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 《乡愁》
邮票,承载了太多太多难忘的记忆。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和通信媒介的增加,邮票的通信功能在不断地削弱,根据相关统计,全国信件量平均每年下降5%至10%。
不过,虽然使用价值在降低,但作为一种艺术品,邮票仍旧受到收藏爱好者们的青睐。
如今,中国邮政仍平均每年发行30套、100枚左右的纪念特种邮票,选题内容涵盖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风光、民俗等各个方面。
在集藏领域,无论是字画也好,或者是瓷器也罢,最根本的价值也体现在“珍罕性”方面。邮票也是如此,邮票存量越是稀少,其邮票价值本身的价值就越显得珍贵。
众多资深集邮爱好者总结,值得收藏的邮票,往往具有“老、精、稀”三个特征。举例来说,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在拍场频创高价,一套邮票的价值足以在北京买一套房;
又如建国前的“解放区邮票”,六、七十年代的“文”字邮票系列,现在也是价值不菲;
再如1980年发行的T46《庚申年》邮票,40年间创造的财富故事几乎让所有人都津津乐道……
从美学角度看,邮票是通过塑造可视的静态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艺术家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若干艺术大师在这方寸之地献出自己的精心制作,他们的心血也使得邮票具有了更多的艺术价值。
邮票上所反映的题材,挑选题材总是会选择发行地最优秀、最美好、最具代表性或纪念性的东西,经过精心设计,展现在邮票上,以“瞬间”表现“永恒”,使得方寸之间的小小邮票成为包罗万象的博物馆。
邮票的题材、画面、规格、版别、印刷、防伪构成邮票的艺术要素,一枚邮票其选材和设计的完美,艺术价值也更得到了提高。
正是因为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的如此结合,邮票才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可能性。
人有多种需要,既有对财富层面的渴求,又有对精神层面的渴求,而且精神需求尤甚。
集邮具有增知、怡情、益智等益处。藏友们
在欣赏邮票过程中得到的精神愉悦和享受是千金难得的。
难怪有藏友说,我们从集邮中可以得到的乐趣那么多
,又何必时时刻刻担心
市场的起伏!
更不用说,对于精品邮票,我们应该要有足够的耐心,将眼光放长远一些,会收获更多。毕竟,
收藏是件长期的事情,要依靠时间的沉淀才能锤炼出精品。
以600年景泰蓝宫廷艺术
纪念故宫建成600周年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