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企业家杂志
多年来持续关注企业家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打造最快捷高效的商业资讯交互平台,实现您的商业梦想与精神追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企业家杂志

蒋介石的后人,偶像是乔布斯,曾经落魄到“旁边有狗洞我也会钻过去”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1-24 08:26

正文


最美好的年纪却被挂到了最危险的悬崖边,这是他对当时的自己的定位,也是清醒而正确的认识。


毕亚军 来源 华商韬略 · 华商名人堂(ID:hstl8888)


2016年9月23日,浙江奉化,备受当地政府重视的两岸城曦文创生态园暨常橙文化总部奠基。


操盘这件事的,是刚满40岁的蒋友柏。

奉化因蒋介石闻名,蒋友柏则是蒋介石的曾孙。但让奉化张开怀抱的却是他的另一个身份,台湾最牛设计与创意公司橙果设计创始人。




Part 1


云端坠落——最美好的年纪,被挂到最危险的悬崖边


12岁那年,蒋友柏的人生被分界。

在这之前,他是全台湾的小少爷。他的中文名是曾祖父蒋介石取的,英文名Demos是曾祖母宋美龄取的,上学有保镖跟随,放学后一堆人伺候……

在这之后,爷爷蒋经国去世,“蒋家王朝”落幕,父亲蒋孝勇带着全家移民加拿大,小小少年有了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心酸,也有了云端坠落的悲感。

他的世界变了,他的世界观则被颠覆。


这之前,他是“蒋公”、“经国先生”的后人,“神圣”不可侵犯;这之后,一个大陆小伙伴奉父亲指示跑来与他绝交,说他是“蒋匪”之后,是民族罪人。

但真正的考验20岁才开始。


那一年,父亲去世,家族势力进一步瓦解,贵族生活彻底结束。伤痛与迷茫中,他漫无目的地从清晨走到夜幕,边走边想,未来的道路要怎么走?

他后来出版的书,多次用到悬崖这个词——《悬崖边的贵族》、《悬崖下的小道》。

最美好的年纪却被挂到了最危险的悬崖边,这是他对当时的自己的定位,也是清醒而正确的认识。



Part 2


痛苦挣扎——“蒋家”的荣耀和地位已在台湾实质上“破产”


彷徨中,蒋友柏想起父亲与他的长谈。当时,他执意从纽约大学辍学,陪父亲走完最后一程。

蒋孝勇自幼被蒋介石、宋美龄疼爱与厚望有加,但却终生不得志。在生命尽头,他跟孩子们讲了一辈子都没那么认真,也没和他们讲过的那么多话。


他讲了蒋家的兴衰,讲了自己“无论在政治,还是在家族,都找不到合适位置”的无奈,也以亲身遭遇给了下一代“不碰政治,进军商界”的交代。

已在纽约大学学习和从事过金融投资,还在马来西亚一票房地产买卖赚到上百万美元的蒋友柏,于是回到台湾,尝试在商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但这条路,比他想象的难。

当时台湾已在“去蒋”。身份不再是他的保护伞,而是负担。他想找份工作好好干,但没人真心想雇他。换了七、八个工作,他始终感到是人家再给“蒋家”的面子。他受不了因为“面子”而得到的位子。


2001年年底,已对找工作失望的蒋友柏尝试自己创业,接管了母亲开的安亲班(相当于大陆的托儿所),也把希望寄托到带好孩子之上。

为了证明自己,他高举高打,要给小孩最好的环境,要给小孩更好的教材和吃穿,但只用9个月,安亲班就因为成本大增,入不敷出无法再运转。

宣布结业的那天,蒋友柏跟20多个家长一一道歉,还深深地鞠了躬,但有的家长依然怒气冲天,对他大喊:怎么这样不负责任!没能力为什么要开?


这是蒋友柏人生中第一次对外人把头低到这么低,这也把他的最后一丝高贵打趴在地上——“蒋家”的地位和荣耀,已在台湾从实质上“破产”。



Part 3


绝地反击——如果大门关上,旁边有狗洞我也会钻过去


2003年,弟弟友常从西方学设计回台。


已在西方世界认识到设计对商业的重要性,也对设计有自己的品味,而且千方百计想证明自己的蒋友柏,觉得设计会有大机会,拉上弟弟创立了橙果设计(DEMInc.),暗暗发誓要从这里站起来。

但这同样不容易,首先是遭遇普遍的质疑。

家人反对他,当时的台湾,设计还处在旁门左道的边缘;外界不信他,认为这是他的玩票行为,因为设计是伺候人的苦活儿,是他受不了的事。

但蒋友柏认了真,也认定了。对西方经济和产业的了解让他相信,设计现在是边缘,却是未来的机会;看轻他的人,则刺激他用事实去还击。

家人建议先用用关系,他也都坚决地谢绝。回台以来的经历让他认识到,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求人也要用本事去求,而不是“蒋家”的牌子。


不靠关系靠本事的蒋友柏,找来一本台湾大企业名录,从最后一页一个一个往前打电话,而且拒绝提自己是谁,只说公司想要和对方做个什么生意。“您好,我是橙果设计,可以打扰您几分钟吗?”

被人拒绝,他就再努力,“大门关上,旁边有狗洞我也会钻过去。”狗洞都没有,他就去找下一家。他说,人被逼到一个地步,就会绝地反击。

业务进展缓慢,他就从长计议,“台湾大大小小两三千家设计公司,有3年我都再等,等好案子做出品牌,等别人倒下,机会就是我的。”

2007年,橙果的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新台币,埋头干了4年的蒋友柏终于大舒一口气:“现在台湾设计界,很难找到获利比我高的。”



Part 4


“蒋家”品牌——姓蒋是不可以不要的,它永远都会在


蒋友柏说,生命中很多事,既然是“与生俱来”,就没有接受与不接受,只有如何接与受的问题。对他而言,最“与生俱来”的当属“蒋家”的身份。

因为“蒋家”人被看作纨绔子弟时,蒋友柏曾经痛恨这个身份,当经历将情绪化为理性,他认识到“姓蒋是不可以不要的,它永远都会在。”

蒋友柏帮人做品牌,自然知道品牌的重要。不用“蒋家”背景的他,用“蒋家”这个大牌讲述自己的故事,打造橙果的品牌,也给“蒋家”这个品牌更多注解。

他出版以“蒋家”为卖点的著作,讲述蒋家,讲述父亲,讲述自己,但他讲述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人知道他的橙果设计还可以,甚至很牛逼。

在以父亲为核心的《悬崖边的贵族》中,打开书的扉页,蒋友柏放的照片不是全家福,而是橙果当时最得意的作品:一款为捷安特设计的高端自行车。

他向遭过国民党迫害的人公开道歉,他建议国民党不要反“去蒋化”,他批评国民党不会搞选举设计,说自己有创意扭转乾坤,但国民党要花钱买才行。

他还给骂过国民党,骂过蒋家的人设计参加民意选举的方案,有人骂他,他则回应:我不用姓蒋的背景接生意,也不会因为姓蒋把生意往外推。

所有这些的背后,都有“蒋家”品牌的闪现。他也不否认这是在利用“蒋家”这个大IP。他说:做设计就是“以名带利”,“没有名气,哪来的利益?”

他以“蒋家”彰显橙果的品牌,但却并不喜欢被称为“蒋家第四代”。他说,我喜欢当我自己的“蒋家第一代”,这个第一代是“商业蒋家”的第一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