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当团队变得越来越大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我的回答是,小米只做一家小公司。”黄江吉对记者说道。
企业为什么需要那么多层级的管理者?因为公司发展快,开展了越来越多的多元化业务,导致团队不断增大。但事实上,是不是公司越大,业务越复杂,就能创造出更好的产品呢?
从微软走出来的黄江吉对此深有体会,不一定!
一个企业刚创业时,人手有限,即使想做很多事情,创始人也必须思来想去,确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着手。有限的几个人都集中精力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同时,由于大家也很希望做其他事情,所以,就用最快、最有效的办法把第一件事情做好。因为只有这样,才有资源开始做第二件重要的事情。
但往往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不能一直保持聚焦。因为随着业务的进展,管理者会突然发现,既然有那么多事情要做,为什么不多增加一些人手?那样就可以同时开展好几项业务了。
如果一个创业团队一开始有10件事情想做,团队却只有10个人的时候,他只能聚焦。但是当团队扩展至40个人的时候,理论上可以同时做四件事情。但事实上,管理者从10件事情中选出一件,比选出四件事情要更加严谨和慎重。同时,40个人同时做四件事情时,由于大家都不急于完成,最后这四件事情所耗费的时间,反而比团队只有10个人的时候要多。
所以,在黄江吉看来,小米要做的就是聚焦最重要的业务,永远维持创业团队的规模,只做一家小公司。
这些年,尽管在外界看来,从手机到小米手环、智能体重秤,小米广泛涉足了各个领域。但事实上,小米的业务仍旧高度聚焦在三类五款产品上面,即手机、平板;电视、盒子、路由器。而其他的产品都是小米生态链上的合作企业在开发。在黄江吉看来,“少即是多”是小米一向遵循的处事法则。
聚焦,使领导者重新回到了最初的“小饭馆”时代,即一种“清醒,不被蒙蔽”的状态,就像一个小饭馆老板,和员工共同面对客户,对业务情况了如指掌。他既是一把手,也是一线员工,这中间不再需要一层一层的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