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赛51站不败的骄人战绩,马龙无愧于常胜将军的称号,手中的狂飚龙系列底板,也是不可或缺的功臣,近日斩获公开赛的冠军头衔,为马龙全新打造的狂飚龙5底板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经历4代,狂飙龙系列对于业余球友来说,早已经不再陌生,红双喜为明星打造狂飙系列底板,从狂飙王系列的演变进化就可以看出每一款都与使用者的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代的狂飚龙5底板也是如此。
红双喜解读狂飙龙5
Q:狂飚龙2和狂飙龙3都是纯木底板,为什么狂飚龙5是纤维底板?
狂飙龙2和3属于同一种结构的纯木底板,底劲醇厚,马龙的正手一直非常强,2013年年初,马龙提出加强反手位的力量。红双喜为马龙设计了两种纤维底板,一种是双面不匀称的单层芳碳,也就是在大芯正手一侧采用纯木,反手一侧用芳碳,另一种就是将芳碳放在大芯两侧的内置纤维配置(护芯芳碳)、这两种产品使用下来都受到了马龙的肯定,不过单侧碳在升反手转换时感受差异较大,最终选择了护芯芳碳的狂飙龙5,这款底板在2013年的6月的长春公开赛上正是使用,马龙夺得冠军,狂飙龙5就此定型,这款乒乓球底板在一年内为马龙带来了多项冠军,包括全运会冠军,东京世乒赛团体赛冠军。
采用芳碳,可以增加出球速度和击打力量,内置结构和韧性强的芳碳纤维,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大芯的作用,既保证力量,又保证可控性,从纯木到纤维,也是新材料乒乓球应用后增加速度的必然选择。
Q:采用内置纤维结构是不是更适应新材料球,为什么?和狂飚龙1代相比,内置纤维所提的护芯概念有什么好处?
新材料由于尺寸偏大,直接在40.00-40.60mm之间,直径在赛璐璐直径的39.50-40.50mm之上,尺寸偏大造成的空气阻力变大,重量又不变,刺球球速势必下降,采用纤维材料能增加出球速度,更适合新材料球。采用内置结构,目的是有效控制速度如烈马一般。狂飚龙1代,很多人觉得出球速度很快,有金属的击球声,但是弹性不好,不好控制,这主要是将反弹用在力材层上,板的发力主要在外层,而不是大芯,底板的形变小,球在板上的停留时间过短,这样的结构,更适合速度优先的打法。
采用内置纤维的护芯结构狂飙龙5,将芳碳的刚性限制在内层,保持外面两层纯木的手感,放在大芯两侧,击球力量能够更好的穿透大芯,充分激发大芯的支撑力,又能发挥芳碳速度。
狂飚龙5所使用的黄芳碳比狂飚龙的蓝芳碳弹性更佳,因此即使牺牲少许速度性能依然能使狂飚龙5拥有卓越的速度。
Q:狂飚龙3开始就可以发现底板的版面相比市面上的底板要大,同时手柄尺寸也有变化,狂飚龙5也是同样,并且狂飚龙5的手柄更加细一些,这样的设计是为什么?
狂飚龙5的手柄同狂飚龙2以及其他红双喜手柄使用的是相同的手柄,狂飚龙3的手柄略有不同,在弧度上略平,因而显修长,马龙在使用狂飚龙3的特配手柄一段时间后,现在又回归常规的狂飚龙2的手柄结构,既现在的狂飚龙5.
Q:狂飚龙5的雏形是红双喜W968吗?二者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和另外一款W997是怎样的关系?
狂飚龙5的原型是W968,两者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试打拍和成型拍的外观上的区别。另一款产品的W997的大芯略厚些。
Q:狂飚龙5底板的开发过程中,马龙本人有没有提出过一些对于底板的意见和建议?
狂飚龙5的开发,是马龙在公开赛时提出,希望能在保持优秀手感的同时提升底板的力量,以适应马龙增强的力量和新材料球时代的到来。红双喜针对新球与赛璐璐的性能差异,根据马龙的技术打法进行了研发,提供了芳碳等等多种纤维和护芯,异质等多种结构,在经过马龙的试打后,最终选择了护芯芳碳结构的乒乓球底板,也就是狂飚龙5的原型。
在狂飙龙5大致确定后,马龙又对底板进行了多次的试打,并提出了出了不少建议,红双喜根据这些建议多次对底板进行微调,底板的性能参数也在马龙的试打下反馈下进过了多次调整,最终定型的狂飚龙5,得到了马龙本人的认可。
Q:有不少朋友都反应这块底板的重量较重,是个体原因还是在设计时就需要更重一些的重量来增加击球质量?
因为加入芳碳纤维,因此会比纯木结构的狂飚龙3等更重些,但在一般爱好者能够掌控的范围内。
Q:狂飙龙5的拍柄颜色是红双喜的设计还是马龙的喜好呢?
在底板开发的过程中,除了对底板本身的性能做微调外,红双喜也为马龙提供了数种拍柄的配色,供马龙选择,最终马龙选择了接近狂飚龙3的淡蓝色手柄,搭配黄色+灰色月牙圆形,手柄顶端的马龙形象也是马龙本人挑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