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国王,他曾经非常宠幸一位大臣,有一次,那位大臣的母亲生了重病,情急之下,大臣便擅自乘着国王的马车赶回乡里,这在当时是很重的罪,但国王却说:"他真是个孝心啊!竟甘冒犯大罪的风险去救母亲,这样的孝子必是贤臣。"
又有一次,国王与那位大臣微服出巡,那位大臣在路边摘了一个刚熟的桃子,一尝之下,觉得太美味了!便递给国王,说:"陛下,您也尝尝吧!"国王说:"你能在第一时间就想到要与我分享,足见你的忠心啊!"
几年后,这个大臣失宠了!国王便常在新的宠臣们面前数落他:"哼!那家伙,当年擅自乘我的马车回家,难不成看自己的家比看朝廷还重要吗?这样的人是必是庸臣。"又说。"有一次,他竟然还敢把自己吃过的桃子给我吃,足见他的轻蔑之意啊!"其实,故事中那位国王的行为,不也常成为我们现代人的写照吗?主观,常是你我不自知的通病。
同样的考虑,你我这样筹算叫慎谋远虑,别人那样筹算却是心机太重;
同样的动作,你我喜欢的政治人物做了叫真情流露,你我所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做了却叫惺惺作态;
同样是嘻嘻哈哈,自己嘻皮笑脸是因为充满活力、朝气,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嘻皮笑脸却叫过于轻浮;
同样一句话,与自己有嫌隙的人讲来,是别有用心,尽释前嫌后再回想起来,却是自己多心。
人的心,就像一个天枰,这个天枰很容易随着自己对人、事、物…的好恶而偏移,导致自己做出许多不理智的举动,做出许多不够客观的决定,说出许多缺乏冷静的言语。
经上说:“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他叫你们活过来。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然而 神既有丰富的怜悯。因他爱我们的大爱,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弗2:2-5
亲爱的弟兄姐妹:不要用情绪去看世界,不要让自己的心被主观的好恶给蒙蔽,因为主观好无往往属肉体,不属灵。当我们用灵性判断所接收到的讯息时。将会发现许多意外的感动。
一个年轻人,常常会被人们的三言两语给激怒,甚至忍不住大发雷霆,有一次,他又被气得不得了,便跑去找一位长者诉苦。
这位长者很有深思,他没多说,只倒给了他一杯水,之後又倒一杓盐巴下去,并要他尝一口,他一喝,不禁叫了起来:"哎呀!好咸啊!"
长者没有多说话,只是笑笑的又带他来到一座湖畔,同样的倒了一杓盐巴到湖中,再从中捞起一小杯水,要他再尝一口,并问他说:"这次会觉得咸吗?"那人回答:"不会啊。"
长者接着说:"湖的胸襟大,所以虽被倒入同样的盐分,但很快就被稀释了!年轻人呐!胸襟大一点,那些小事情就不会影响到你的生活。人,要做湖泊,不要做杯子。"年轻人顿时恍然大悟。
"拓宽自己生命的容量,学习别为小事抓狂,会让您的人缘、气质,乃至做事效率,都有所得益。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别人的一句话,能对你产生多大的杀伤力,取决于你的胸襟、格局、气度有多大!"
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箴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