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年前,电影《智取威虎山》让横道河子出名了一次,这里建起了威虎山影视城和东北虎林园。然而这不是横道河子第一次出名,早在一百年前,这座小镇的名字就已经传到了欧洲。
一百多年前修建中东铁路的时候,因为火车翻越附近的张广才岭(一个冷知识,这条岭不是因为一个叫张广才的人命名的,而是满语音译)是个很大难题,大批的俄国工程专家和技术人员就聚集这里,俄国人就看中了这条小山谷,把这里作为工程指挥中心,修建了火车站、教堂、酒厂和医院,把横道河子作为从哈尔滨到俄国境内一处重要的中转站。
今天横道河子镇是中东铁路沿线所有铁路小镇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也是商业化最完善的,每到假期就会有不少从哈尔滨和牡丹江来此度假的游客。在横道河子的南北两侧,各有一处保存最完好的历史景观,北边是东正教圣母进堂教堂,南边是火车机车库博物馆,而中间的就是依然有人居住的俄罗斯风情老街。
整个镇子并不大,只算老街区的话,大概一个多小时就可以逛完,如果在机车库博物馆慢慢看,再加一个小时也足够了。从火车站出来向北漫步,就到了圣母进堂教堂,这座教堂通体绿色,带着东正教特有的洋葱顶,窗沿和屋檐都绘制雕刻着精美的纹饰,是中东铁路沿线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东正教堂之一,考虑到其为全木质结构,这种历史文化价值就更为突出珍贵。
在东正教堂的更北方,是一个颇具艺术气息的小聚落——画家村。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不少画家探访到这座小镇子里写生,为了方便长期作画,他们干脆长住在镇子里,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小聚落。后来这些画家中有一批人有了名气,把这座小镇的故事带到了外面,就有更多的画家聚集到此。政府规划了横道河子油画村,修建了展厅和教室,最多时有近百名画家在这里,也是鲁迅美术学院等一流艺术高校的实训基地。
从油画村穿过俄罗斯风情老街,欣赏那些百年前保留至今的木质房屋,懂行的人会留意观察那些建造精细的屋檐、门廊、烟囱和窗围,这座小镇里保存完好的俄式建筑有超过两百座,是欣赏传统俄式建筑文化难得的机会。在老街的南街口,就可以看到一排拉开的手风琴一样高大的红砖建筑,那里就是小镇最著名的机车库博物馆。
整个机车库的形状就像一把打开的扇子,15个并列的库位像扇面,轴心就是调转火车头用的转盘,大转盘与每一个库位之间都有铁轨连接。当年使用的时候,大转盘转动,调动停车位上的火车头出入车库,这使得火车调度极为灵活高效,也正是因为这种先进的设计思路,这座机车库一直使用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