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这里是体制内深夜话题。今晚,我们来探讨一些体制内的相关问题。今天,我收到了一位小伙伴的投稿,他是一位今年刚入职的乡镇公务员。他们这一批新入职不久,全县就停发了绩效。据说,很多地方的县财政已经快撑不住了。绩效停发后,他每月到手的工资不足3000元,只有2000多元。他问我,以这样的工资,乡镇公务员的工作还值不值得继续坚持。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最近,我收到了很多类似的投稿,身边也有听说,一些地方已经停发了绩效。停发的绩效包括了每月的绩效、年底的绩效、乡镇补贴、下乡补贴等,很多都已经停发。基本上只能保证基本工资,而基本工资,大家都知道,2000多元,比如2200多元。以这样的工资,在一个地方,你觉得能生活下去吗?
当然,过去三年,很多地方都比较困难,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小地方的房地产更是几乎无人问津。降价是不可能的,但市场已经明显饱和,房子卖不出去。因此,财政非常困难。很多地方正在大力招商引资,如果招进来的企业能够创造税收,财政还能支撑。但很多地方招不到企业,工业难以发展,财政状况就会越来越困难。
这位小伙伴也提到,虽然工资不够用,但当地领导表示可以批准停薪留职。停薪留职,我猜想这是否预示着又一波公务员的"下海潮"?如果体制内的工作只能发基本工资,而基本工资不足以支撑生活,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停薪留职,去社会上闯荡,尝试高薪工作,看看能否干出一番事业。就像上一次的"下海潮",很多人去了珠三角闯荡,结果很多人成为了大老板。如果他们能混出名堂,自然会继续工作;如果混得不好,发现自己在外面一无是处,可能会回到体制内,回到工作岗位上。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仍然是考公热的状态。我建议大家在报名考试时,先了解一下当地的财政状况。如果你报考的是地市级以上的单位,或者工业发达的地方,绝对没有问题。如果你报考的是中西部地区比较落后的地方,你需要查一下当地的财政状况,最好咨询一下当地的在职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的同事,了解工资和绩效奖金补贴的发放情况。如果这些都发不下来,大家要谨慎报考。这也是选择岗位时需要考虑的方向。
说实话,今晚聊的问题是一个苗头性的问题,但也提醒大家,虽然考公热,虽然体制内工作稳定,但在报考时,该避的坑还是要避开。如果你想避开更多的坑,那么小心谨慎会更好。
好了,本期就到这里。如果喜欢这类文章,请多多点赞,多多关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