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铅笔经济学
铅笔经济研究社,成立于2006年,是非盈利性的民间社团。我们的核心观念是市场经济、法治、有限政府、古典自由主义。我们致力于在中国社会宣扬和推广这些观念。同时,我们努力研究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现实,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北方  ·  雪又来了,上班第一天注意多穿 ·  昨天  
新北方  ·  男子过年大屏手机不离手患上腱鞘炎 ·  2 天前  
新北方  ·  破90亿!2025春节档电影票房再创新高 ·  3 天前  
新北方  ·  全网关注的“白衣小哥”,获表彰!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铅笔经济学

解读三中全会|郑永年:要为企业家发挥“企业家精神”释放足够空间

铅笔经济学  · 公众号  ·  · 2024-08-07 12:30

正文

452510

导语: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近日先后接受了《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政事儿”等媒体采访,围绕全会《决定》中重点改革举措作出解读。


IPP特别对郑永年教授精彩观点进行汇编,以飨读者。


郑永年:历史没有终点,通向未来需要改革开放

近日,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郑永年教授在采访中表示,从非均衡到均衡,从不那么协调到协调,从各个击破到系统化部署,是中国改革发展的一个演变逻辑。

郑永年接受羊城晚报独家专访——历史无终点 通往未来要靠改革开放

《羊城晚报》2024 年8月2日 A3版


郑永年教授在采访中表示,全会《决定》的重要精神是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具体而言,主要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他深刻指出,中共十八大以后强调“顶层设计”就是要全国统筹考虑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发展、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这次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郑永年教授接受《羊城晚报》专访

他进一步指出,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体制机制的改革,体制机制一部分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一部分甚至涉及上层建筑的调整。发展不足、发展不充分,那就要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讨论得多的地方,也就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郑永年教授强调,经济、社会、政治要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到二十届三中全会,越来越系统化。从非均衡到均衡,从不那么协调到协调,从各个击破、突破到系统化的改革,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演变逻辑”。

他进一步指出,数量型的发展已经过去了,现在要高质量发展,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推进改革开放。

更多解读

羊城晚报|独家专访郑永年:历史无终点,通往未来要靠改革开放






郑永年:好的改革需要经济发展牵引其它方面的发展

近日,郑永年教授接受了《新京报》“政事儿”采访,阐释了全会《决定》相关内容。他在采访中深刻指出,要正确梳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两者活力,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发展是硬道理”。郑永年在采访中表示一旦发展停滞,“所有的问题就变成了真问题”,例如就业、税收、消费等都要通过发展来解决。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建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需要全面深化改革。
他表示,改革需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并运用体制机制的改革来保护改革成果,“把改革上升到体制机制甚至法律层面,大家才能吃下‘定心丸’”。
他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个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医疗、教育、公共住房等领域高度市场化;而在应当市场化的一些领域,市场还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
“只有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情况下,市场才能起决定性作用”。
《决定》指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对此,郑永年教授指出,国家活力的增强很重要,政府在一些领域要起更好作用。国家活力与社会活力要均衡发展,也就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相互配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决定》重申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对此,郑永年教授指出民营经济发展现在面临的既有宏观的问题,也有微观的问题。
在宏观层面,存在经济部门与非经济部门政策不协调甚至政策“打架”的现象。这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避免合成谬误。
微观层面民营企业家的体感直接影响着市场信心,在“体感”较强的一些领域,一些税收、涉企案件等打击了企业家信心。《决定》指出,要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健全依法甄别纠正涉企冤错案件机制。
他认为,“地方政府与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两条腿,这两条腿活力发挥不出来,其他活力就发挥不出来,这一深刻的矛盾关系要理顺。”决策部门一定要做大量社会调研,充分发挥社会活力、企业活力以及各级领导干部活力,防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防止内卷。
全会《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对此,郑永年教授在采访中指出,科技创新的总体方向是产学研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三驾马车”——基础科研、应用技术、金融支持。
第一,需要有能力进行基础科研的大学和机构。
第二,必须拥有一批企业和机构能够将基础研究转化成应用技术。
第三,必须有支撑基础科研跟应用技术转化的金融支持,主要表现为风投。
他认为,要在撼动科研资源分配上持续发力。
全会《决定》提出要发展耐心资本,没有耐心的机制体制,耐心资本难以发展。他表示,科技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从基础科研到应用技术,再转换到金融服务,有一个漫长的周期。在资源配置、人才培养、应用技术转化等方面,需要做大量改革工作。
“科研资源要多向年轻一代倾斜。”
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得以更加近距离体验中国发展。

更多解读

新京报“政事儿”|专访郑永年:好的改革需要经济发展牵引其它方面发展






郑永年:明确国资重点投资领域,为民企留出发展空间

近日,郑永年教授接受了南都·湾财社专访,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相关内容。他在采访中表示,民企的市场空间不足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要为企业家发挥“企业家精神”释放足够空间和手段。



 专访郑永年:明确国资重点投资领域 为民企留出了发展空间
《南方都市报》2024年8月2日 A04 05版


郑永年教授在采访中表示,三中全会《决定》围绕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国家治理这三个核心主题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深刻的结构性调整,理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推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

他指出,民企的市场空间不足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民企要求政府或者国企能够释放出更多的空间给民企,尤其是在竞争性领域。

在这方面,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督和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

在国企改革方面,《决定》进一步明确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提出“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推进“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

市场是企业运作的空间。《决定》同样强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并明确提出“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

他表示,《决定》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国企和民企有了具体边界,这给民企提供了不错的发展空间。



更多解读

南都湾财社|专访郑永年:明确国资重点投资领域,为民企留出发展空间






郑永年:二十届三中全会给予广东大好机遇

近日,郑永年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IIA)官方公众号“大湾区评论”上发表评论文章广东如何高质量落地三中全会改革方案|独思录 x 郑永年》他在文章中指出,通过高水平的开放,广东可以为自己、为国家塑造“四个大市场”。

郑永年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广东必须继续扛着改革开放的大旗,走在前列。

“对广东来说,改革开放就是一体两面,是同一个进程。”

他认为,广东内部改革需要达成两个目标。第一,区域均衡发展;第二,基于技术进步之上的产业整体升级。

区域发展聚焦于两个互相重合的“缩小”,即缩小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之间的差异,缩小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异。他指出,“缩小”并非意味着差异完全消失,而是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

基于技术进步之上的产业升级可以说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实现这个目标,广东就要利用其他省份所没有的比较优势,即开放。而开放战略的制订需要围绕着新质生产力,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来确立未来产业,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现存产业。

“开放是广东的灵魂。”通过高水平的开放,广东可以为自己、为国家塑造“四个大市场”——粤港澳大湾区大市场、泛珠三角区域大市场、亚洲区域大市场、世界大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专利能力已位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成为电子信息、软件、医药等领域的全球科技竞争前沿。

他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香港的基础科研基础设施和规则都很先进,且金融服务也是香港的一大优势;而应用技术的转化是内地九个城市的最强优势。大湾区十一个城市的融合发展,香港(澳门)保持基础研发,而把技术转化放到其他城市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更多解读

大湾区评论|广东如何高质量落地三中全会改革方案|独思路X郑永年





郑永年教授应邀参加广东省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

7月31日,郑永年教授应邀出席广东省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郑永年教授在会议间隙接受媒体采访
视频来源于南方报业官方新闻客户端“南方+”

郑永年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围绕着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核心主题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深刻的结构性调整。致力于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

全会《决定》明确要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经济领域,《决定》强调的是“增长”。为此需要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

*内容来源于《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更多解读

南方日报|郑永年:从全球视野看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郑永年教授应邀为深圳市南山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专题辅导报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