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宛央分享了对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及书籍《从前的优雅》的读后感想,特别是对其中涉及的女性角色张幼仪的深入理解和评价。文章讲述了张幼仪在传统与现代交织背景下的生活选择,尽管面临困境,但她展现了独立女性的特质和担当。
作者详细描述了张幼仪的人生经历,从婚姻、家庭到自我成长的转变,展现了她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和独立女性的坚韧品质。
作者对独立女性的定义有所转变,认为独立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独立,还包括对家庭、亲情的责任和担当。张幼仪虽然经历了婚姻的挫折,但她始终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展现出强大的生活能力和商业智慧。
作者强调张幼仪内心的情感和责任感,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她也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关怀。这种情感与责任并重的人生态度是作者所敬佩的。
● 作者 ╳林宛央 ● 来源公号 ╳宛央女子
● 配图 ╳ 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___
我是宛央。
最近电视剧在追《山花烂漫时》,书呢,在看李舒那本《从前的优雅》。虽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精神食粮,但是我却有一个共同的感慨——人生的至暗时刻,那些有力量的女性原来是这样度过的。
我被《山花烂漫时》里的谷雨激励过,她虽然年纪小,但人生的至暗时刻一点也不比成年人遇到的少。我也被《从前的优雅》里的唐薇红、严幼韵等等激励着,或许是机缘到了,我觉得我又可以重新系统地,带着自己真正的阅历和人生理解来写民国乃至于古代一系列女子的故事了,这次写应该会有全新的感悟,因为我不再是从前那个我。
就从张幼仪开始吧。我还是喜欢她的力量感与包容性。
(刘若英版张幼仪)
是的 ,张幼仪,她最有名的头衔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但我总觉得这个头衔配不上她的人生。她才不是什么女结婚员。
二十多岁的时候很难欣赏到张幼仪的好,喜欢陆小曼的率真,痴迷林徽因的才华,如今过了35岁,回头再看徐志摩身边最著名的三个女性——林徽因、陆小曼以及张幼仪,发觉张幼仪有她让人敬佩和感动的地方。
在当时许多人眼中,张幼仪应该是最不具备独立女性意识的那一个。也因此常常被一些人瞧不起。
陆小曼最时髦,当下流行的一切,从衣食住行到价值观念,她都游刃有余,也活得很自我,对外界评价置若罔闻,似乎她是最独立的那一个。
林徽因有才有貌有事业,努力经营了婚姻,也在建筑事业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看似很文艺,可是抽丝剥茧回看她的人生,会知道感性的只有陆小曼,林徽因自始至终都理智清醒,她内心的强势被外表的温婉掩盖了太多。哈哈,蹭一下林徽因的光环,我们双子座的女性,生于盛夏六月的女性,就没有一个是生命力不旺盛的。
(周迅版林徽因)
这样看,似乎陆小曼的独立太轻飘飘,林徽因的独立好像更有落脚处?
那么张幼仪呢?
徐志摩认为,夹在勇敢冲破束缚的陆小曼和追求自我成长的林徽因之间,张幼仪活脱脱就是一个土包子。
(刘若英版张幼仪)
婚姻上看,张幼仪和他是包办婚姻,这让一心追求自由的徐志摩厌烦极了,他潜意识里把张幼仪当裹小脚的女人看,是带着相当轻蔑的态度的。
更不讨巧的是,徐志摩喜欢的女人都爱读书,但张幼仪是听从父兄安排,从师范学校辍了学嫁给徐志摩的,这也让徐志摩看不起,认为她思想守旧,眼界短窄。
徐志摩第一次见张幼仪,评价就是上文提到的三个字“土包子”。
婚后生活看起来似乎也很老旧,徐志摩外出游学,张幼仪打理家务孝顺公婆。
两人的婚姻生活实在乏善可陈,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对徐志摩而言是:“只是为了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而履行婚姻义务。”
行为上对旧秩序妥协,思想上向新时代奔赴,张幼仪在徐志摩的旧秩序里处处妥帖,在他内心的体系里,却是处处不合时宜。
那么离婚是不是就显得“独立”一些了呢?
问题是,张幼仪的离婚不是自愿,而是被迫。
张幼仪和徐志摩的婚姻生活,在徐志摩没有碰到女神前,徐志摩还勉强愿意让她不公平地承担着生育任务。
等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徐志摩连“配合父母意愿完成生育任务”这件事,也不愿和张幼仪一起了。
他逼着张幼仪去打胎。
张幼仪不愿意,自己留在德国生活,生下了孩子,徐志摩知道孩子出生后,第一件事就是追到德国逼着张幼仪签下离婚协议。
离婚,张幼仪是很被动的,似乎和独立意识也没太大关系。
离婚后,张幼仪给人的感觉也不是那种活出自我的女人。
离得如此惨烈,她也从未呛声或撕过,她孀居了30年,抚养着他们共同的唯一的儿子,奉养着徐志摩年迈憔悴的双亲,直至两个老人去世。
也关心着他遥远的梦想和现实的生活,看到他写的诗,看到和他相关的文章,都小心翼翼地保存着,为他诗集全集的出版,倾尽全力。
30年后,距离徐志摩去世已经很多年,一个名叫苏纪之的香港医生向她求婚。她的第一反应是写信给儿子,问他怎么看,后又征求二哥意见。
在亲人都鼓励她要遵从自己内心意愿后,她才走入第二段婚姻。
好像仍然有点为别人而活着的意味。
放在现在这种复杂的舆论环境里,这么隐忍的张幼仪搞不好是要被人骂上热搜的。
“你看看你,离婚前任说了算,再婚儿子说了算,能不能有点出息,忘记自己妻子、妈妈这些身份,就认认真真为自己活一次。”
二十岁的我,可能也会对张幼仪有些微的怨念吧,会粗暴武断地把她定义为“传统女性”。
现在,我却只觉得“独立”两个字,不应该如我20岁时所理解的那样浅薄。
“独立”和“妈妈”“妻子”这些身份,是可以重合的,它们从来不是对立的关系。考虑到亲密关系里另一方的感受,是一种责任感,考虑到自己身边人的处境,或听到他们的声音,是一种人味儿,我们不应该把它简单理解为盲从。
不如让我们来看看看起来一直“不独立”的张幼仪,在结婚、离婚这些事情以外,都做了些什么吧。
被逼离婚的张幼仪,当年一个人留在了柏林,没有人可以依靠,那就靠自己,她雇了一个保姆,照顾自己和孩子的日常起居,然后挤出所有的时间用来学习德文。
因成绩优异,后又就读德国裴斯特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
从前完全不懂德文,出国只是为了去和徐志摩一起生活的她,落地便能生根,凭借出色的德文和工作能力,在德国生活了四年,也被人称赞了四年。
1926年,二儿子夭折,丧子心痛的张幼仪回国,充分发挥她在德国学到的本事,留在东吴大学教习德语。
后来凭借敏锐的商业触觉,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借助四哥的人脉及异常优秀的金融风险管理能力,使得女子商业银行扭亏为盈。
后又创立云裳时装公司,引领上海高端时装潮流,并称南唐北陆的唐瑛和陆小曼都是那里的常客。
兼具传统女性的稳重与现代女性的眼光,张幼仪的商业思维和头脑远超普通女子。
甚至,徐志摩的身后事,也是离了婚的张幼仪在处理的。
前女神林徽因遣前去探视的梁思成和金岳霖带回一片飞机残骸,永久地挂在卧室里。
现女神陆小曼将前去报丧的人拒之门外,哭得死去活来……
唯有张幼仪妥善迅速地作出安排,令他入土为安。并在之后的很多年,一直奉养着徐志摩的父母,令他们的晚年纵然丧子,但依然有所依傍,不至于凄凉。
我对张幼仪的感觉是,她从来没有丧失打理生活的能力,比世间许多人都更有担当更有情义。
钱,她是自己挣的;
路,是她自己走的;
被人推搡跌到后,是她自己站起来的;
她只是习惯了沉默地做事,人群中往后站一站,把口号留给别人去喊。
她也只是,始终放不下身边的人,所以总是自己往前走的时候,忍不住回过头问一问他们是不是都还好。
她会照顾他们的感觉,不是她软弱,更不意味着她没有抽脚去开疆辟土的能力。而只是因为她内心始终有感情。
没办法,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很复杂很复杂的,如果我们能控制,如果我们能抽丝剥茧只看利弊,永远都能全身而退,那也就不是感情了。
所以,用不独立和没思想来定义她,是不是太狭隘了些。我现在真觉得人生是很宽阔的东西。
我以前写张幼仪时,说我很喜欢梁实秋对她的评价:“她沉默地、坚强地过她的岁月,她尽了她的责任,对丈夫的责任,对夫家的责任,对儿子的责任——凡是尽了责任的人,都值得尊重。”
但如今当我从字里行间试图再去触摸张幼仪的灵魂,我要冒犯地说一句,哪怕是梁实秋先生,他对张幼仪的评价,也显得多少有点男性视角凝视了。
我倒是觉得张幼仪很独立,因为她从始至终都尽到了对自己的责任——永不抱怨,从不放弃,绝地总能生根。
什么是独立女性呢?
说得再好,亦或姿态再好看都没用,有能力对自己的每一种境遇负责那才是真独立,而至于在这之外的,对别人负责,对人生宽恕,那是另一回事——情义。
张幼仪不仅是独立女性,更是情义女子。
她内心壮阔的爱,徐志摩从未懂,那是徐志摩的遗憾,而不是张幼仪的。
PS:然后,真的感觉很久没营业了,最近购物粉丝群(没想到吧,我还是有一大波认可我选品能力的粉的),都在各种骂我,说宛央你能不能不要这么佛系,能不能把你对文字的爱,最近稍微给我们这种爱买的人流淌一点。可以是可以,但我也要认真选出来我喜欢的品嘛。最近的着力点基本都在秋装上,因为确实是刚需。直播在考虑了啦,有个小众品牌蛮有惊喜,护肤品也在看了啦,雏菊的天空如果你们愿意,我也可以专门飞长沙直播一次。秋冬刚需中的刚需——打底,我也给大家选好了,兰精莱赛尔和羊毛的混纺,虽然价格只有59元,但质量真的哇哇叫,而且有那种小撞色,非常好看。大家试一下,入手一定不亏。本期作者:林宛央。公众号:宛央女子。潇洒派生活者,畅销书作者,未来知名编剧。一个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却过得比谁都潇洒的姑娘。忌矫情,治拎不清,喜欢你的不盲从。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qiuxiangjie0122。个人公众号:宛央女子(Apple1990-kun )
点击下方卡片订阅宛央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