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设计联的第2918
期分享
美发室概览 ©行在建筑空间摄影-贺川
你去过印象最深刻的理发室是怎么样的?你曾经毁于哪位TONY老师之手?作为以美为出发点的理发室,其实在踏入门的那一刻就几乎决定成败了!
如果你进入一家能够让你不自觉就为之惊讶的理发室,不管是美还是有趣,都直接体现了这家理发室的创意性和独特性。不能说百分百能满足你,但从未进入之门店前,这是你唯一判断的标准。
在四川成都锦江区,这家叫“意念造型”美发室,经营了有二十个年头,店面也不断升级成现在这样别具一格的“行头”,能经营20年,从如今呈现的店面就能反推过去这家店的业务水平。
作为一家老店的改造,设计师从品牌名“意念”的调性出发,
设计初期一早就将视角锁定在“波”的概念——波或波动是扰动或信息在空间上传播的一种物理现象,任何类型波的运动总是伴随着能量的传递,于是
将丰富的结构语言贯穿于场景体验中。
如何
处理
自然景观和未来主义之间的关系
成为这次改造的
重点。
改造
中
运用大量的
圆、环、弧线等几何语汇来
呈现
“波”的
形式
,
这个美发室最大的亮点是不同以往
规整的空间划分那样枯燥无味
,
而是以
正中央的柱子为圆心如同“波”的传播形式一般
向四周辐射来
展开平面布局和动线推进。
入口弧面结构©行在建筑空间摄影-贺川
由于地处老成都嘈杂的街道,为了避免街道所带来的市井气,外立面没有使用完全开敞的设计,而是通过
弧面结构自然连接街道,
同时也暗示了这家美发室的独特性
。
入门即远离城市喧嚣,
自然的混凝土肌理,营造理发室的仪式感和神秘感。
接待区作为入室前奏,在灯光效果上做了缓冲带
,客人将在进入工作室之后忽然眼前一亮。
接待区的智能
灯光以每三个小时为周期循环变化,模拟日出到日落的自然过程。
环形金属结构等距划分镜面位置 ©行在建筑空间摄影-贺川
主要工作区域位于空间最中心,是“波”的起始
中心
点。以此为圆心通过金属结构以环形布局为基础框架,等距划分镜面位置,内外双层座位递进扩散,提高空间利用率,又使得空间更加缓和和舒适。
接待区域和主要工作区域之间以环形廊道连接,如同是两道“波”相互影响之间的的缓冲带。廊道故意压低的层高与明亮开阔的工作区作对比,起到先抑后扬的效果。
除了开放的工作区,八个封闭的房间环绕于主区域周围,赋予空间必要的私密和安静的工作环境。
其他功能区域 ©行在建筑空间摄影-贺川
洗护区 ©行在建筑空间摄影-贺川
洗护区、烫染区、员工休息区按区域功能划分,联以回廊走道,有序地整合在“波”的边界,与主工作区相规避。
空间最中心位置采用仿真巨石,LED屏幕,金属环形架,可移动镜面点缀,成为点睛之笔。环形可移动镜面再一次暗示了空间布局、设计理念——“波”的概念。
由仿真巨石包裹从中生长的LED屏幕,表达了空间对未来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追求。
环形圆镜在移动过程中充当一个放大版的后脑勺理发效果反射镜,设计师或顾客通过移动环形镜面,就能让顾客从多角度观察自己的发型效果。
石头布置空间营造超现实主义 ©行在建筑空间摄影-贺川
石头作为自然界最原始的元素以最直接快捷,不具侵略性的方式存在于空间的各个角落,模糊室内与室外,建筑与自然,现实与幻想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