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剧帮
网剧帮成立于网络剧元年2014年8月,是国内第一家服务于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的专业互联网影视平台。网剧帮,帮助互联网影视人成长;致力于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商业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乌鸦预告片  ·  影史第一!《哪吒2》要冲108亿了! ·  6 小时前  
江苏新闻  ·  80.20亿元!全球第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剧帮

谁抢占了文化综艺的C位?

网剧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18-07-04 18:15

正文

提示 点击上方 " 网剧帮 " 与互联网影视人在一起

【每一条微信直击网络影视产业】

6月 20 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了 2018 年第一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其中包括 1 个广播节目和 9 个电视节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创新创优节目名单中,文化类节目成为绝对的主角,其中就包括大家熟悉的《经典咏流传》、《赢在博物馆》、《国乐大典》、《声临其境》等。

自2017年以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带领了新一轮的文化综艺热,广电总局在公布2017年度创新创优节目时也提到,2017年,全国广播电视机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制作播出了一大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那年我高考》等 8 个广播节目、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等 18 个电视节目为“ 2017 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自信,主管部门积极引导的当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文化综艺呈现以下的发展特点: 文化综艺跳出圈层,文化节目取得长足发展,文化自信得以彰显;从竞技朗诵到体验纪实,诗词、汉字与成语不再是文化综艺的绝对主角;不拼明星、轻量化操作,二三线卫视与一线卫视抢“爆款”

文化综艺跳出圈层

文化自信得以彰显

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创作要“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


2017年7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要求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挖掘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制作播出更多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文化类节目”;


“限俗令”、“限娱令”、“限真令”、“限童令”……近年来,广电总局等部门出台一系列针对综艺内容的监管政策,坚决防止导向擦边球,坚决防止过度娱乐化 和追星炒作之风,坚决防止“三俗”之风蔓延,不仅反映了监管部门对综艺内容整顿的决心,更对未来综艺节目的方向做出指引。



在此背景下,常规的文化综艺取得长足发展,文化综艺也跳出圈层抢占C位,文化综艺的内涵也开始拓展,“文化自信”内核也开始在多种类型的综艺上得到彰显。


一定程度上而言,诸如《谢谢了,我的家》、《最美孝心少年》、《中华好家风》、《家风中华》、《儿行千里》等家风家教节目;《加油!向未来》、《机智过人》、《我是未来》、《奇幻科学城》等科技节目;《脱贫大决战》、《我们在行动》、《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关键时刻》等公益类节目,这些节目以文化自信、科技创新、讲导向、弘扬正能量,都属于文化综艺节目。

从竞技朗诵到体验纪实

诗词、汉字与成语不再是绝对主角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带动新一轮文化综艺热,一些主打 朗读 大会体 的节目,以竞技、朗诵、答题、访谈和公开课为主要表现形式一时间出现各大电视台。


一段时间以来,文化类节目在内容上仅限于字词、成语、诗歌等文学类文化类型,内容较为单一 不过,文化综艺正打破单一的室内表现形式,文化+真人秀,文化 + 户外体验,文化+纪实正成为文化综艺探索的重点。


从竞技朗诵到体验纪实, 诗词、汉字与成语不再是绝对主角,多元化的“文化 + 模式” 雏形初现,文博、探寻、非遗一度成为文化综艺的关键词。



比如刚刚摘得白玉兰奖的《国家宝藏》 聚焦文博领域用纪录片 + 综艺”的方式让文物 " 活起来;《小镇故事》和《百心百匠》,让观众跟着嘉宾们的视野领略和体验人文文化之美;《非常传奇》以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为宗旨,通过邀请嘉宾体验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带领观众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国乐大典》运用传统民族乐器,演奏中国经典音乐,开创了利用大型综艺节目传承和弘扬中国民乐文化的全新渠道。

轻量化操作、发力原创

二三线卫视抢“爆款”

近段时间来,文化综艺节目在原创方面的发展也取得发展。在今年初的戛纳电视节上,我国原创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朗读者》、《经典咏流传》、《声临其境》等一齐亮相,这些节目中以文化综艺为主,标志着我国原创节目模式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自文化综艺复苏以来,各大卫视打造多档文化综艺。浙江卫视的《汉字风云汇》、安徽卫视的《少年国学派》、北京卫视的《念念不忘》、江苏卫视的《阅读阅美》 山东卫视的《国学小名士》……有统计显示, 2018 年超 50 档文化类综艺蓄势待发。


二三线卫视文化综艺由来已久,部分旗舰栏目已经成为二三线卫视常年深耕的品牌。 比如河南卫视戏曲综艺旗舰栏目《梨园春》,这档将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电视传媒嫁接的节目,从1994年到 2018 年,走过 24 年的《梨园春》在近日迎来了其千期节目;河北卫视打造了5季的节目《中华好诗词》,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的优秀节目走红,将文化综艺节目推向了一个风口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