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湛庐文化
与思想有关。这里传递最新出版资讯,让我们用阅读引领改变世界的思维与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派THU  ·  WWW2025 | ... ·  昨天  
数据派THU  ·  【AAAI2025】TimeDP:通过领域提 ... ·  8 小时前  
黑马程序员  ·  喜报!应届生均薪破万,最高薪资24000元! ·  昨天  
黑马程序员  ·  喜报!应届生均薪破万,最高薪资24000元!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湛庐文化

如何找到“甜蜜点”,提高你的学习成效?

湛庐文化  · 公众号  ·  · 2021-03-06 21:00

正文


你好,这里是韩焱精选。


这期音频,我要请你收听的是李东朔老师领读的《学习的升级》精读班的音频片段。


这段内容讲的是, 如何找到学习中的最佳效应点,提高自己的学习成效?







在棒球和高尔夫球运动里,有一个专业词汇叫Sweet spot,直译过来就是甜蜜点,它指的是能量转化效率最高的区域,选手花费同样的力气,击中这个点可以让球飞得最远,所以也叫最佳效应点。


在学习的过程里,也存在最佳效应点,能让人保持高效学习的状态。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学习中的最佳效应点呢?一起来听听看吧。


点击即可免费收听音频


人的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无动机三种。内在动机主要是指活动的动机是出于活动者本人并且活动本身就能满足活动者的需要。说白了,不给你钱,你也很喜欢去干这事。而你从事需要给你钱的事情的动机,就是外在动机。


动机是很重要的学习要素,但大部分人谈论的动机,通常是学生通过重要的考试、考上某个大学等短期动机。但是研究显示, 如果没有更大的目的存在——英文是purpose,短期目标和动机通常会徒劳无功,而且很快就在毫无方向的活动中消耗殆尽。


目的是驱动我们每天大部分行为背后的一个关键内在动机。而目的的厘清,在于能清楚回答“为什么我正在做这件事?”“为什么这件事很重要?”“为什么它对我和我以外的世界都很重要?”


有目的感的学习者,都有高度动机,会自动自发地学习为达到目的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也展现务实与效率。目的影响人生的快乐和满足,但老师、父母不能直接给予学习者一个人生的目的,而必须用引导、用言传身教和对话,帮助学习者迈向目的之路。


目的,是一种很特别的目标。和一般短期、立即的目标不同。


目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人每天有千百个目标,例如享受一本好书、看一场电影、获得一份好礼物。


目的,是一种遥远的长期目标,是一个你想去的方向。 你的一生想往哪里去?你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目的必须是有意义的、长期的、对这世界或其他人有帮助的目标。 有了目的,你会开始安排各种目标,让自己一步步到达那个目的。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不应只是单单考高分、避免考不好让父母失望等,这些是很短期的目标。长期的目标和学习动机应该是通过学习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目的会产生一种内在而非外在的驱动力, 例如,医学院学生永续的学习动机应该是:“有一天我当了医生,就可以帮助、医治更多人。”如果一直想到这个目的,就可以持续学习下去的动力,就有强大的心理能量,不仅为通过考试,而是学得更好。


目的是一连串“为什么”的组合 很多时候,课堂上老师教得很棒,学生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些内容,只知道学的东西属于考试范围,非学不可。如果可能的话,各科老师都应先跟学习者解释,为什么要学这个科目?人类的需要和这个科目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人要成为科学家?为什么发现新定律很令人兴奋?没有这些“为什么”,你无法让学习者拥有长期的学习动机。


如果用恐吓的方式来吓学习者:“如果没考好的话,就有哪些严重后果”,这种方式属于让学习者建立短期及外在的学习动机,但学习者不会出于兴趣、自己把书拿出来读。 学习者必须知道为什么,才会全心全力、自动自发地去学习,而非被恐吓鞭策或者仅仅为了眼前目标。


欢迎转发金句卡到朋友圈


所以作者特别强调了动机对学习者的作用。他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学不好,很大程度上不是他不能学会,而是他没有被说服这个事情值得他学习。也就是说,如果学习者没有建立起内在动机,学习的效果就事倍功半。这句话也是在这本书的英文版中被全球读者划线出来的金句之一。


这一章中文版的副标题是“找到最佳效应点”。最佳效应点的英文是Sweet spot,也叫甜蜜点、甜点或甜区。在打棒球、高尔夫球时,都会经常遇到这个词汇。


如果从运动物理的角度来定义,Sweet spot “甜蜜点”可以称之为能量转化最有效率的区域。击打中甜蜜点,同样的力气下球飞行得最远,所以叫最佳效应点。所以如果找到了学习者的甜蜜点,在甜蜜点区域发力,就能帮助学习者前行地更远。


作者认为,学习者的甜蜜点就是天赋、热情和兴趣。一旦一个学习者找到了自己内在的热情,他就可以持续地为之努力,不会轻易地放弃,并且能力会在过程中不断提升。


有三个帮助学习者发展找到“最佳效应点”的重要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对什么有兴趣?做什么最享受?做什么会感觉自己在发光?比如音乐、文学、数学、体育?


第二个问题,我最擅长什么?才能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自我的认知与探索非常重要。


第三个问题,这世界需要什么?世界有哪些问题、机会,可以让我发展成为帮助别人的所在?


发展出自己的目的感肯定很花时间,需要数个月甚至数年,因为你要去尝试不同事物。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跟学习者展开对话,鼓励并刺激他们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提供各种资源去帮助学习者继续发展,有哪些链接、书籍或网络资源,哪些学科能够迈向这个目的?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存在着质的差异,而质比量更重要。即使存在大量的外在动机,但由于其本质就是错的,所以也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因此最重要的不是学习者受到多大程度的激励,而是一个学习者是如何被激励的。


由于过去人们错误地以为激励只有一种方式,所以尽管奖励与惩罚的方式提升动机弊端重重,却仍然大行其道。区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非常重要,两种动机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一般来说, 外在激励越多就意味着内在激励越少。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奖励能激励人们获得奖励”,这是外在动机最大的效果,也是最大的限制。所以我们 应当充分地调动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尽量减少外在动机来激励学习者学习。



进入“湛庐阅读”APP搜索并购买

《学习的升级》精读班,即可收听


好,以上就是我为你分享的内容,其中有本期音频的金句卡 片,欢迎你保存和转发,当然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精彩观点。


韩焱精选,明天见!



·  韩焱精选·

湛庐创始人韩焱老师将用专业出版人的视角,每天为你推荐一本好书。专栏将用一条音频,一段文字,解开你的阅读困扰。和你一起亲自阅读,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