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柯特兹(匈牙利)
1894—1985
与相机在一起的自拍照,1927 年。
“相机是我的工具。经由它,我给予周遭世界一个解释。”
________
格特鲁德·斯泰恩(Gertrude Stein)宣称:“巴黎就是20世纪。”事实上,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派都发源于那里。艺术家们涌往巴黎,希望自己成为他们所称的现代艺术的一分子。
尽管安德烈·柯特兹(André Kertész)也混迹于巴黎先锋艺术圈,但是他的艺术作品却只有些许的法国味道。
《蒙德里安的眼镜和烟斗》(Mondrian’s
Glasses and Pipe),1926 年。
他那组看上去有点儿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变形的裸女系列,是受一家色情杂志委托才拍摄的,并不是作为自己的实验艺术作品而创作的。在他作品中出现的倾斜的角度、复杂的建筑几何图形和神秘的观察角度,很少能够长期地破坏他的人文主义倾向。
本着同样的理念,他的早期作品也从不在模糊的画意派或感伤主义上浪费时间。在《流浪的小提琴手》(Wandering Violinist )这幅作品中,一名盲人小提琴手在别人的搀扶下穿过一条泥泞的小路,这幅作品至今仍保持着张力,非常动人,因为它不那么矫情。
在巴黎期间,他成功地向大众化的画刊杂志推销自己的单张和系列摄影作品,比如法国的Vu 杂志和德国的《慕尼黑画报》(Münchner Illustrierte )。同时,他的作品也在专业的艺术和摄影出版物上发表。
《马戏团》(Circus),1920 年。
在他购买了徕卡相机之后,它的小巧可以让他在大街上的拍摄更加自由和不引人注意,因此他的作品也更加活泛。
《默东》,1928 年。
类似在《默东》(Meudon )这幅作品中出现的令人不安的场景既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同时也获益于他新添置的相机带来的操作速度。柯特兹获得的这种瞬时固定动作的效果影响了包括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内的20世纪的许多摄影师。
尽管他的作品也曾在纽约展出过,但柯特兹移民至美国的过程却麻烦重重。
他不能确保在《生活》(Life )杂志的永久的工作职位。由于移民法案中的漏洞,二战期间,他被列为敌国人员,这使得他更难找到工作。二战结束之后,他为《住宅与庭院》(House and Garden )杂志工作,让他觉得这是在浪费自己的才华。
尽管他从没放弃过这个念头,但是他的活力在他退休之后,以及在提升自己过去成就的宣传中得到激发。他开始带着新活力拍摄这座容纳他的城市。
《带拱门的华盛顿广场》(Washington
Square with Arch),1966 年。
在他过世几周后,他的大型作品回顾展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行。
*点击
阅读原文
,可查阅安德烈·柯特兹专访
________
*本文内容源自
中国摄影出版社新书
《摄影梦想家》,感谢
中国摄影出版社
授权转载。
[ 美] 玛丽·华纳·玛瑞恩 著
金立旺 译
往期大师
尤金·阿杰特
丨
阿尔弗雷德·施蒂格里茨
丨
弗朗斯·本雅明·约翰斯顿
丨
奥古斯特·桑德
丨
伊莫金·坎宁安
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