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公司校园招聘会上不当言论被指隐形歧视,
抵制小米的声音传遍网络,
国民手机——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
据悉,小米员工在9月22日于郑州举办的校园招聘上发表不当言论,导致现场部分学生愤然离席,近日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
9月22日晚间,有大学生在微博发布声明称,小米在郑大招聘宣讲会上涉嫌专业歧视,要求公开道歉。
微博网友@比酷里西他 发帖称,小米公司到郑州大学举行招聘宣讲会,不限招聘专业,引来了很多学生积极参加。在宣讲会上,小米公司员工秦涛说:“如果你是英语或者阿拉伯语专业都可以来,因为我们有海外市场。如果你是日语专业的学生,那你可以走了,或者我建议你们去从事电影事业!”该言论引起在场学生哄堂大笑,但现场有日语专业的学生却感到受到了羞辱,有人当场离席。
该微博随即引来网民广泛关注,其转发量超过两万次,相关讨论迅速在互联网上发酵,有网友@小米公司雷军,要求小米官方对该言论做出解释。
24日下午,小米官方对上述事件公开道歉,并称对该公司发表不当言论的员工进行通报批评,并称不当言论已经对公司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此外,小米承认公司内部HR对员工培训存在严重不足,并表示会尽快完善相关制度。
(
小米对不正当言论进行回应
)
从指数变化趋势来看,该事件的热度在小米公司做出回应后9月24日 23时达到了0.95的峰值。
从相关监测数据来看,该事件的传播载体主要来源于微博(60.28%)、客户端(14.89%)和网站(9.22%)。微博为始发载体,随后新浪、网易、腾讯等多家网站进行转载、报道,该事件被广泛传播。
小米作为国产手机的新星,“爱国”口号成为大众购买的因素之一,此次出现“专业歧视”事件后,部分网友也表示愤慨。有网友认为:“小米广告中大幅吹嘘自己电池东芝的,摄像头索尼的,屏幕夏普的,除了手机壳子是国产还有啥,你骂日本我没意见,可你有资格么。”导致部分网友对小米产生抵触情绪,更有甚者直接表示转向华为。
有网友对小米公司的回应表示难以接受,指出:“个人言行,在公众场合,代表的是整个公司,在国外,不仅仅是代表自己个人,你的公司,还有您身后的强大的祖国!所以,这个事仅仅道歉,是难以接受的。”
其他网民持不同看法,认为当代大学生住着一颗玻璃心,活跃气氛的话还拿出来炒作,“仇日情绪很普遍,不要玻璃心了。选择日语那天没思想准备?”,反而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无知与傲慢。
本次舆情事件中,小米公司员工为活跃气氛,对相关语言专业进行调侃,出现民众认为的“隐形歧视”,与民众最初支持国货的心理行为背道而驰,是诱发此次事件备受关注的因素之一;又因涉及学习日语专业的整个学生群体,伴随着相应程度的政治敏感,因此该事件受到广泛关注。
从舆论的反应来看,绝大部分表示小米公司该员工说的话确实存在歧视,并要求道歉,迟迟未得到回应,造成舆情被扩散,民众不满情绪开始蓄积。时隔两日,小米公司公开道歉,显然该员工 “通报批评”的处理结果并不能满足民众“胃口”,直接将不满情绪转向小米公司。
小米公司在此次事件中遭受抨击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舆情风险的认知,未能在舆情萌芽阶段进行有效阻断,由此错失了减轻舆情风险的黄金时间,对公司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小米公司缺少对公司内部管控的措施,应加强培养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的深入,在对具有一定舆情认知的基础上,触及敏感性话题时谨言慎行,让风险事件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
本文版权归中正舆情机构所有,如有转载,请勿修改,并须注明文章来源:中正舆情管家,及微信公众号ID:yq_Butler
)
中正舆情机构是一家专注于网络舆情与信息安全战略的第三方智库机构,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北京大学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是《求是》杂志社《红旗文摘》杂志社重点战略支持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