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维签约河南南乐县西邵杏花村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策划及实施规划项目!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促进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进行部署。《意见》提出了八个方面重点任务,指出要培育创新主体、培训职业农民、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发展智慧农业等。明确了财政支持、金融扶持、土地利用、科技管理等政策措施。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对政策进行了解读,指出姓“农”、姓“科”、姓“高”是这次文件鲜明的特色,学习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经验,计划到2025年国家要布局不超过30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近年来,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引领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为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作为主攻方向,集聚各类要素资源,着力打造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验区。
《意见》提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到2025年,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探索农业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显著提高示范区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绿色发展水平。坚持一区一主题,依靠科技创新,着力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意见》提出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八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培育创新主体
,培育一批研发投入大、技术水平高、综合效益好的农业创新型企业。
二是做强主导产业
,加大高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着力提升主导产业技术创新水平。
三是集聚科教资源
,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和人才向示范区集聚。
四是培训职业农民
,提升农民职业技能,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
五是促进融合共享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六是推动绿色发展
,发展循环生态农业,推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七是强化信息服务
,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全面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农业。
八是加强国际合作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和农业“走出去”,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意见》明确了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财政支持、金融扶持、土地利用、科技管理等政策措施。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管理模式,规范创建流程,做好监测评价,建立有进有退的管理机制。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表示,《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是首次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题,从国家层面系统指导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文件,对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首先,
示范区一定要姓“农”,要坚持聚焦“三农”主题,推进乡村振兴
;
第二,示范区必须要姓“科”,要通过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来打造创新高地
;
第三,示范区必须要姓“高”,要坚持高标准建设,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这三点姓“农”、姓“科”、姓“高”,是我们工作中要把握的,也是我们示范区出台这次文件很鲜明的特色。
2017年7月李克强总理考察陕西杨凌农示范区时指出:形成制度红利辐射全国
出台《意见》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把杨凌示范区的经验向全国推广,我们现在已经有两个示范区,20年前国家批准了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前年国家批准了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未来我们计划到2025年,国家要布局不超过30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意见》的出台,有利于发挥科技创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和引领性作用,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有利于抢占世界科技、农业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绿维综合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网内容编辑整理
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更多新书详情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