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
美国有超过3,700万人患有糖尿病,另有9,600万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随着美国肥胖率近20年的快速上升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糖尿病相关人群将持续增加,CGM作为一个更便捷、更准确的血糖监测工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美国医疗保险(Medicare)和商业保险对CGM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包括糖尿病前期患者和1型、2型糖尿病患者。更广泛的报销政策为CGM的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为市场增长注入动力。
我们曾在
《FDA批准首款非处方CGM,无创CGM将指日可待?》
中提到过,
2024年是非处方CGM的元年
,
CGM巨头Dexcom的Stelo Glucose Biosensor System在3月5日就获得了FDA的认证。然而,作为另一个CGM巨头——Abbott,又怎么会坐以待毙?其他CGM厂商也对CGM市场虎视眈眈,CGM市场在2024年成为了厮杀战场。
中国的IVD企业还有机会吗?在CGM的技术上还有哪些突破口呢?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2024年美国CGM市场有哪些重大的事件。
论市场格局,Dexcom在主要耕耘I型糖尿病市场,他们重视用户友好性、安全性和谨慎的警报。他们的G6和G7 CGM产品具有可定制和预测性的安全警报系统,可以检测低血糖。而Abbott主攻的市场是II型糖尿病,凭借Freestyle Libre系统在II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该系统可以让患者关心诊断后适应和管理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人们日益重视自身健康,双方开始把眼光放在
健康人群
当中去。
针对健康人群的Stelo获证过后不到三个月,Abbott的非处方CGM产品Lingo也获得了FDA认证。
Abbott的火力不止如此。不到2周,Abbott的另一款非处方CGM产品Libre Rio也获得了FDA 510(k)的认证。
这两款非处方的产品不同之处在于,Lingo以及Stelo均是让18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没有接受胰岛素治疗)使用,而Libre Rio适用于不使用胰岛素的II型糖尿病成年人。两款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同。
今年8月,Abbott还宣布与另一个CGM巨头Medtronic强强联手,让其FreeStyle Libre与Medtronic的自动胰岛素输送和智能胰岛素笔系统连接。尽管Medtronic也有自己的CGM产品,也是唯一一家拥有CGM+胰岛素输注闭环系统的企业,但其CGM在使用上被消费者诟病(如复杂的系统、强制性的校准和频繁的警报等问题)。由于Abbott和Medtronic分别是I型糖尿病CGM和胰岛素泵的龙头,这次合作有望帮助双方打开市场。
面对Abbott和Medtronic这两位“劲敌”的合作,Dexcom也没有“坐以待毙”。Dexcom在12月17日宣布为其非处方CGM系统Stelo
增添一项创新的生成式AI功能
。这也是首个引入生成式AI的CGM产品。这项AI功能能够让用户个性化地了解膳食、睡眠和活动如何影响他们的血糖水平。Dexcom正在使用谷歌的Gemini模型及其Vertex AI平台作为其新AI产品的基础。
虽然Dexcom和Abbott在CGM市场如今斗得难分难解,但就像Abbott CEO所说“
CGM的市场的潜力以及当前的增长率可能会在未来吸引更多的竞争。
”
我们来看看2024年其他美国CGM公司在寻求什么样的
差异化市场策略和技术突破
?
1. Eversense
Eversense自2018年获得FDA PMA认证之后,在美国CGM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今年9月份,Eversense 365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 System成为
首个365天CGM获得FDA认证
。该产品是一款集成式CGM(iCGM),即可以与胰岛素泵等兼容医疗设备一起作为自动胰岛素输送系统。
该产品是一款植入式传感器,传感器可以在体内植入一年。产品发射器可拆卸并可充电(15分钟充满,满电可用24-36小时),通过蓝牙与手机App连接,每五分钟显示血糖读数和趋势。
从原先的180天增加到365天,远比Abbott Libre Rio的15天以及Dexcom G7的10天多,市场定位也不同。Eversense 365的制造厂商Senseonics也期望这款产品进一步推动公司业绩的增长。
上一代的Eversense E3的植入和移除费用由大多数保险公司及Medicare覆盖,而自付形式的费用约为2,900美元。Senseonics还推出了支付援助计划,部分用户可通过该计划以99美元的价格获得及使用。
2. Roche
另一个血糖检测巨头Roche,在去年7月份宣布其首个CGM产品Accu-Chek SmartGuide CGM解决方案获得CE认证,标志着Roche正式入局CGM赛道。
Accu-Chek Smartguide可以佩戴14天,但该产品还需要使用手指棒进行校准。在算法上,Roche开发了具有三种不同预测工具的CGM:一种预测30分钟内低血糖风险的功能,一种预测未来两小时血糖水平的功能,以及一种预测夜间低血糖风险的特性。
Roche的国际业务负责人Sérgio Moreiras在MedTech Dive上表示,Roche正在与美国FDA就Accu-Chek Smartguide获证进行着积极的讨论,但目前还无法告知进度时间表。
3. 三诺生物
近期,我们也看到
中国IVD企业正布局美国CGM市场
。2024年12月19日,
三诺生物公告其CGM产品TRUE VIE持续血糖监测系统正在获得美国FDA注册受理
。在受理前,三诺开
展了一项招
募了134人的临床试验
。
在美国CGM市场被Dexcom和Abbott两大巨头垄断的格局下,中国IVD企业若想进入这样一个竞争市场,必须在产品功能上寻求
差异化
,以满足未被完全满足的市场需求。
从以上我们也可以看到CGM产品进化的一个过程。从最早1999年第一款家用CGM获得FDA认证的Medtronic Minimed CGM作为家用血糖检测产品的补充辅助,到后来进化成与胰岛素泵结合的MiniMed Paradigm,再到2015年Dexcom出的G5 Mobile CGM可以连接上手机供用户随时监测自身的血糖水平。在更新迭代的过程当中,两大巨头不断在往CGM上增加新的功能,让血糖数值读取更加及时和准确,提升用户体验。
首先目前主流CGM设备仍需通过皮下传感器监测血糖,这让无创或微创技术成为差异化竞争的焦点。
例如:
·
无创CGM:通过光谱技术、透皮传感等方式检测血糖,如Quantum Operation等初创公司正尝试突破。
·
微创CGM:进一步减少传感器的侵入深度和佩戴不适感,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体验。
潜在市场:对针头敏感的用户和健康管理爱好者(非糖尿病患者)是这一领域的主要目标群体。
我们曾提到过Know Labs为其无创CGM产品KnowU在去年2月底向FDA递交了申请。
去年12月,Liom宣布其无创CGM无需使用针进行侵入性校准即可进行准确测量血糖。Liom还表示启动了5,000-7,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其中2,500万美元已筹集到位。
目前无创CGM的原型模型还较多,能投入商业化的还少。当下由于无创技术还相对有创CGM来说比较新颖,我们还无法预测无创CGM将何时获得FDA认证。
第二个差异化,超长续航与小型化设计的CGM:
·
更长的传感器使用寿命是一个关键竞争点,例如Dexcom G7的传感器寿命为10天,而市场上也出现了计划延长到14天甚至30天的解决方案。
·
设备的小型化和隐形设计是另一个趋势,如Eversense的植入型CGM,可提供长达6个月的持续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