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君陪你度过经济、投资里的漫长岁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莫慌!今日情绪指数速看 ·  3 天前  
数据宝  ·  最新!机构看好的20只潜力股出炉 ·  4 天前  
第一财经  ·  哎!下午加油! ·  6 天前  
复利复利  ·  复盘241114:缩量!红盘487!极冰!大面! ·  6 天前  
复利复利  ·  复盘241114:缩量!红盘487!极冰!大面!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经济报道

震惊!用过的注射器等医疗垃圾,走向我们的餐桌?这事要有个说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2-20 19:00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从医院回收输液管、输液袋等医疗垃圾后转卖,加工成一次性餐具或玩具……


据了解,警方抓获嫌疑人3名,现场查获医疗废弃物13.5吨,实际查实嫌疑人收购、倒卖医疗废物数3000多吨,涉案价值4000余万元。


当医疗垃圾变成一次性餐具流向社会,祸害无穷。此事件关系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南京栖霞公安分局历时3个多月,侦破了南京市首起医疗废物污染环境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其中1人被逮捕,2人被取保候审;


现场查获医疗废弃物13.5吨,实际查实嫌疑人收购、倒卖医疗废物3000多吨,涉案价值4000多万元。近日,3名嫌疑人被提起公诉。


废品收购站堆积如山的医疗废弃物

这些一次性餐具都是以医疗垃圾为原料制成的 警方提供


有些医疗垃圾已经加工成颗粒,进而加工成一次性餐具,这是警方在宿迁、浙江等地查获的。警方供图


警方查到的抗生素类小玻璃瓶


民警在清查废品收购站账本


居民不满:废品收购站堆着大量输液袋、输液瓶


医疗废弃物不同于一般废弃物,它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或同位素等有害物质,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可能传播疾病。对于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卫生、环保等部门有着明确规定,其回收、处理都有严格的规范,必须由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回收、处理。


不过,为了牟利,有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干起了非法回收、转卖医疗垃圾的勾当。


8月29日,南京栖霞公安分局在对燕子矶顾家村一带清查整治时,发现顾家村1号废品收购站内收购、储存了大量的医用输液袋、输液管、输液瓶等医疗废弃物,伴有难闻气味,令人作呕,且噪音已影响到周围市民的正常作息,引起周围住户不满。


经查,该废品收购站注册名是南京康士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46岁的张某,张某从南京多家医院(其中不乏三甲医院)回收一次性输液袋、输液瓶等塑料、玻璃制品,然后转手倒卖。


触目惊心:警方两天清理出13.5吨医疗垃圾


栖霞公安分局将情况通报南京市环保局、栖霞区环保局。栖霞公安分局成立了专案组,并邀请专家进行专题研究。


8月30日至31日,专案组民警在收购站及张某的车内共清理针头、输液管等医疗废弃物约8.5吨、抗生素类小玻璃瓶约5吨,共约13.5吨一次性输液管、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等危险废物堆积成山,混乱的现场让人触目惊心。


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于2012年初起从南京数家医院以每家每月800元至1000元不等的价格回收混有针头、输液管的医疗废弃物。


回收后,张某雇佣工人将医疗废弃物按照塑料输液软袋、塑料输液瓶和玻璃瓶等进行分类,一次性塑料输液软袋用机械进行压缩打包,一次性塑料输液瓶用粉碎机进行粉碎打成塑料颗粒,出售至宿迁、浙江等地进行进一步加工。



调查流向:在宿迁、浙江发现已加工好的餐具


为进一步查清这些输液袋(瓶)的流向,专案组继续深入调查。民警侦查发现,张某将回收来的一次性输液袋(瓶)转卖给56岁的宿迁人张某某。专案组立即前往张某某的暂住地实施抓捕,并于今年9月28日在宿迁市菜集镇将张某某抓获。


据张某某交代,从2014年初开始,他以每吨2000元至2500元左右的价格从张某手上收购,然后以每吨2200元至280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生产塑料颗粒的加工厂,加工厂生产出来的塑料颗粒通过市场和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的塑料制品厂家。


警方介绍,医用的一次性输液袋(瓶)制成的塑料颗粒主要成分就是聚丙烯和聚乙烯,是制造塑料制品的重要原料。这些塑料颗粒经过再加工,甚至还被一些黑心厂家用来生产仿冒知名品牌的塑料玩具、餐具等。


警方在宿迁、浙江发现了已加工好的一次性餐具。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案件背后:“整体认定”解决环境污染案取证难


8月,栖霞区检察院检察官在现场勘查时发现,虽然堆积如山的医疗废物散发着刺鼻的异味,但“具体哪一包有毒有害,或精细到哪一个针头或哪个输液袋有毒有害”却十分困难,如果仅仅是认定针头有毒有害,数量不足3吨,根本不够立案标准,且要精细到每一个部件检测鉴定几无可能。


检察官提出了进行“整体认定”,“污染物是一个物理整体概念,即使嫌疑人将其分割成针头、输液袋、输液管等小部件。医疗用具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器具,其废物也是一个整体”。最后,警方采用了检察官的证据认定办法,张某的行为已涉嫌环境污染罪。侦查终结后,犯罪嫌疑人张某被检察机关批捕。


医疗垃圾怎么流出来的?


医疗垃圾被《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列为1号危险废物,意味着这种垃圾从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等,必须处于严格监管之下。


但从通报可知,某些医院的医疗垃圾有专门的人来回收,并被制成一次性餐具。这不仅说明《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制度已沦为摆设,也说明消费者已经或正在遭遇这种“致命杀手”的伤害。


根据不完全统计,一家大型医院每月产生的医疗垃圾至少十几吨。那么,医疗垃圾明令禁止出售,如何到了这些人的手里?医院里谁是“内鬼”?



谁来监管?


医院是医疗垃圾生产者,自然也是医疗垃圾外流的第一责任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产生的临床废物、医药废物及废药物、药品等医疗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消毒、毁型等预处理和处置;无能力处置的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控制标准的,必须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代为处置。


违反规定随意处置医疗废弃物,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刑法修正案(八)》第46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将有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既然国家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作为监管的依据,那么相关地方的环境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是否尽职尽责?究竟是工作监管流程的缺失还是有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头号废物”的处置在医院里如临大敌,但为何到了回收环节,就漏洞百出呢?我们使用的塑料制品,还能安全吗?


医疗垃圾乱象危害甚大,又并非个别现象,况且,越是在信息模糊的时候,谣言往往不胫而走。


面对百姓的焦虑、如果相关权威部门迟迟不回应、不澄清,错过最佳传播期,老百姓就真成了“老不信”了。


希望更多详细的信息有关部门可以尽快及时公布,避免谣言滋生,造成更大的恐慌。对于此事件,我们也会持续关注,真相不能一直在路上,信心是靠透明树立起来的。



来源:人民网、现代快报、中国新闻网(cns2012,作者:刘船)



本期编辑 刘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