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几则代表风向变化的好消息。
新华社9月22日发布了《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金融支撑——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金融业发展成就综述》一文,其中开篇的第一句定调了“
金融是国之重器
”。
很多同行都说,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从事金融行业的羞耻感顿时就烟消云散了。
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一些金融机构的朋友反馈说,之前公司要求退薪且已上交的钱又重新发回来了,还有很多机构的降薪限薪、绩效追缴都暂停了,审计入场也暂缓了。
我们感觉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新华社现在将金融行业定调为“国之重器”,金融从业人员再也不用像之前一样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9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真实情况、面临的困难和对经济形势的意见建议。国家发改委主任在会上表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要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如果这次真的能在法治层面保障民营企业处于公平的竞争环境,包括通过法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并切实通过减税等改善民营企业的处境,通过立法保障民营企业家的权益,或许居民端的就业复苏和收入增长会比预期中乐观很多。
国新办9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的会议公布并落地一些重磅刺激政策后,近几天股市异常火爆,甚至有种全民炒股的既视感。很多同行问我们这一波“牛市”能持续多久,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看经济基本面何时转暖,如果基本面以及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没有根本性的好转,后续的情况大家估计都能猜到。
昨天晚上,央行发布公告,引导首套二套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且实现平均降幅0.5%左右,上海、深圳、广州更是连夜发布楼市新政,其中上海、深圳主要是放松限购、取消限售、优化信贷和税收政策,广州则直接取消了居民家庭购买住房的全部限购政策。
很多同行问我们房地产是不是要企稳回暖了,楼市是不是马上要到达底部了,现在是不是可以跑步进场了。坦白地说,楼市肯定不会马上到达底部,因为房价“止跌回稳”的前提是居民端能够稳就业和稳收入。如果居民端整体的购买力没有实质性的改善,或者对市场的信心以及对未来就业、收入的预期仍不明朗,则楼市的需求端不可能支撑楼市整体的“止跌回稳”,因此让承接了主要用工人群的民营企业尽快恢复信心和预期才是重中之重。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的会议上提出,“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这个内容让我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意味着地方国企和城投平台还是要继续加杠杆、上项目,因此对于我们这类做国企、城投项目投资的机构来说至少还能找到饭吃,相比之下,国内很多行业和企业目前真的艰难无比,甚至生不如死。
当然,就目前国家的政策组合拳以及落地速度和力度而言,我们觉得不需要太过悲观,最坏的时刻或许将很快结束。
更多基建、房地产、城市更新等项目的交流和合作,欢迎联系西政财富和西政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