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nitama讲道理
首个面向华语动漫爱好者的动漫主题电子杂志。功能包括:订阅专栏推送、读编往来。更多精彩期待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Anitama讲道理

Anitama新声:在小说里设定能力值有错吗?

Anitama讲道理  · 公众号  ·  · 2017-09-19 18:5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来源:《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


欢迎关注 Anitama 订阅号!


又到了动画一部接一部完结的时节……


人民网武汉9月17日电 (肖璐欣)16日,中国第一座 网红小镇 “DAMARA VILLAGE 颜值·艺术小镇”正式对外亮相,小镇所在地武汉花博汇的灯光节也正式和游人见面。

“DAMARA VILLAGE 颜值·艺术小镇”是中国第一座网红小镇,坐落于武汉市蔡甸区的武汉花博汇,总占地面积超过2200亩,是一座利用原有村湾、花田、河流、湖泊等资源组合建设的 欧式小镇 ,有超过100名国内外知名网红主播入驻。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网红小镇的外立面装修已经全部完成, 欧式的教堂、酒窖、钟楼 等错落有致。 据悉,小镇于今年十月正式开业后,将聚集和网红相关的业态,包括 东欧女仆馆、偶像剧场、二次元摄影棚、洛丽塔体验馆 等,成为通过网红直播文化聚集年轻人的时尚地标。 据了解,花博汇的网红小镇将陆续建 100个各具特色的偶像主播直播间、超过20个各具特色的网红设计师工作室、超过10个二次元产业相关互动式店面以及年培训量2000人的“网红生产车间”和年接待能力超过30000人的“粉丝俱乐部”。

网红小镇成立后也将成为 中国直播产业研究院 的活动基地,兼任中国直播产业研究院院长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指出,直播业属于大众传播的新业态,中国首座网红小镇在武汉的出现,意味着 作为文化产业领军者的网红直播产业,从线上走向了线下,从荧幕走向了生活 。位于武汉花博汇的网红小镇,汇聚了网络直播、数字音乐、时尚设计等“四新经济”的重要业态,将成为武汉又一个重要的 城市品牌和文化高地

http://hb.people.com.cn/n2/2017/0917/c337099-30742324.html


有一些轻小说、网文,虽然不是游戏题材,却将角色的能力数值化,或者加入“等级”“职业”“技能”之类来源于游戏的设定。如这几年比较热门的《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便是一个例子。这种手法,不论在作者还是在读者中,都引发了争议。

轻小说评论家、作家前岛贤看到一篇批评此类手法的匿名博文之后,也回顾了这种手法的缘由。

前岛认为,在其他媒体里引入 RPG 式的状态值设定的最初期的例子,应该是 1987 年开始连载的漫画《魍魉战记MADARA》。当时,漫画的原作大塚英志应该就已经看穿,RPG 之所以受欢迎,不在于它的奇幻设定,而在于“用参数的形式将强大程度数值化,并且随着游戏进行对其进行增减”这一点。

模仿游戏手法的《魍魉战记MADARA》,日后又被改编成了游戏。年纪大一点的读者可能还玩过。

而衍生自 TRPG (桌上角色扮演游戏)和 CRPG (电脑角色扮演游戏)的奇幻小说作家,似乎就普遍有一种意识,把“等级”“能力值”之类的数字,视作是应游戏需要而生的东西,不应该出现在小说里。像《罗德斯岛战记》和《Runal Saga》,都没有使用“等级”“技能”之类的字眼。

《巫术》官方小说的金字塔《近在咫尺的灰与青春》里,虽然出现了“主人公升到了 13 级”这样的表现,但是作者 ベニー松山日后在新装版的后记里,却称其为“稚拙的表达手法”。实际上,在这部小说的续作《风可曾抵达龙神之处》里,就没有再使用等级了。

(顺带一提,十文字青的《灰与幻想的格林姆迦尔》标题普遍被认为是在向这部小说致敬)

然而,从如今以《刀剑神域》为首的网络小说题材和异世界奇幻小说的风行来看,是不是可以说,大多数读者想看的,似乎不是沿袭了“刻意不写等级”这一约定俗成的规矩的娴熟小说,而是“打到敌人就会增加经验值的数字提高等级和技能值”的游戏式的世界观?

前岛自己写小说、读小说的时候,都在追求“小说的娴熟”,所以会觉得“等级提高了”“获得了技能”这种表现过于直接。面对 30 年前大塚英志的先见之明,感到非常羞惭。

https://twitter.com/MAEZIMAS/status/908282831675125760

结论似乎可以归结成“读者喜闻乐见,我不喜欢,我只好闭嘴了”。

不过我觉得这个起源还可以再向前追溯,例如 1984 年开始连载的《龙珠》中的“战斗力”数值设定,也是受到游戏影响的产物。


轻小说作家葛西伸哉说,他自己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设定、手法,都应该充分探讨、判断“演出上有什么好处和劣势”“在这部作品里运用起来会不会起到正面效果”,思考是否应该采用。至于读者,当然就不用想那么多麻烦的事,只要按自己的喜好去选择看不看有这种设定、手法的作品就行了。

大而化之地讲,“好懂”和“个性”二者不可得兼,完全看你怎么保持平衡了。

https://twitter.com/kasai_sinya/status/908184297571364864

这条和上一条谈的不是同一个话题,不过也可以结合起来看。


精彩内容推荐(请点击以下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