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户型进门就是一条宽1.8米的走道,改善区域的浪费是这次格局改造的重点。
▲ 改造后的格局:
1.厨房与北阳台打通后形成一个超大梯形厨房
2.儿童房的入口改为从客厅直接进入
3.原先的次卫转角变为次卫干区
4.原先的主卫转角改为迷你衣帽间
5.基于以上的改造,原先的三处走道均变成了储物空间与功能区域
▲ 客厅与餐厅在同一空间,中间没有隔断,因此感觉特别开阔舒适。
▲ 为了让客厅尽可能得大,我们把女儿房往里缩小了30公分,因此留下了这次装修中争议较大的承重柱。
▲ 我和老公都喜欢一些原始粗犷的元素,所以当这根碍事的承重柱出现后,我们一致决定保留它的混凝土状态。别看它看似粗糙,但也是经过我们各种工具打磨后才呈现出这种效果,这跟柱子也让所有人都记住了我家。
▲ 餐边柜利用了储物间的墙体背面做了薄柜,平时可以储存些随身物品,单据和药物。
▲ 柜子的中间部分镂空,放一些随手拿取的东西,也让柜子不显得压抑。
▲ 干区双台盆,每天「早高峰」最忙碌的地方。每天3个人的洗漱用品都集中在这里,却也能时刻保持干干净净,秘诀就是这个1.8米长的定制大镜柜。
▲ 卫生间与厨房的0.6x1.2米大墙砖可是把瓦工师傅累坏了,但是效果超级赞。墙排马桶水箱便于打扫清洁,马桶下的地砖算好了尺寸,三片砖正好填满,都不用裁尺寸,强迫症这下舒坦了。
▲ 坚持让瓦工师傅用整块瓷砖 做切口而不用小块来贴,虽然耗时久,但最后出来的效果超级棒。
▲ 柜子中间镂空放些常用的卫浴用品和浴巾。柜体内做了一个格子装上插座,直接给吹风机找了个安置点。
▲
卫生间需要通风,也需要防虫,金刚砂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