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调研三人行
分享上市公司或行业的最新电话会议和调研纪要,公司管理层讲话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调研三人行

中医药未来怎么走?人大代表建议来指路,你最期待哪一条?

调研三人行  · 公众号  ·  · 2025-03-04 15:5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始终是两会期间的热点议题。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 卢庆国,聚焦于中成药等多方面,提出多份建议,旨在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注入新的思路。


以下是对我国三大终端(公立医院、零售药店、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和六大市场(城市公立医院市场、县级公立医药市场、实体药店市场、网上药店市场、城市社区卫生中心市场、乡镇卫生院市场)药品销售规模与格局的详细分析。


图片
图片
图片

张伯礼:

建议把更多大品种中成药纳入医保


张伯礼认为,目前医保中成药目录还存在不足:部分非处方中成药已被纳入医保,与此同时,一些疗效显著的中成药尚未被纳入医保目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在医疗机构的使用和推广。


此外,张伯礼认为,医保目录的调整和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给中药产业的创新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影响了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和非处方药品的质量。


基于此,张伯礼建议:一方面,鼓励普药转为 OTC药 ,退出医保目录,市场定价,药店销售,这样便于百姓购买使用,有利于OTC推广使用,也支持企业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大品种中成药要借助现代科技提升质量,推进临床循证研究,提供高级别临床证据,同时说清楚作用机制,以提高产品销售额,形成新质生产力。


目前,中成药品种在国家医保目录中占据较大比例。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后,国家医保目录内药品总数为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中药饮片892种,中成药占比超44%。过去几年,医保在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医保目录内中成药从2017年的1238种增加到2023年的1390种。


此外,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3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2023年,全国通过省级医药集中采购平台网采订单总金额12793亿元,比2022年增加2178亿元。其中,西药10224亿元,中成药256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部分中成药因疗效和安全性不确切受到质疑。张伯礼提到,医保药物目录要充分考虑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确保纳入目录的药品是临床必需,此外应充分考虑中药特点,优质优价,将OTC退出的资金用于支持大品种进入医保目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卢庆国:提升中成药质量标准,

规范中药集采带量模式优化分配机制


自2018年国家实施药品集采后,药品集采在缓解患者用药负担、减轻医保基金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成药集采带量模式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中标价格与采购量之间缺乏明确的对应规则,医疗机构在采购过程中更多地选择价格较高的药品,而低价中标药品因医疗机构掌控选购权,缺乏有效的采购量保障机制,难以实现预期的采购量。现有的采购策略未能充分发挥集采优势,这导致即便是在集采背景下,某些药品的价格仍然偏高,影响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和医保费用的有效降低。


卢庆国呼吁:制定中药集采政策时,明确规定中标价格与采购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保低价中标药品能够获得充足的采购量,实现规模效益并促进成本效益的提升。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药材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采购量和价格,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此外,为进一步降低治疗费用和医保费用,要求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等优先采购同组内日均费用最低的集采中标药品,提高集采药品的实际使用率。


严控中成药质量 剑指“劣币驱逐良币”乱象


卢庆国表示,低标准的中成药难以确保稳定药效,导致患者服用后可能无法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更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对中成药的信任。此外,低标准成为不法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的温床,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一方面,药典存在对中药材和中成药标准宽泛、标准低的情况,不能拉开中药材及中药质量差距,起不到限制低质中药进入、鼓励高质量中药扩产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宽泛还造成了中药材资源的浪费和错配,优质药材往往难以在国内获得应有的价值,反而更多地流向国外市场,这既是对我国中药材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削弱了国内中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针对中成药质量标准宽泛导致的药效不稳等问题,卢庆国以 板蓝根颗粒 为例指出:尽管药典规定核苷类成分总量下限为1.40mg/袋,但75%的合规产品实际含量可达5.0mg以上,而市场上超80%产品仅2-4.5mg,仅有不到20%的产品含量≥5.0mg/袋。


为此,卢庆国建议:对中成药的质量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并基于此合理提升相应质量标准。通过实施更加严格和严谨的标准,消除中药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增强中药的信誉度和市场认可度,保障公众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动整个中药行业向着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推动中药配方颗粒专业化生产 释放千亿市场潜力


中药配方颗粒行业近两年迎来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具体问题。


卢庆国认为,当前企业“大而全”的生产模式导致多重问题:药材来源杂乱,难以有效控制药材质量,建立自有药材生产基地;研发成本高企,各企业间存在重复研发现象;设备效率低下,无法充分利用专业化、规模化、连续化和自动化的现代提取加工设备;库存压力和运营成本高;药渣资源浪费,无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而推行专业化生产,各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应集中精力研发与生产少数几个其最擅长的品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为此卢庆国建议,打破流通壁垒:允许符合国标的配方颗粒在企业间流通,以便各生产企业能够采购符合标准的同类产品进行配伍。推动行业专业化分工,设立专项支持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在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同时,加强对药渣中有效成分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实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减少资源浪费。


除中医药行业的相关建议之外,卢庆国代表还准备了《关于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建议》《关于加大对被美国政府制裁企业支持的建议》《关于降低农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减轻农民参保负担的建议》等多份建议。



END


为了帮助大家减少与投资机构的信息差,特建立了一个 医药 知识星球。


目前星球覆盖内容:调研纪要、电话会议、研究报告、专家访谈、买/卖方白名单电话会、个股动态点评、行业数据库,每月内容几百篇。

目前星球累计分享超20000份投研干货,能节省大家大量不必要的投研时间! 目前也孵化了多个社群,进入星球后可根据需求申请进入对应社群。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