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她自己所言:“我不是收藏家,我就是一座美术馆。纵观西方现代艺术收藏史,佩姬·古根海姆也一直处于20世纪现代艺术世界的中心。她几乎做了一切与艺术相关的事情,除了自己创作。
她的藏品几乎全面覆盖20世纪欧洲和美国的各个重要流派和艺术家之作,使威尼斯的佩姬·古根海姆美术馆成为欧洲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自1951年起,她的私人宅邸藏品就向公众公开展示。1976年,佩姬向古根海姆基金会捐献了她所收藏的300件艺术作品。1979年,佩姬过世前不久,她的藏品交由古根海姆基金会打理。佩姬·古根海姆美术馆随后成为威尼斯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佩吉·古根海姆美术馆
她收藏的这些作品的艺术家中包括:毕加索、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蒙德里安、马格利特、杜尚、米罗、达利、夏加尔、唐吉、摩尔等。有一个房间专门用来陈列波洛克的作品,他是古根海姆慧眼相中的许多人才中的一个。在这些艺术家中有古根海姆的朋友、情人和丈夫马克斯·恩斯特。
古根海姆和丈夫马克斯·恩斯特
她的一生充满争议,充满传奇,同时她为现当代艺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有人称她为艺术缪斯。(缪斯:希腊神话中主司艺术与科学的九位古老文艺女神的总称。)
曼·雷在1924年拍摄的佩姬·古根海姆
2015年4月,纪录片《佩姬·古根海姆:艺术成瘾》在纽约首映。之后,6月20日又在瑞士巴塞尔艺术展“光映现场”单元放映。
《佩姬·古根海姆:艺术成瘾》导演丽莎·艾莫迪诺·弗里兰
影片以佩姬·古根海姆的自传《一名艺术成瘾者的自白》为基本素材和线索,讲述了她以不羁放纵和艺术品收藏闻名的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介绍了她与20世纪欧美艺术家的交往和她的收藏行为对这些现当代艺术家们的影响。
《佩吉·古根海姆:艺术成瘾》片段
佩 姬,这个古根海姆家族的“害群之马”对爱情和自由的渴求曾使她频频出现在娱乐新闻中,而她的现当代艺术收藏也让她成为后世经久不衰的话题。
佩姬·古根海姆美术馆
收藏的部分作品
厄哈格尼的苹果树 毕沙罗 1894 年 以295 万英镑 (467 万美元)成交
穿东方服饰的年轻女孩 雷诺阿 约1895年 以 40万英镑 (63万美元) 成交
马克斯·恩斯特作品《吻》(The Kiss,1927年)
钟和床之间 Jasper Johns 1981年 由艾格尼丝捐赠给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
坦克雷迪·帕尔梅贾尼,《无题》(Senza titolo),1955年,威尼斯佩姬·古根海姆美术馆藏
骑马漫步 凡东根 以60万英镑 (96万美元) 成交
佩姬·古根海姆美术馆中布朗库西的黄铜雕塑作品《空间之鸟》(1932年-1940年)
佩姬·古根海姆美术馆中收藏的弗朗西斯·培根作品《黑猩猩习作》(1957年)
佩姬·古根海姆美术馆收藏的曼·雷作品《The Meeting (Revolving Doors)》(1916年-1917年)
培·琼斯(Jasper Johns)的作品《地图》 1963年
佩姬·古根海姆美术馆收藏的《火车上的忧伤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