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生产中,机械伤害是一种常见的事故类型,它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死亡。机械伤害通常涉及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如旋转、移动、加压或冲击等动作,如果操作不当或防护措施不足,就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以下是一些关于预防机械伤害的要点:
1、常见机械伤害类型
卷入:长发、松散的衣物或身体部位被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卷入。
挤压:身体部位被机械设备的两个接触面挤压。
碰撞:与机械设备的移动部件发生碰撞。
切割:被机械设备的锋利边缘割伤。
冲击:被机械设备的快速移动或落下部件击中。
2、预防措施
安全培训:确保所有操作机械设备的员工都接受了适当的安全培训,并了解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
穿戴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安全鞋等。
设备维护: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所有安全装置和紧急停机按钮处于良好状态。
安全标识:在机械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操作人员注意潜在危险。
锁定/挂牌:在进行设备维护或清洁时,使用锁定系统确保设备在安全状态下。
安全操作程序:制定遵守安全操作程序,特别在启动、停止、调整和清洁设备时。
风险评估: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机械设备的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紧急预案:制定并演练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迅速有效地响应。
3、案例提示
案例简介:2021年4月4日凌晨1时55分左右,位于扬州某区的扬州某彩印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发生一起因模切机卡纸进行清理作业产生机械伤害的事故。该起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80万元人民币。
事故分析: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卞某某违反作业指导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在排除设备故障过程中未切断模切机电源,进入设备内部清除卡纸,颈部被恢复运作的模切机收纸平台和机器固定杆卡住致伤。
另外,本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有两方面:
(1)某公司对一线工人安全教育培训不规范,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没有对所操作机械设备涉及的安全知识、隐患风险以及防护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
(2)某公司对机械设备危险因素辨识不到位,对模切机存在的危险因素未充分辨识,未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
在此类案件中,法律分析的关键在于确定事故责任的归属和责任的大小。企业需要证明其已经履行了安全生产的义务,包括提供安全培训、制定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等。同时,工人也需要证明其是否遵守了操作规程。如果双方系劳务关系且双方都有过错,可能需要根据各自的责任比例分担;如双方是劳动关系,则工人构成工伤。此外,企业应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加强安全管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