报》的记者,在六十年代初期 SDS SNCC 相继成立,美国民运开始爆发后对学生民运组织开始感兴趣,并充当了两个组织间联络员的角色,后来成为 SDS 中的灵魂人物。 SDS ,全称“ Student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 (学生寻求民主社团)”,在 1964 年后接手 SNCC (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成为当时新左派运动的领导者,片中提到的休伦港宣言,便是以哈姆海登带头的 SDS 署名的六十年代新左派运动最重要的演讲之一。 SDS 在最巅峰的时期成员高达 10 万多人,分部遍布全美各大高校。



艾比霍夫曼为代表的 皮士,他们特里独行,公开嘲笑体制,以“哗众取众”的行为来吸引眼球以推进进步理念。 他们在法庭上打扮成法官和芝加哥警察,嘲笑法官,愤世嫉俗,视世俗成功为粪土。



以德林格为代表的坚定反战的宗教人士,他们反对一切暴力战争,连二战都反,他们是理念上纯粹,行动上务实的一帮人。

还有两个打酱油的阿卡林人士,被拉来纯粹是为了凑数。博比西尔作为“黑豹党”领袖,代表了当时的黑人民权势力。在片中似乎黑人民权运动和新左派距离很远,但事实上排挤白人是黑人民权运动中“黑人力量”等激进团体和个人主动选择的结果。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被告的三种身份:黑豹党领袖、学生运动领袖和异皮士。这三种身份分别代表了美国的三种阶层:少数族裔、知识分子和社会闲杂人士。

在芝加哥暴乱已成为历史的五个月后,时任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履新后他直接对公诉人理查德提出,因为不尊重所谓的传统“礼仪”,无论是前司法部长克拉克的不守“礼仪”还是芝加哥游行示威时因暴乱被捕的七君子们的不守“礼仪”,他都希望能把这七个人送到监狱里关 10 年,因为他们损害了他和他自以为能代表的国家的面子。理查德与米切尔在这些人是否真的违法这个问题上有些争执,在对话的最后,理查德提出了最关键的责任划分问题,到底是示威者们还是警察们真正引发了这场暴乱?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回答了这个问题,基本就解决整部电影的最核心实在问题。

接下来正式进入了庭审,不同于以往以辩诉双方律师或当事人为主的法庭戏,本片极力塑造的是法官朱利叶霍夫曼,这位法官给观众的印象显然是保守、固执且充满偏见。这种形象的出现,也在暗示着这场审判本身的不公平,在法庭中,法官无疑是最大的,这样的塑造,也就间接象征着国家机器的强势,以及对个体的倾轧。



庭审戏与历史事件交叉上演,为观众呈现了整个庭辩和暴乱历史的过程,时空在法庭庭辩与历史时事中来回穿梭,介绍了市政官员在审批游行时的来回扯皮,芝加哥警方安插在示威游行队伍的卧底,游行中因何发生冲突,对被告有好感的陪审团成员因家人受到“生命威胁”而被劝离,海登等人被捕等等事件。



在这些事件回溯中,所有人都明显看到,黑豹党没有参与其中,而该党伊利诺伊分部主席汉普顿的谋杀,显然是有预谋的。 面对自己伙伴的去世,西尔无法平静,在法庭上面对法官的不公,不惧各种阻挠大声说出了真相,并咒骂了法官朱利叶霍夫曼,法官对此给与了完全过激的惩罚,西尔被锁上镣铐,堵上嘴巴,完全复刻了黑人一直以来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

法官朱利叶的这样的判决无疑是带有明显偏见的,这就是不公正的判决,后来博比西尔因为无效审判而被释放,同时,也让剩下的七君子在西尔被判审判无效的结果上去设想,是否有可能针对他们的案件,只是现任司法部长针对前任司法部长的报复,或现任总统尼克松对当时美国的保守主义收紧的可能性。

接下来律师们找到了前司法部长拉姆齐克拉克,克拉克当着现任司法部长手下的面,直接了当地说愿意出庭作为证人。在回避了陪审团的预审庭辩上,直接作证说出了:“总统并不是司法部长的委托人,总统问我是否要对芝加哥暴乱的人提起诉讼,而我拒绝了,原因是,我们的刑事报告显示,是芝加哥警方引起了整个暴乱,且七君子们之间没有任何密谋。”



这无疑回答了最关键的责任划分问题,解决了最根本的矛盾,也解开了最初的悬念。 但是法官朱利叶判决是不会让评审团以任何形式听到这段前司法部长的证词,意味着陪审团不会听到这个足以改变整个暴乱性质的证词。 被告与辩方律师一片哗然,出离愤怒,律师举起了法典砸向桌子,一直温文尔雅的德林格与法警冲突,拳打法警来宣泄这种愤怒。



当晚,围绕着动机,海登和艾比进行了一场思想与革命动机的交锋思辨,尽管他们的讨论很激烈,但是最后是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甚至是相互成就的结果,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有效沟通、真诚沟通、合理沟通、不被封嘴的沟通一定是有效的。



艾比作为被告七君子们的出庭证人,在法庭上他基于与海登辩论的内容,并与自己的思想融合了起来,与公诉人就他们的言论、行为、甚至整个事件做出了不同的解答,阐述了他们举行示威的动机以及目的。



最后来到了总结陈词阶段,被告一方做总结陈词的是海登,他是在七君子中唯一没有被警告过蔑视法庭的,在总结陈词前,朱利叶法官提醒他,如果他能给出简短、真诚与悔改的陈词,那么他对海登将另眼相看,在量刑上会给予充分的考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