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护肤奇扒说
这是个有趣有料的护肤频道,愿你我,永远那么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护肤奇扒说

皮肤出了毛病,能不能用护肤品?

护肤奇扒说  · 公众号  · 美妆  · 2017-11-07 15:15

正文


本篇文章主笔:扒爷


如果你一不小心,皮肤出了毛病,总是反反复复的,麻烦就来了。

解决皮肤问题,总是伴随着焦虑和无力感。


我们经常会碰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我去看护肤达人的建议。

大部分护肤达人会和你分享每天都在用什么产品,每种推荐的产品都有很牛×的功效,什么10天让你白上好几度,痘痘痘印一扫而光,一瓶用完从此可以挺胸做人等等。

如果你跟着买了,用了,通常的结局又没有什么效果。这个时候你去找这些护肤达人咨询,如果人家会回复你的话,基本上会说: 你的问题,得去医院看皮肤科医生。


第二种情况,我去看了皮肤科医生。

如果我是皮肤科医生的话,我会最讨厌什么人?就是那些所谓的护肤达人,还有朋友圈刷面膜致富的人。在医生眼中,不去折腾,皮肤就不太会有什么大的毛病。而这些达人没几个真正懂得皮肤的原理,在医生眼中看来,就是瞎忽悠,把人弄出那么多毛病,还不容易治疗。

钱是让你们给赚去了,麻烦就甩到我们这儿来,你说气不气人嘛。

所以,当你找到医生,就会听到这样的建议: 你所有的护肤品都不能用,只能用我开给你的药膏。


药膏用得不对,或是皮肤底子不好,也容易用出问题。加上在我们国内,看个医生是真的麻烦,排几个小时队,就看5分钟,草草了事。

很多人看了医生,用了药膏后,情况越来越差,最后心中想: 什么狗屁医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的状况?

首先是因为知识壁垒,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很难做到对每个领域都有研究。

再说了,现在的专业教育基本上是针对应用领域做的职业教育,比较忽视基础理论的掌握。大部分医生的培养,主要靠的是标准的操作手册式训练,加上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进行结合。他们的治疗方案,很多是靠“见多识广”,有充分的临床经验。

对于医生而言,药膏是他们最熟悉的工具。而护肤品那么多,就连配方师不亲自用用看,也很难对一款产品真正的作用了如指掌。用得不对,在患者皮肤脆弱的时候,就只能起到反作用。

既然不了解,就干脆不让他们用了。


护肤达人研究的是基于市售产品的运用。大部分也就熟悉几个明星成分的功效。他们敢给大家乱种草,首先是针对皮肤正常的人,不容易用出问题。

另外一方面,是不用负责任。



接触到很多皮肤有状况的客人来咨询,很多人表现得很焦虑,我特别能理解,作为一个爱美的女性,脸面特别重要。讲实话,有时候内心也是挺奔溃的,还得耐心给客人们解释,虽说有些专业的解释,我自己也能知道大多数人不一定能理解,但我知道这样去做多少能给大家一些鼓励和信心。

对于问题型皮肤,我想把一些经验和心得,整理给到你们。


1、对护肤品和药品的价值定义。

把护肤品当药,寄希望于护肤品能具有神奇功效,以及,把药品当护肤品,幻想多涂点、涂频繁点,自己的问题也就能解决得更快一些。

这些想法都有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得先定义好这两类产品的价值。


护肤品 的价值是:维护皮肤状况的稳定,在不给皮肤造成额外负担的情况下,进行适度的修复。

护肤品着眼于长期价值,应当尽量温和。


药品 的价值是:针对不同的皮肤病状,提供快速直接的干预手段。

药品着眼于快速见效,解决了问题,就不需要再用。


2、具体使用上的一些建议。

皮肤正处于问题状况中,相对来说非常脆弱,耐受性很差。

我们在选择解决方案的时候,需要从护肤品和药品上同时入手。



护肤品,需要找一套安全性高,非常温和的产品来使用,其目的是为了帮助脆弱的皮肤提高防御能力,加强抵抗力。

  • 尽量避免使用清洁和卸妆产品,如果需要清洁,建议使用氨基酸类的温和洁面,每天仅在晚上使用一次,水温尽量控制在接近体温的范围内,洁面时间20-60秒。早晨就温水清水洁面。

  • 暂时别用功效性精华,和含有酒精、丙二醇等刺激性溶剂的水剂产品。

  • 含有温和抗氧化剂的乳霜,是最合适这个时期用来维护皮肤的,比如含维生素E、酯化维生素C的产品。



药品,使用的核心注意事项,是尽量让皮肤少受到刺激,避免造成皮肤新的问题产生。

  • 药品容易刺激皮肤,同类功效的药品中,尽量选择最温和的,比如祛痘药膏中,维生素A软膏和阿达帕林凝胶在功效上发挥的作用相同,但阿达帕林凝胶就相对温和很多,我们宁可效果稍微慢一点,多点耐心,免得给皮肤造成新麻烦。

  • 用药不要心急,使用之前,多看下相关说明。让你薄涂,就别自以为是,觉得多涂点好得更快点。包括使用频率,尽量根据药品说明来使用。

  • 使用药品过程中,如果出现药物反应,比如刺激性太强,脱屑严重等问题,马上先停下来。等皮肤状况恢复了后,再继续,如果最终发现对于这个药物不耐受,就不要强用,可以去咨询下医生,看是否有更加温和的替代产品。

  • 用任何药膏,都需要做好皮肤的日常保湿工作,皮肤干燥时用药,特别容易出现问题。


3、如果你打算用我们的产品来做护理。

很多人治疗皮肤病之所以成效不大,就是因为药膏在治疗的同时又损伤了皮肤,如果基础护理维护好,让药膏的损伤性降到最低,治疗效果就出来了。


我们家的一些产品就特别合适配合药膏来治疗皮肤出现的问题。

总体来说,我们在研发时,会特别注重所选择原料的温和性和品级。

下面的解释有广告嫌疑,但确实希望大家对产品的配方,能够多一些了解,以后对市场上的产品的夸大宣传,多一些免疫能力。


现在很多消费者也养成了看成分表的习惯,我们能从成分表中大致判断这个产品的功效方向,但很难判断这个产品是否真正能帮助到自己,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同样名字的一款成分,差异性也很大。

首先不同品级的价格上就有很大差异,比如在我们产品中很常用的光果甘草根提取物,便宜的几千块一公斤,顶级的则需要三十多万一公斤,就算是很常见的霍霍巴油,杂质多的和精炼度高的,长期使用下来,对皮肤产生的价值也有很大区别。


另外,为什么温和性的产品,功效就比较难做?

很多原料在护肤品上使用时,原料商提供的使用方式就需要用强极性的溶剂来溶,比如酒精。

如果你放弃使用这种对皮肤会产生刺激性的溶剂,就需要去想办法解决,自己动手去做很多基础实验,这些都会在做配方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我看来,真正把功效和温和性,都能做到很好的产品,才能算是优秀的产品,而这类产品真的很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